本書以社交與口才為基點,把語言與人性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旨在傳授人們如何運用口才在社會交往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這還是一本教會人們克服畏懼、建立自信,擴展自己人脈關系的書。它對于開闊我們的視野,順乎自然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在各種場合下發表恰當的談話,博得贊譽,獲得成功,將有寶貴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1.卡耐基成功學的思想風靡全球,幾十年間被翻譯成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主要語言,全球總銷量已達1.5億余冊,被視為社交心理和溝通技巧的“圣經”。它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
2.發明之王愛迪生、相對論鼻祖愛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米老鼠”之父迪士尼、建筑業奇跡的創造者里維父子、旅館業巨子希爾頓、白手起家的臺灣塑料大王王永慶、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等等,都深受卡內基思想和觀點的激勵和影響。
3.卡耐基的忠告永不過時,閱讀本書,能讓大家喜歡你,使你更具有說服力,使你的能力得到增長并獲得成功。
4.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國的象征。——《紐約時報》
5.由卡耐基開創并倡導的個人成功學,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有志青年邁向成功的階梯,通過他的傳播和教導,無數人明白了積極生活的意義,并由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肯尼迪(美國第35任總統)
6.我從8歲就開始讀卡耐基先生的著作,現在的年輕人們,你越早讀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獲得啟發。——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資商)
7.卡耐基的這些原則如魔術般令人震驚,他改變了3億人的命運和生活。——默多克(美國傳媒大亨)
心理暗示,始終讓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
自我暗示真的管用嗎?是的。現代實驗心理學家都同意這樣一種觀點:由自我暗示而產生的動機,即使是假裝的,也會成為人們快速學習的最有力的誘因之一。因此,請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一個人上樓梯,分別以6層和12層為目標,其疲勞狀態出現的早晚是不一樣的。我發現,如果把目標定在12層,疲勞狀態會出現得晚一些。因為當你爬到6層的時候,你的潛意識便會暗示自己:還有一半呢,現在可不能累啊!于是你就會繼續鼓氣往上爬。
也就是說,目標高低帶來的自我暗示直接決定了我們行為能力的大小。進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意識不但會影響到你的心理狀態,而且會直接影響到你的生理狀態。這就是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這樣的話:“人們通常認為行動總是跟隨在感覺之后,但實際上,這兩者是并存的關系。”行動為人們的意志所制約。借著制約行動,意志可以間接地制約感覺,而感覺并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
因此,當我們感到不快樂時,唯一的改變辦法就是:愉快地睡覺、吃飯、談話,盡量從行動上表現出你很快樂。如果這樣都不能改善你的心情的話,那么就再沒有別的辦法了。“讓自己勇敢起來,即使只是從行動上表現出來,因為人們總是習慣于自我催眠。行動可以間接影響你的感覺,然后調動你所有的意志來達到這個目的。這樣,勇氣也就會取代恐懼了。”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你懷疑這種理論,你可以和曾看過這本書并且照著這個方法去做的人,或者上過我的訓練班的學員去談談,你會相信這一點的。
接下來我將舉一個例子以證明這種心理暗示理論的正確性,這個人就是西奧多·羅斯福。他在自傳里解釋了讓他得以轉變的原因:“我在馬里埃的書中看到過一段話,印象極為深刻,并把它時時記在心里。這是一個小型英國軍艦的艦長向主角解釋如何才能頂天立地、無所畏懼地生活的一段話。他說,最初要行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緊張、不安,重要的是,不應讓這種恐懼感延續下去。你應該采取的方法是:控制自己,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樣持之以恒,假裝的就會變為現實。”他只不過是想練習堅強的意志,但這種練習讓他變成了真正的勇者。
“這就是我訓練自己的方法。一開始,從大灰熊到野馬、獵槍,我什么都怕,可我盡量裝出不怕的樣子來。慢慢地,我不再恐懼。人們要是愿意,也可以像我一樣。”羅斯福這樣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猶太人說要活著走出納粹集中營。人們都說這是不可能的——喪心病狂的納粹分子隨時可能把他們成批地拉出去槍斃,另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人們生病、相互傳染以至相繼死亡。總之,人們都已經失去了生存的信心。但是,這位猶太人暗暗地告訴自己說:“某月某日,聯軍一定會來拯救我們的。在此之前,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結果,在他預定的那個日子來臨之前,他的同伴一個個死去,但是他卻堅強地活了下來!
