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間的橫向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機制,這種競爭呈現出明顯的“登頂比賽”的特征。《登頂比賽: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機制》重點剖析了“登頂比賽”式地方競爭的三個重要問題:
首先揭示了這種良性競爭的形成過程,發現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協調了“條條”和“塊塊”之間的對立矛盾,使得中央的宏觀調控和地方的發展激勵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次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評估了地方競爭的經濟表現,包括基礎設施的改善、企業避稅的盛行、政府規模的擴張、稅收超GDP增長、市場分割等。*后探討了中央政府如何規避地方競爭的負面作用,例如要注意“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的合理搭配,利用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轉移支付發揮“胡蘿卜”的作用,協調地方與中央在行為上的一致性,或者強化地方官員的異地交流,以破除官員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合謀。
張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國的經濟轉型、增長和發展政策。2009年入選《影響新中國60年經濟建設的100位經濟學家》以及鳳凰網評選的“影響新中國60年”的第三代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榮獲第二屆蔣學模經濟學獎(2002年)、第三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0年) 、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5)等獎項。
范子英,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長期從事公共財政與發展經濟學的研究,榮獲第五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2006—2007年度《經濟學(季刊)》優秀學術論文等獎項。
方紅生,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浙江大學公共經濟與財政研究所所長。長期致力于財政理論與政策以及政府間財政關系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