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離開日客則一路下行,在欣賞江南水鄉般的藏東南迤邐風光時,也體驗著滇藏通道的艱辛難行……作者筆觸輕松、清新,介紹了滇藏地區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民族文化,精彩、奇特,令人心動。書中作者提供的線路、景點等信息,詳細、周到,實用又好用,能夠幫助我們行走滇藏,一路暢通無憂。作者也給出了一些忠告,提醒我們出游時必須要注意的事項,實在又貼心。
陳一齡,北京華藝文化教育中心董事長,北京元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出生于上海,成長于北京,畢業于首都經貿大學。在校時得益于導師金家瑞先生的親傳,受益匪淺。做過公務員、外企首代。愛好自駕游與做飯,喜喝茶、咖啡和翻書,尤擅對各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的挖掘,有志于為人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傳承盡力。
珠峰大本營之后的車輛保養,是繼續前行的保障
從川西北的德格進入西藏東北第一縣江達,一路南下,游拉薩、到山南,直到珠峰大本營,再到拉孜和日喀則休整,縱貫西藏南北,一路有訴不盡的欣喜和緊張,在西藏境內已經游歷了15天,行程6000多公里。
其間,我們經歷了艱苦的砂石路,驚險的泥漿斷路!有沙漠中的冒險,也有風暴中的遇險!但所有這一切,我們都“挺過來了”!便宜的長城H5,讓人對它既恨又愛,每每有驚無險,叫人慶幸,讓人難忘。
之后的道路會怎樣?我們將從日喀則出發,跨過拉薩,沿318國道一直向東,繼續游覽林芝、雅江大峽谷和察隅,并嘗試穿行滇藏線——走出西藏。
在日喀則的車輛保養,給予我們穿越滇藏線,走出西藏的信心!
第一站 別樣藏東 最美雅魯藏布大峽谷
藏東第一站,我們定位在拉薩以東的工布江達(林芝地區下轄縣,位于林芝西北部)。選定在小城路過停歇,沒有游覽。
早晨離開日喀則,先到拉薩貢嘎機場,送“姐姐”回上海大學上課。姐妹倆都哀嘆“沒伴兒了”!
其余的人馬不停蹄繼續前行。到工布江達全程500余公里,全部柏油路,路況很好,但路上往來車輛不少,到達工布江達時天已大黑。
找了一家霓虹燈最亮的酒店——美家園賓館,店內標注“二星級”,其實是一個福建人剛接手的旅館。臥具還干凈,沒有異味,衛生間設施較差。三個人到街上,店鋪都還開著,在超市里買了方便面、方便米飯做“晚餐”,回旅館房間“享用”。
其實,車內后備箱里自帶了大量的方便面,已跟了我們一路,很是占地兒,只是怕麻煩,不愿飯后再洗碗,更怕翻騰一次再重新裝車的麻煩?磥,今后自駕游絕不該再帶這些輜重了!但不知是否無人區旅游要除外?
吃完晚飯已是23:30。
工布江達,到處是福建省泉州市援建的標語和標示,縣城街道整齊,小鋪遍地,像個小村鎮,作息時間也不似牧民的“看日頭”,街上小鋪開到很晚。
工布江達之后,沿318國道繼續向林芝方向行進,道路鋪設平坦,柏油路面完好,380公里左右的路程不難完成。
越近林芝,車輛越多,總有不少“趕集”的車,你爭我搶,體現著“時間就是效率”!路上不時有危險環繞。這是由拉薩到林芝的唯一國道——交通大動脈,當然運輸任務繁重,所以當眼觀六路,謹慎駕駛。
不知是出于什么創意,還是惠民,抑或是環保?在給藏族同胞新建住房的房頂,“統一”蓋上了彩鋼屋頂,粉紅色的、天藍色的……在山水間“鮮艷奪目”,一改藏式彩繪大木房梁的民族特色,讓人意識不到這里是藏地!真不知這種千篇一律是該褒還是該貶呢?