從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勇氣。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使我們克服恐懼、戰勝困難,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十分有利。那些敢于接受這項挑戰的人將發現自己正脫胎換骨,享受更豐富、更美好的人生。
卡耐基金言
即使有一點緊張也不要緊,關鍵是要正確地進行處理。
如果你在說話的時候有失誤,可以把它當作是你的幽默或是其他。總之,要給自己適當的、積極的心理暗示,要告訴自己:一切都很好。
不斷學習,向說話高手借鑒經驗
每個人都想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擁有令人羨慕的談吐功力。但是很多人卻最終這樣抱怨:“我也知道自己需要鼓起勇氣,但是當我想要開口說話的時候,這好像并不容易做到。”這個問題是大部分人在說話時都會碰到的問題。那么,讓我們談一談關于如何鼓起勇氣的話題。
有一位董事長顧立區先生有一天來到我的辦公室,他對我說道:“我這一生每逢要說話時,沒有一次不恐懼的。但是身為董事長,我不能不主持會議。雖然與董事們都相識多年,但是一旦要站起來說話,我就一個字都講不出來。這種情形已經有好多年了,我的毛病太嚴重了。卡耐基先生,我很難相信你能幫我克服這一毛病。”
“既然如此,你為什么還來找我呢?”我問他。
“因為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顧立區先生回答道,“我的一個會計師原來是個害羞的家伙。他走進自己的辦公室之前,必須要穿過我的辦公室。以前他都是看著地板,一個字也不說,躡手躡腳地走過我的辦公室。不過最近,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現在他總是下頜抬起,眼里閃著光亮,而且還主動和我打招呼,這令我十分驚訝。我問他:‘是誰使你改變的?’他告訴我說:‘卡耐基先生。’因為這件事情讓我難以置信,所以我還是來找你了。”
“如果你希望跟這位會計師一樣有所改變,”我對他說,“你可以定期來上課。”
“你要是真能使我開口說話而不再恐懼,”顧立區先生說,“那我可就要成為最快樂的人了。”
顧立區先生果然來參加我們的訓練了。事實上,他進步神速。三個月之后的一天,我請他參加阿斯特飯店舞廳里的3000人聚會,并邀請他向客人們談談參加卡耐基口才訓練班的感受。他很抱歉地說他不能來,因為他已經安排了一個重要的約會。但是,第二天,他又打電話給我說:“卡耐基先生,我把約會取消了。我一定要來參加這個聚會,因為這是我欠你的。我要告訴人們卡耐基口才訓練班給我帶來的好處,它真的使我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我希望以自己的故事來激勵人們,讓他們徹底消除損害他們生命的恐懼。”
在聚會上,顧立區先生對著3000人侃侃而談,足足說了十多分鐘,而我本來只要求他說兩分鐘。當聽眾們被他的精彩演說打動的時候,有誰會想到他原來一說話就會極為恐懼呢?
如果你希望能像顧立區先生那樣,那么你也可以在短期內掌握這門藝術。事實上,正如顧立區先生在講話中想要告訴人們的那樣,你完全可以從他的經歷中認識到:說話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就是說,你可以借用他的經歷來鼓起自己的勇氣。在你因為恐懼而無法開口說話的時候,你可以這樣想:既然顧立區先生可以做到,我也一定能夠做到。
在我們與那些重要人物進行交談、商業談判時,甚至只是在平常與人的交談中,如果感到很害羞,你都可以借用別人的經驗來鼓起自己的勇氣。在不同的時候,你可以想到相應的故事,以達到鼓起自己勇氣的目的。
我曾經對那些說話高手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過害羞的心理,即使是現在——正如我前面所說——當他們發表意見、進行談判或說服別人的時候,也還是沒有完全消除緊張的心理。在交際場上游刃有余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常常對人說:“雖然我天性很害羞,但是我卻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說話高手。”
我希望你能有機會去我家,我將為你展示我收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的感謝信。寫信的人,有的是企業界的領袖,有的是州長、國會議員、大學校長以及娛樂圈的明星,更多的則是企業中的主管人員、工人、工會成員、大學生、家庭主婦、牧師等,他們都是一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他們的共同點是:都覺得自己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需要與人溝通,以便讓別人了解和接納自己,但是卻缺乏足夠的勇氣以及足夠的自信心——也就是說,他們一開始都不善言辭。正是因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還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所以他們才心懷感激,特意給我寫信以表示感謝。
因此,當你需要鼓起勇氣在酒會上講話或跟你的客戶談判的時候——實際上,在一切需要你展現口才的時候——你都可以借別人的經驗來激勵自己。在你感到膽怯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既然他們都取得了成功,我為什么不能呢?”
