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熔鑄:全球化時代的文學研究》屬于人文學叢書第二輯之一,深入探討了全球化影響下的比較文學發展史上的三大主要流派(法國學派、美國學派和中國學派)的形成原因、發展過程及優勢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熔鑄說”作為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基本范式的主張,為比較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
李亞旭,廣東揭陽人,2012年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肇慶學院文學院。主要從事比較詩學、文藝學研究,在《河南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主持和參加省部級課題多項。
總序(欒棟)
前言 全球化視域下的比較文學
第一編 中西文學比較思維與世界文學視野的興起
第一章 中國“比”的詩性智慧
第一節 比較思維的根性:“匕”與“比”
第二節 比較的詩性:比象思維
第三節 詩性比較:以《二十四詩品》為例
第二章 西方“比較”方法與文學比較研究
第一節 《詩學》中的比較思維
第二節 古典主義的文學比較
第三節 科學主義的文學比較
第三章 全球化與世界文學理論
第一節 歐洲資本主義與全球化的興起
第二節 歌德、馬克思的世界文學理論
小結
第二編 全球化進程與比較文學學科理論
第四章 法國學派與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化文學研究的開端:法國學派的他緣而來
第二節 圍繞法國學派的爭論:影響研究的局限與貢獻
第三節 從影響到熔鑄:走出法國學派的理論局限
第五章 美國的崛起與美國學派
第一節 美國崛起與全球性文化交流
第二節 全球化與美國學派
第三節 文學他化與比較文學的跨學科研究
第六章 全球化與中國比較文學
第一節 全球化進程中的中西文化關系
第二節 從闡發法到變異學研究: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學科理論
小結
第三編 走向熔鑄:比較文學的別一種智慧
第七章 比較文學的他化視域
第一節 突圍比較--欒棟的文學思想及其啟示
第二節 界外辟思:比較文學跨界的他化推進
第八章 文學熔鑄:比較文學與中國的軟實力建設
第一節 熔鑄:被忽視了的比較文學別一種智慧
第二節 熔鑄與中國當代文化軟實力建設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科研成果及發表的學術論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