林芝,一個漢藏融合程度極高的藏東大城市。
林芝,周邊自然景觀豐富,值得“從容”自駕游玩。
林芝,公路和市內建筑都是嶄新的,像極了內地的新興縣城。
車子駛入林芝中心大街上號稱“四星級”的重慶小天鵝賓館。也是只有套房了!看來,去西藏旅游,住宿是要“拼”一下的。800間/元,哈哈,內設一張大床和兩張小床——全是床,是套著住的房間,可住4人!賓館還有像樣的大院子可以停車。就這里吧!
賓館院外就是林芝的主要大街。街道寬暢,兩側全是“漢式”建筑,只略帶藏式裝飾。街上的門臉房全開成了商店,幾乎都是四川人經營的“西藏土特產”小店,以蟲草、菌類、藏藥、藏紅花、“藏”石為主,難辨真偽,價格不菲!間或有兩家“印尼風情”時尚小店,東西貴且無甚特色。
心里克制不住,還是在街上的店里,以700元的價格,購得25克藏紅花,當時覺得尚好,回來與拉薩買的相比,還是不如在西藏國際大酒店商品部女店主以65元/克賣給我們的好!“一分價錢一分貨?”其實是我們真的不知行情,也不識貨!只圖個一時痛快吧。
在林芝的兩頓晚飯吃得好辛苦,本想在酒店里“奢侈”一下,怎奈這家四星級酒店,只有一間餐廳,又是重慶人開的——火鍋!走到街上,才意識到,林芝的主要大街上,“只賣”西藏土特產,竟然沒有餐館!
打不到車,走路吧。蒙著找了個方向走下去,感覺已經走到城郊了,路也變得臟亂窄了,但卻人多車多起來,這時街邊才有了路邊餐食小店,是“老”城區嗎?又是一排“川菜館”!此時已是晚上8:00點!那就胡亂找一家坐下吧,等著上菜。
林芝,這里海拔只有2990米,毫無不適感,一切活動皆可正常進行。
林芝,像個“四川省”的縣城,幾乎全城、至少也是主要街道,都是四川人開的店。
林芝,一個飯菜口味似乎只有“川菜”的地方。
林芝向西60公里左右,就在318國道的路邊,有一處修繕過的小景區,無游客。反正沒事,于是就去“探奇”。路邊有個小停車場,能停三四輛車的樣子,有公廁,有售票處,25元/人。
這里是“吾金扎菩景區”——蓮花生大師的又一修行洞。
拾階而上,景點山道就在公路旁,越爬越高,山下的車輛越變越小,還真有些恐高的感覺。但“無限風光在險峰”。從山頂俯瞰尼洋河,山高水長,峰回路轉,真是大飽眼福。
有了在山南扎央宗洞4000多米海拔上爬山的經歷,吾金扎菩洞,就容易攀爬多了。比丘尼師傅帶領,爬上去已“毫不費勁”。
位于林芝西北錯高鄉的國家森林公園巴松措,好似藏東寶石,鑲嵌在青藏高原。碧水藍天,白云翻卷,動靜相映。
巴松措景區建設相對成熟,國家4A級,有“大型”旅游售票服務處,可供自駕車停放、人員換乘和休息。前去購票,說“司機不要錢”!我們只付一個成人加一個學生的票錢。哈哈,好耶!還真把戶主當專職司機對待了。——省錢是硬道理!
坐上景區的旅游車,一路不用動腦子找路,到景點處,自然會停車留出照相時間,你只需按時回到車上。紅教的湖心寺和山頂的攝影區,是逗留時間最長的兩個景點。
巴松措,真的好漂亮。
游歷尼洋河風光帶,是到林芝的一個必去的自駕游項目。
被稱為林芝“母親河”的尼洋河,游走在她身旁,像欣賞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似江南、似北歐。
一會兒山明水秀,一會兒綠樹成蔭。
天上白云飛舞,水中綠洲散落,河水雙色匯流。
遠山疊嶂,樹似盆栽,在落日余輝的交相映照下,更顯靜雅。
尼洋河,怎一個美字可以說清!
