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物流專業英語(第2版)》我們在選材過程中,特別注意收集那些能反映典型的、核心的、操作性強的內容,爭取在有限的篇幅內能討論數個相關的小標題,并逐個加以闡述。所有這些內容均和當前的物流實戰運作緊密相連,以使學生能“零距離”接觸物流運營的各個主要側面。
“可學性”是和“適用性”緊密相連的另一個特色,每篇課文在大標題下另有數個小標題,使每課自然地突出重點;由于篇幅短小,每單元可在兩學時內輕松學完,教師和學生均不會有疲勞的感覺。
這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時代……
我們有幸處于改革開放的30年中,這是中國的黃金30年,這是一個輝煌的年代。
30年來,我們親眼目睹中國從計劃經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大踏步地邁向改革開放,進發出中華民族激昂澎湃、滿懷豪情的富國之夢。
中國歷史上從未像今天這樣充滿活力、充滿創造力。30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GDP保持高位增長,國力日漸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中國改革的成功也使中國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世界工廠”“金磚四國”“世界經濟的發動機”等。中國的“大開放”帶來了“大發展”。
國家的發展是全面而綜合的,國力的提高必然反映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上。作為基礎產業之一的物流業也在30年的大開放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物流產值逐年遞增。
我國的物流市場上呈現出“三分天下”的格局:大型國有物流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如中遠、中外運、中集、中海運),外資物流巨頭緊咬不放(如FEDEX,DHL,UPS),民營物流企業緊隨其后。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競爭不斷升級、市場分割加劇、業務觸角日益向邊緣地區延伸、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各類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營運技術層出不窮,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了“大物流”時代。
在看到中國物流業大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總體上講我國的物流業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物流管理水平還比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模效應差:許多物流企業,尤其是民營物流企業還呈現出點多面廣、“一車三人”的低水平運作現象。
(2)物流信息化普及率低:除了少數大型國有物流企業外,多數民營物流企業沒有在物流運作中使用EDI、條形碼技術、RFI等。
Unit 1 What Is Logistics?
Unit 2 The SuDolv Chain Concept
Unit 3 Logistics Decision-Making
Unit 4 Logistics Drivers
Unit 5 E-business and Logistics
Unit 6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Unit 7 Using Technology in the Logistics Process
Unit 8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Process
Unit 9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cess (1)
Unit 10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cess (2)
Unit 11 Transport and Movements
Unit 12 Freight Loads
Unit 13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 Supply
Unit 14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
Unit 15 Transport Costs
Unit 16 Production Planning
Unit 17 Inventory Management
Unit 18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cess
Unit 19 Stock Control
Unit 20 Warehouse Management
Unit 21 Storage and Mechanical Handling Equipment
Unit 22 Warehouses and Storage Processes
Unit 23 Logistics Packaging (1)
Unit 24 Logistics Packaging (2)
Unit 25 Procurement
Unit 26 Purchasing
Unit 27 Progr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nit 28 Global Sourcing
Unit 29 Third Party Logistics
Unit 30 Vendor-managed Inventory
Unit 31 Reverse Logistics
Unit 32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庫存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是進行正常生產活動的保障(assur’ance),另一方面卻又是生產的負擔(burden),其本身就構成了一對矛盾。因此,一直以來,國內外物流專家都將庫存作為重點來研究。庫存控制顯然是庫存管理的核心,本文介紹了一種新的庫存控制方法,以期解決庫存在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供應鏈時代(the supply chinera)。在這一時期,我國物流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新的物流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物流一體化(10gistics integt’ation)尚需一個過程;二是傳統的物流仍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運輸、儲存等仍未得到最佳的控制。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更新自己的觀念,迎接新一輪物流革命的到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解決傳統物流中存在的問題,以使我國物流有一個健康的、循序漸進的發展。
新的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控制方法
一條完整的供應鏈應由以下幾個主要成員組成:供應商、生產企業、分銷商、消費者。而且,當物流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這四方之間的實物傳遞(physical movement)應由專業的物流公司來進行操作,因此,為了方便論述,以下均由物流公司和企業來代替各供應方與需求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