卡耐基金言
要想克服當眾說話那種滅頂之災的恐懼感,最好的辦法就是首先獲取成功的經驗,并以此不斷地激勵自己。
你可以選擇一個讓你印象深刻,或者跟你一開始的情形差不多,但是后來卻成功了的人的故事來鼓起你的勇氣。你應該想到,每個人都是從膽怯開始的。當你感到恐懼時,想一想別人已經成功地應對過這種恐懼了。
了解別人克服恐懼的方法,如心理暗示法、肌肉訓練法、深呼吸法等,有意識地加以訓練。或者干脆把自己想象成別人,把自己的恐懼想象成只是別人的一段經歷——而他最后成功了!
不斷練習,不放過每一個鍛煉的機會
蕭伯納向別人介紹自己提高口才的經驗時說:“我借鑒了自己學溜冰的方法——我讓自己一個勁地出丑,直到學會為止。”無論你是想成為一個像蕭伯納那樣出色的演講家,還是只想在人們面前從容不迫地講話,你都應該抓住每一個可以練習的機會,盡量讓自己“出丑”。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不下水,便永遠也學不會游泳。說話能力也是如此。如果你不開口說話,即使學到了再多的關于口才或關于發音的知識,也不可能學會它。我前面舉的所有說話高手的例子中,如果他們不經常說話,并且不思考怎么更好地說話,他們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我在125街青年基督協會所教授的課程已經改變,不再像當年一樣。我每年都有新的觀念加入課程,而有些舊思想則會被淘汰。但是有一點一直沒有變化,那就是訓練班的每個學員都被要求至少當眾說一次話,更多的時候是至少兩次。我認為,如果不經常練習的話,就算你讀遍了所有關于口才的著作——包括我這本書,你也仍然學不會如何說話。所以,本書對你只是指引,你得有自己的實踐才行。
每個人都會有理想的自我形象,希望別人以贊許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當他跟某個陌生人接觸、與異性交往、與權威人士交談或是當眾說話的時候,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意識到自我形象面臨著某種威脅,擔心自己一說話就錯誤百出、當眾出丑,害怕別人說自己“笨蛋”“沒水平”或者“愛出風頭”“好表現”等。很多人由于對說話可能產生的結果的不確定性感到擔心,因此不愿意開口。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你要知道,即使你沒有說好,天也塌不下來,沒有人會責怪你的。
說話的機會到處都是。看看自己的周圍,你會發現沒有一個地方是不需要說話的。你可以有意識地參加一些組織,從事一些需要講話的工作;你也可以在聚會上站起來說上幾句,哪怕只是附和別人的幾句話,開會的時候,不要讓自己躲在角落里,而是命令自己勇敢地站起來說話。只有這樣,你才會知道自己有怎樣的進步,才會學會說話的本領。
當你開口說話的時候,一開始你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么觀點,更談不上什么文采和修飾了,但這不是什么大事。最重要的是你已經成功地開口說話了,如果你能堅持下去,接下來你要關心的問題才是這些。不論你有多么淵博的知識、多么睿智的大腦,你都不要期望一開始就能把觀點清晰明白地向別人表達出來。任何成功的說話高手都是從這一步走過來的。
“你說的這些道理我全都懂,”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商務主管學員對我說,“可是我還是很猶豫,我似乎害怕學習的艱難和考驗。”
“什么艱難、考驗呢?”我說,“趕快丟掉這些思想吧!你為什么就不能用一種正確的征服性的精神來看待這個問題呢?”