尼洋河的游歷,從林芝向南,沿著河邊平整的鄉間柏油路行駛,有售票處,70元/人,學生半票。風光帶沿途有藏王墓、苯日神山、天葬臺、摩崖石刻、德木寺等名勝。一路前行,便可見清澈歡騰的尼洋河,匯入深邃沉靜的雅魯藏布江的“清濁共存”景觀。
“汽車旅行”,很多景點沒有下車參觀。即便是這樣,還是花了半天的時間也沒有玩遍!
住在林芝,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必去的地方。在北京時曾無數遍設想過游覽她的艱難,今天,終于成行!
一早啟程從林芝趕往大峽谷,按路牌指示的方向行走,不知為何,腳下的路慢慢變成了村中小土路,像是沒路了。又走錯了?繼續前進,鄉間小道竟帶我們走到了江邊的“渡口”!看著擺渡人和車的“工具”,感覺有些安全“隱患”呢。這“機帆船”靠譜嗎?!收費:人,5元/位;車,50元/輛。10分鐘,平安過江!
過了江,就是邊防派出所的檢查站。被告知后面的路段平整,有柏油鋪設,同時還被要求限速:32公里必須1小時到達。領教過西藏的限速,絕不可提前!無奈!但必須遵守!
一路上一直沒有路邊店,檢查站過后,卻突兀地遇到一家餐食店,像“設好的局”,就在路邊,且僅此一家。
“內江飯店”——又是“四川鄉村菜”!夫妻店。吃吧,店里還生意興隆,應接不暇呢!總共3張桌子!我們有一張小桌可用——門前可停三四輛車,都是“等”時間的小車!
放眼望去,一條窄路通往大峽谷,四周雖不荒涼但無人煙!不在這“打尖兒”,一路上就沒地兒去啊。——這家店顛覆了一切商業選址理論中“餐館選址”的原則。
終于到達“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停車場,已是15:10!
票價:240元/人,少兒165元/人,若在景區用餐,加收50元/人;全員換乘景區提供的中巴車,來回40公里,五個景點可下車拍照,全程2~3小時。
這里是西藏自治區政府設定的“世界三大頂級旅游資源”之一,其他兩處分別是布達拉宮和珠穆朗瑪峰。自豪!另兩處我們都去了。
在停車場外時天氣還是陰天、大風,而進到峽谷中,竟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了,峽谷里外著實兩重天的感覺。感謝老天開眼,今天適合拍照和游覽啊。
雅魯藏布江,西藏的“母親河”,查閱一下資料你就知道,她是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世界上最高的“極地天河”,流經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也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峽谷。從大渡卡起點算起,“全長504.6公里,極值深度6009米,擁有中國山地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垂直植被組合”,被譽為世界“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和“生物基因寶庫”。
車上的藏族女導游,面對深山峽谷中茂盛的大樹和花果,不停地講述著這里的“稀奇”物種。這大概是暑假旅游才可見到的花果景象吧。
“這里的柳樹是藏柳,每年八九月份,人們就將上邊的樹枝帶葉子剪下來,喂牛……”怪不得,這里的柳樹都是粗壯的大根。
這里還有樹根長在外面的“大樹”,還有擠在兩塊巨石中間但茁壯成長的“大樹”!——可以下來拍照,遺憾沒記住是什么樹!
這里還有漫山的“金剛樹”,導游說是“四季綠色不變”,但我看上去是黃中帶綠的顏色。海拔越低,它就長刺越多。
還有那在扎央宗山上看到的結著小黃果子的樹,有驢子在吃那黃果。導游告訴大家,那是“黃薔薇,果子能吃”。說著,隨手摘下一顆放進嘴里。我問:“什么味?”她說:“你們吃是酸的,我們吃是甜的。”什么情況?看到差距了!但我沒勇氣驗證!
