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顧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歷程,剖析了TPP各主要成員國在談判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障礙,并對TPP的目標設置和制度設計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本書可為研究者了解TPP的歷史、評估其發展現狀以及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重要參考。
譯叢總序1
撰稿人信息1
前言1
致謝1
縮略語1
第一部分介紹
第1章何為“高質量、21世紀”?
第二部分歷史:TPP協議的起源
第2章TPP談判回顧
第3章美國特惠貿易協議:現狀及其對
TPP談判的意義
第4章從P4到TPP:移植或改革?
第5章結合不同成員之間的發展
第三部分現狀:21世紀的因素和困境
第6章商品市場準入談判
第7章TPP談判:原產地規則
第8章服務貿易
第9章TPP協議:走向投資規則制定的創新
第10章TPP中的知識產權章節
第11章TPP談判中監管的一致性
第12章TPP中的環境問題
第13章勞工標準與TPP
第14章應該對出口限制做些什么?
第四部分未來:當高質量邂逅地區和全球條約
第15章構建亞太自由貿易區:TPP是最有吸引力
的路徑嗎?
第16章APEC與TPP:它們能彼此強化嗎?
第17章應對多重不確定性:TPP談判中的拉丁美洲
第18章TPP:多邊化的地方主義還是安全化的貿易政策?
第19章多邊世界中的TPP
第20章結語
參考文獻
TPP研討會的籌備始于2010年年底。會議向那些密切關注TPP談判、非常活躍的專家和學者發出了邀請。這一群人在2011年2月齊聚中國香港。當我們決定結集出版一本書的時候,我們的目標在于把握國家間的談判,特別是突出某些問題中實際的、新出現的一些障礙——例如TPP設計和構架的難點,以及一些已經成為談判議題的問題。在事后的一次會議中,明確了香港小組在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向其他一些同事發出了進一步的邀請。2011年12月,編輯們再次碰頭審議草稿并將各獨立的部分統合到一起。
在本書的組織方面,我們根據一個臨時的框架對論文做了編排。第二部分主要處理一些前期和過往的事件,這對恰當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位置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第三部分是對當前談判問題的概括,它既包括了實際發生的問題,又包含了一些我們認為對形成高質量的、面向21世紀的貿易協議模板而言不可或缺的問題。第四部分展望未來,特別是對可稱為高質量協議的理解。
香港地區的研討會由C.L. Lim和Deborah Elms主導,緊接著Patrick Low加盟其中,本書一個重要的方面——對“什么才是高質量協議”的追問——在Patrick加入編輯小組之后,才在香港的討論中真正被厘清。我們不得不思考,當多哈回合會談漸趨式微,TPP在維護貿易自由化方面的優勢在哪里?后來我們發現,雙邊會談并沒能往前推進,這是2011年得到的主要教訓,也是對從歐洲崛起的全球經濟體系的新的挑戰。
在這個關鍵時點我們努力推出一本能包含對TPP最佳分析的書。考慮到宣稱的大致完成協議的最后期限,我們一直將出版計劃壓后到2011年12月在檀香山APEC會議召開之后。因為我們知道,該協議未能達成,而新的談判截至期限暫定為2012年中期。對于新的截止日期我們并不樂觀,并且可以預見,至少還有一些工作留待2013年完成。對此我們翹首以待。
毫無疑問,除了今天的讀者,本書對未來的學者也同樣重要。本書可以幫助他們追溯TPP的歷史,包括識別各種壓力的形成——這些壓力正在塑造最終協議的內容。針對當下讀者更為迫切的需求,本書包含了我們對TPP的評估,其健康狀況、其欲實現目標的范圍和實現目標前可能采取的措施的軌跡,以及本書付印時,協議在接納九個成員國之外的新成員時面臨的挑戰。新成員可能包括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韓國——但也不限于這些國家。
譯叢總序
自由貿易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特別是從公元9世紀至11世紀發軔于地中海沿岸的文藝復興以來,自由貿易成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種族間交往的重要方式。當然,圍繞著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貿易與戰爭等,人類思想史的聚爭由此引發出繽紛的思想流派,推動了人類思想與生活的豐富性。而在人類共處與交往的規則中,法治占據了主要地位。因此,自由貿易法治便成為人類法律史中不能被忽視的重要領域——自由貿易法治的源起;自由貿易是如何推動法治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自由貿易與國家主權、司法主權間的關聯性;自由貿易如何推動國內規則與國際規則的接軌?雙邊或多邊投資貿易協定如何改變一國法治?等等。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于2013年3月,率先在國內法律院系中,成立自由貿易法治研究中心(自貿區法治研究中心),展開了自由貿易法治的研究。時逢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2014年1月,上海財經大學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合作設立自貿區司法研究中心,并于2015年7月獲建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
2015年4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中國自貿試驗區戰略基本形成。而上海財經大學在2013年11月,牽頭國內相關高校(對外經貿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天津財經大學等)成立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展開對自貿試驗區的多學科協同式研究。因此,在中國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下,上海財大自貿法治研究中心(自貿區法治研究中心)遂聚集力量決定編譯自由貿易法治文獻,結集“自由貿易法治譯叢”出版。
“自由貿易法治譯叢”是一項連續性事業,懇請海內外賢達批評指正和大力襄助!為自由貿易法治研究與實踐提供基礎性文獻支持。
上海市法學會自貿區法治研究會會長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鄭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