“那是什么精神?”他問道。
“冒險精神。”我說。接著我又對他談了一些通過說話獲得成功,并且使自己的個性也發生了好的變化的例子。
“我一定要試試,我也要去從事這項冒險活動。”他最后說。
卡耐基金言
當你錯過一次說話的機會,你應該感到非常后悔。
抓住每一個機會說話。如果不開口,你永遠提高不了說話的能力,而別人將得到這個鍛煉的機會。
進步是一次一次慢慢得來的。每發表一次當眾演說,你就朝成功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愈挫愈勇,心中堅定必勝的信念
要想成功,那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堅強的意志力要求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專心致志,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以及克服困難的頑強精神。
英國政治活動家、小說家愛德華·立頓是一位成功者。他一生中走訪了很多地方,所見甚廣,也積極參與政界活動和各種社會事務;另外,他還出版了60本著作,而這些課題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人們很奇怪,整日忙碌的他竟然還有時間來做學問,于是問他:“你在百忙之中居然還完成了那么多著述,難道你有可以同時完成這么多工作的分身術嗎?”
愛德華當然沒有分身術,他擁有的是堅強的意志力。他通常每天只花三個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來研究、閱讀和寫作,但是他卻充分地利用了這三個小時。在這些時間里,他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他的學習和研究中,用心極為專一。正是這種堅強的意志力,使他只用了少量的時間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致力于提高自己口才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像愛德華·立頓一樣心無旁騖地進行訓練。因為只有充分利用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專心致志地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口才,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我在前面舉了喬·哈弗斯第成功的例子。喬·哈弗斯第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堅信自己能夠成功,另一方面在于他有著堅強的意志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就是靠這種優秀的品質把困難趕跑的。在進行初始訓練的時候,你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困難,這些困難會給你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會使你的信心動搖。
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用去想為什么會有這些問題,因為本來就有這些問題。要知道,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毅力和決心。許多人有才能但卻失敗了,就是因為缺少毅力和決心。我們要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的灰心。
我再舉一個商界傳奇人物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克勞倫斯·B.藍道爾,如今已登上了企業的最高層。藍道爾先生在大學里第一次站起來說話時,像很多人一樣,因不善言辭而失敗了。老師規定每個人有5分鐘的說話時間,但他講了不到一半就臉色發白,不得不窘迫地走下講臺。
可是,他雖然有這樣的經歷,卻并不甘心失敗。他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個說話高手,并且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后終于成為政府的經濟顧問,受到了世人的仰慕。他寫過許多對人富有啟迪的書。在其中一本叫作《自由的信念》的書里,他提到了他當眾說話的情形:
“我的演講安排得十分緊湊,因為我要參加各種聚會,其中包括廠商協會、商務部、扶輪社基金籌募會、校友會以及其他團體舉辦的聚會。我曾經在密歇根州的艾斯肯那巴發表愛國演講,慷慨激昂地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我還和米基·龍尼下鄉進行慈善演講,與哈佛大學校長詹姆斯·布朗特·柯南、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M.胡欽斯下鄉進行教育宣傳;我的法語很糟糕,但是我卻用法語發表過一次餐后演講。”
藍道爾說:“我認為我了解聽眾們想要聽什么以及他們希望這些內容如何被講出來。對于演講的人來說,這里面的竅門就是:只要你愿意學,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
成功的決心和信念,是決定你能不能成為一個說話高手的關鍵因素,這是從藍道爾的故事中可以得到的經驗和啟示。如果我知道你的心思、知道你的意志的強度以及你是否有樂觀的態度,那么我就可以準確地預測出你在改進當眾說話技巧方面會有多快的進步。
任何人,只要他希望迎接語言的挑戰,希望自己能夠簡單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華,就一定要具備堅毅的決心。在那些成功地獲得了說話技巧的人當中,只有極少數人是真正的天才,大部分人都是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是,由于他們肯堅持,他們也同樣獲得了成功。至于較特殊的人,則有時會氣餒,沒有堅持下來,結果反倒庸庸碌碌。只要有膽量、有目標,走到路的盡頭時,往往也就攀到了頂端。
卡耐基金言
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信念程度。
在遇到困難時,想象自己克服它之后擁有的快樂。
當你失敗的次數夠多,而你又沒有被擊倒時,你就一定會成功。
面對更加艱難的新任務,試想一下以往成功的經驗,既然以前能夠成功,這一次也一定會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