峽谷中一路風光無限?諝庵袕浡鸾z絲的味道,陽光也是通透的。在大峽谷中游走,一派跋山涉水天地遠、山重水復路悠悠的感覺。
雅江大峽谷,滿眼風光收不盡,世外仙境難訴清。
旅游大巴一直開到“直白觀景臺”,雅魯藏布大峽谷觀光線路的終點。這里是觀看“中國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最古老的佛教“”的。因其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又被稱為“羞女峰”。峽谷游覽,一路陽光穿透,可偏偏此時層云蔽日,不要說南迦巴瓦峰的“頭”,就連“身子”也看不清了……
第二站 好奇僜人 探訪察隅
十點鐘從林芝出發,沿318國道行駛到然烏鎮,轉上201省道向南,直奔一直以來最為好奇的縣城察隅——中緬、中印邊境縣,那里,居住著一個尚未被列入中國56個民族的族群——僜人。
一路上,天氣陰沉。然烏之后,竟遇中雨相隨。山路崎嶇,泥石坑洼。過了桑旦中橋后,山中密林上掛滿了像蜘蛛網一般的灰白色藤條,像極了動畫片中的鬼怪場景。腳下道路狹窄泥濘,一路上那么多艱難險阻,正駕都極少懼怕過,此時卻忍不住擔心起來,是山路盤旋,還是陰雨密林,最可怕的是山道上的“騎士”吧,山路狹窄,躲不開,甩不掉!
這一路,青山環繞,綠樹參天;這一路,江河遍布,道路顛簸;這一路,不時出現冰川雪峰;這一路,草原山林,景色突變;這一路,近山俏麗,遠山巍峨……
那蒸騰的云霧,是冰山融化的水汽,還是遺落人間的彩云?最是那“洶涌奔流”的冰川雪柱,令人震驚,叫人敬畏。
只可惜道路狹窄無法停車,只可惜路況變化不敢停車。終是當不了攝影家的,副駕駛的任務就是坐在顛簸的車上,用傻瓜相機拍一堆“能看清楚”的“記錄場景”。
去察隅的道路損毀難行,不斷遇到修路等待,好在時間都不長。慶幸每次遇到修路,我們都比較接近放行時間!
看著雨中筑路的修路工,著實令人敬佩,沒有理由焦急催促。
一路陰雨綿綿,氣壓低沉,天光暗淡。這樣走走停停,心中升起莫名的惆悵和擔憂。
回來查閱資料后才知,察隅的年降水量是700多毫米,這在江南“不叫事”的雨量,卻已是我們走過的藏地其他縣市的一倍多了。暑假出游,趕上下雨是常事,好在下下停停。就像這里的公路,時好時壞。畢竟路上車輛不多。
現在回想起來,通往察隅的201省道,景色更像是世外桃源,一路都是在山頂上行駛。高聳入云的山峰,與低首撩人的云朵擁抱,這里的人們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美麗的、碩大的農莊式生活,平和而安逸。
察隅,有冷峻蒼涼,卻不失景色壯觀;
察隅,有林間小路,卻也有流水湯湯。
這里的牧區山村,讓人忘了是在挑戰人類生存能力的青藏高原上。
這里除了牛馬羊,連豬都是散養的。
當我們坐在察隅的“稻香酒店”里時,已是晚上8點了。520公里的路程,耗時11小時。
察隅縣城,一個廣東佛山援建的小城,滿街佛山的“痕跡”。游走在縣城的兩條大街上,路邊開設的服裝店、日用品店,全是“廣東臉”,滿耳的廣東音。
我們住的“酒店”,像是當地糧油公司開的,180 間/元(雙早),臥具倒無異味,只是衛生間設施差些——在這里有帶衛生間的“標間”,已經很好啦!
酒店樓后是農貿市場,一早就開始熱鬧了。街上就像個鄉村集市,人不很多但也還熱鬧,生活還是挺悠閑的。
關于“僜人”,當然是“看不到”了,就算是遇到了,憑我們的知識也辨認不出?h城的街上感覺有一多半都是漢人——從裝束看。這個僅在中國察隅縣所屬的上、下察隅鄉生活的僜人,是個人口僅1300余的族群,有著原始的神秘感,曾經是有語言沒文字、手抓飯、不外婚、一夫多妻、不分男女一律嗜煙酒的“族群”,不知何故將其列入“未識定民族”。但今天他們已有了小學——學習藏文,有了身份證,“民族”一欄里,寫“其他”。最大的變化是,有了與外界的聯系和在鄉政府的“工作人員”。
帶著小女兒不敢去鄉下探險,上、下察隅鄉,“下次”我們會來嗎?
