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目的在于編制稅法學的基本學習研究路徑,從方法論角度入手對稅法知識進行簡易分類,既能滿足入門學習的方向需求,又能找著實務學習的基本線索,抓住稅收實務與理論的密切聯系,使實際知識的學習具有學術性和方法性,使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針對性。
榮國權,男,1972年出生,內蒙古烏海人。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法學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北京中咨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律協會員,中國財稅法學會理事,中國經濟法學會會員,北京市物權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領域:經濟法學,競爭法學、稅法學。已發表法學專業論文2011年《我國產業安全保護的法律分析與完善》《銀行股東大會選任董事長法律效力淺析》《我國反壟斷法刑事責任罪名的設定分析》《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化困惑與法律完善》等三十多篇,十篇為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收錄,專著四部,編著六部。
**章稅法學方法論
一、稅法學入門的困惑
二、稅法學習目標與方法
三、法律基礎知識與稅法
四、稅法的入門基礎知識
五、稅法法律問題與稅法學問題的關系
六、稅法學的研究方向轉變
第二章稅收理論基礎與稅法理論歷史根源
**節稅法的政治經濟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稅收論
二、西方公共財政稅收論
第二節國內外稅收制度的歷史
一、國內稅收制度及法律的歷史概況
二、國外若干國家稅收制度
第三節基礎理論的學習方法
第三章稅法的分類
一、流轉稅類
二、所得稅類
三、財產稅類
四、行為稅類
五、資源稅類
六、其他分類概述
第四章稅收體制與財政制度和法律的關系
一、分稅制財政體制與稅收
二、稅收與公共財政制度的關系分析
三、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失衡的稅收與公共財政
四、費改稅的分析與可行性與我國公共財政的發展方向與立法跟進
五、稅收政策與法律的關系分析
六、納稅的法律救濟
七、財稅體制改革的再變遷
八、以法治國的時代潮流
第五章稅法實務
一、稅收犯罪罪名與犯罪構成、違法與犯罪的界限與標準區分
二、稅收征管的實務問題探討列舉(行政)
三、當前的稅種設定合理性分析
四、新稅種的探索(立法原理與實務)
第六章結語:時代轉型與“剛性”稅法的形成
西山法學文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和法學研究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大量規范性法律文件得以制定、頒布和實施,與此同時,海量法學專著、教材和論文陸續出版發表,法治進步明顯,學術成就斐然。但是,面對我國快速變遷的社會現實,法學研究者針對法制建設基本問題進行深層次和專門性研究的努力仍顯不足,應當說,法學作為一門規范學科,尚未顯示出其應有的獨立品格。
法學學科自身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其既是司法實踐經驗的抽象總結,更關涉基本價值的判斷選擇。當前,我國法學建設性研究色彩濃厚,反思性研究不足,這直接導致法學研究難以具有理性評判的功能。然而,獨立反思品格恰為法學研究精髓所在,無反思,亦無自我,這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的今天,愈顯珍貴。
“西山法學文庫”正是這樣一套以法學反思性研究為特色的學術叢書。她不僅是北方工業大學法律學人反思性研究成果的系列出版,而且也是首都高校法學同仁反思性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作為1985年在全國理工科高校率先開設法學專業的首都高校,北方工業大學坐落于美麗的西山腳下,“巍巍太行,西山為首,神京右臂,鐘靈毓秀”,因此選擇以“西山法學文庫”命名這套系列學術出版物,正是表達北方工大法律學人于“西山一片林”中“暫絕去來心”,靜心地研究我國法制建設來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