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發生變化,新興經濟體發展壯大,在世界經濟政治舞臺上發揮的作用不斷凸顯;中國經濟社會加速轉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本書主要內容包括:①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發展動力再探;②全球新格局時代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③減貧與包容性發展;④資源環境、技術進步與可持續發展;⑤“十三五”中國經濟發展展望。
通過本好書的出版,我們期望從全球經濟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視角,重新審視新時代政府、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與定位,理性分析中國社會經濟新特征,探討如何通過改革和創新釋放經濟活力,尋找經濟發展新動力,謀求中國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張培剛先生(1913—2011)是發展經濟學奠基人,經濟學一代宗師,我國卓越的經濟學家、杰出的教育家。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張培剛先生畢生致力于經濟學理論創新,奉獻于中國教育事業,為發展經濟學的創立和新發展做出了杰出的世界性貢獻,為推動中國乃至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矢志不渝。他始終追求的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開放式地借鑒人類文明成果,探索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大國,如何轉變為工業強國的可行途徑”,他堅守的基本信念是“作為中國人,不僅要在經濟上爭氣,早日擺脫貧困,做到真正振興和發達,而且在學術上也要爭氣,早日擺脫落后,做到真正獨立和繁榮。要為中國的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 本書同時匯聚了國內外致力于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取得諸多成果的知名專家學者。
目錄
**部分概論:第五屆張培剛獎簡介/1
一、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組織工作簡介/2
二、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獎公告/4
三、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暨2014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公告/6
四、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者及獲獎作品簡介/8
第二部分第五屆張培剛獎頒獎典禮紀要/13
一、第五屆張培剛獎頒獎典禮暨2014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在武漢舉行/14
二、緬懷張培剛先生/16
三、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楊勇教授致辭/18
四、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喻立平致辭/20
五、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巴曙松教授宣讀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詞/22
六、第五屆張培剛獎獲獎者獲獎感言/24
第三部分張培剛經濟學紀念講座/29
國際金融領域的教條與實證魏尚進/30
中國經濟未來20年的潛在增長率張軍/45
第四部分中國經濟發展論壇(武漢2014)學術報告/63
2014中國經濟發展論壇議程/64
轉向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社保體系朱玲/70
改革新時代東北振興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宋冬林/78
構建中國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驅動力黃劍輝/82
再論國有企業改革——從混合所有制談起張曙光/87
中國經濟減速的原因和出路方福前/91
全球經濟格局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新戰略胡必亮/95
科斯經濟學研究及其對中國的意義王寧/100
市民化過程中戶籍制度與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郭熙保/104
交易費用與制度變革張衛東/108
正確把握新常態下速度轉擋的實現途徑王順華/111
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幾個問題李忠民/114
發展中大國的經濟發展型式歐陽峣/118
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理論探討王誠/122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許建康/125
貿易開放、經濟增長與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馬穎/130
中國追趕型增長的階段轉換張軍擴/137
數據驅動經濟和管理科學袁衛/141
經濟結構變遷與不均等萬廣華/145
“新常態”愿景下的工業增長新動力黃群慧/152
經濟發展的能力觀路風/157
要素價格扭曲與宏觀經濟失衡徐長生/161
中國金融改革突破的新動力巴曙松/165
向新常態平穩過渡李佐軍/170
資源、環境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陳詩一/176
環境紅利哪兒去了?——環境收益分配的不平等性與空間轉移機制楊繼
生/180
第五部分媒體報道/185
一、參與第五屆張培剛獎頒獎典禮暨論壇的主要新聞媒體單位/186
二、關于第五屆張培剛獎頒獎典禮校外媒體報道的匯總/187
三、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暨2014年中國經濟
發展論壇綜述張豪趙英/190
四、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2014年中國經濟發展
論壇在武漢召開楊少瑞王慧麗/198
附錄A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獎條例/202
附錄B第五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獎實施細則/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