上午在察隅縣城逛街,11點才離開。這個邊境縣城,并沒有預想中的落后樣貌,我們見到的察隅縣城更像是一個建設中的“開發區”。
離開察隅需沿省道原路返回,在然烏轉上318國道向東,方可前往芒康進入云南。
……
第五站 體驗滇藏線云南通道的艱險
進入云南了……說不清是惆悵還是高興,夾雜著對西藏的淡淡的留戀。
路邊,村民的房子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大多還有藏式的椽子,在上面也涂了搶眼的紅白顏色,也有的還保留著花哨的圖案,色彩似藏式,只是屋門已悄然變成有著淺淺浮雕的聯排門板,小樓變成了帶有開放式走廊的建筑形式。
路,在一側是山峰、一側是江水的山澗中蜿蜒。在初秋之季的云南,這里竟植被荒蕪,寸草不生!忘記了,這里是“云貴高原的云南”,而非“春城的云南”。
滇藏線在西藏一側是山路平坦蜿蜒,在云南一側竟是陡峭盤旋,道路變得崎嶇,山勢更加險峻。德欽前的路,雖有柏油“鋪設”,但道路時好時壞,一路上都在施工,有修好的,有修好了又壞的,有還沒修的,有剛在鋪裝的……分段作業。但總體感覺還是比川藏線的破爛坑洼程度好得多,畢竟它還有大約40%的好路!
走走停停。萬分幸運,沒有趕上大塌方!不禁想起此行在川藏山路上遇到山石滾落的瞬間。那次,看到前方有小碎石滑落,停車觀察了一下,心想后面應該不會有塌方或大石墜落,快速開過(夏季山路自駕,這是一定要具有的安全意識)!
車剛過,左后滑落一塊足球大小的土石,帶著碎石飛濺到車后頂,好險!坐在后排的女兒們目睹和親歷了這一險情。備感慶幸!
橫斷山脈、瀾滄江峽谷——茶馬古道,展現的是山形陡峭,道路狹窄,急彎不斷。
一側是石崖聳立,巨石預墜;一側是江水奔涌,萬丈深淵。連續的盤山直角轉彎,使駕駛不得有絲毫懈。‘斢覀扰c深淵“相伴”時,對副駕就成為一種心理考驗!擔心著對面來車,擔心著會車時車輪“沖出”路基,希望盡量幫助正駕“前瞻”看路!沒有停車帶,無法停車,坐在副駕的位置,操著比正駕還多的心……目視前方,不敢拍照!
這段懸崖峭壁連續盤桓的滇藏公路,盡管沒有留下“風景照”,但卻在心里留下了通過她的艱險記憶。
時間總是可以讓人對一切都淡忘,對所有的驚險都淡然。對滇藏線的記憶,因為沒有拍下照片,再加上時隔兩年,現在的心里,已經沒有了當時的驚險感受,但看到那日的日記,用了在這一路上都不曾用過的“千難萬險”四個字加大大的驚嘆號,前后竟然全是省略號,可想當時的感受!
德欽過后,車輛增多起來,路面開始“階段性”變差,路上顛簸混亂,感覺一直是在密林山路上行駛。前后都是車,路途變得漫長。
路上迎面見到一輛北京牌照的“新天籟”車,像是夫妻二人,五十開外的年紀,從云南方向進藏。看著他們小心翼翼的樣子,想著之后他們將要遇到的越野路段,不禁和他們一起心疼起那車來。但對他們來說,這或許也該是一種樂趣吧——心痛、緊張、擔心、快樂的二人世界。
還看到兩個年輕人,駕駛一輛滇牌紅色“L”“200”,與我們相向而行,這段無法灑脫的路段,每小時的時速不過5公里,想著他們之后的進藏路,不知后果如何。正駕駛說,大不了在“200”上面加“50”……
一路上,見到不少年輕游客路邊搭車,像洋人那樣豎起大拇指示意。想起2003年正駕駛單人駕駛四驅切諾基前往中緬邊境游歷,“打車的”是兩名邊防軍警,上車后對“司機”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你怎么敢停車?”這真是奇怪的責問!
之后,二人告訴“好心的北京司機”,在這一帶跑車的“要緊原則”:云南一帶毒販多,停車上來的人可能會將毒品帶上車,即便是“穿官衣”也會是假的。他們上車后,會乘你不備,將毒品“塞”在車內哪個角落,他們熟悉路況,在檢查站快到時提前下車,你則需“獨自”過關。過去了,他們會在前邊截住你拿貨,甚至“拿”你的車和人。過不去,你則“人贓俱在”,百口難辯,重則會判死刑!一路上高山大川,江水湍急,荒無村落,“消失”個把人,是再易不過的事了。更何況,這深山密林里偶有虎豹熊出沒?“人間蒸發”一詞在這里適用。
——非常感謝他們的忠告!這成為我們之后自駕游的一條法則!真有需要幫助的人,可以協助報警。
現在,野外攔車是件難事,因為這可能會給雙方都帶來麻煩。
感悟本次暑期京藏自駕游
滇藏線的路況遠比川藏線要好得多。
滇藏線上,除修路的地段外,天災性的塌方本次暑期行程中我們沒有遇到。
川藏線入藏,滇藏線出藏,道路雖然艱險,但謹慎、平和、耐心是駕駛的關鍵。保持謙讓的態度,會讓自己更輕松。
在西藏境內的暑期自駕游,只要選擇拉薩、那曲、山南、日喀則、林芝等大城市的“正規”景點,家庭駕轎車都能“勝利完成任務”。
若是選擇從云南自駕進藏,芒康之后只要堅持選擇318國道線行駛,一直到拉孜的路況,所有車輛都能通過。
全家自駕游的“要訣”:
第一是小心謹慎,放慢車速,不急不躁。超車時看準時機,并在你的右側反光鏡中看到被超車輛車頭時再快速駛回行車道。
線路設計和景點選擇是快樂旅游的前提。在行程排列上,要“留有余地”。路上可能的遭遇千變萬化,不可預測,一定要留出突發事件的等待時間。
第二是堅持白天行車,天黑投宿的原則。這是保證家庭自駕游安全,減少走錯路的最好辦法。
第三是全程保持快樂心情。這點至關重要!即便是家人同游,也需要每個家庭成員都有顧全大局的忘我精神,還要有隨遇而安的平和心態。
家庭自駕游會給你帶來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感和親情凝聚的幸福感。
還想告訴大家,自駕游西藏,車輛的選擇與大牌無關。沼澤中北京“212”能通過的,豐田“大牛頭”未必能過。當然,真遇到破損和極端路段,車輛的越野性能越強,司機的操控技術越高,駕駛經驗越豐富,心理素質越好,通過和脫險的幾率就越大!但若真的在路上遇險,等待救援是最為保險的。
暑期西藏行中,對孩子,需要控制他(她)的興奮度。孩子們對高原的適應性實際上比成年人強,但一定不要讓他(她)們蹦跳說唱過度,否則會很麻煩。
車輛的保養與檢修,是在全家長途自駕游行程中一定要列入計劃的一項工作,選擇在自駕游的行程中,能夠路過的指定的維修站進行,最好安排出半天時間。
看了我們的全家暑期京藏自駕游經歷,你是否也躍躍欲試“可以試一下”,或是分段體驗一下呢?其實,自駕游西藏,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走過西藏,帶給人太多的快樂,太多的刺激,太多的照片。
也帶來太多的感受,太多的記憶和太多的留戀。
這些,都將留待歲月慢慢消磨。
……
當有機會時,請放棄一切,帶上家人、帶上朋友,走出安逸,去看、去感受、去擁抱那不一樣的、未知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