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老齡化,推進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提高居家養老護理隊伍的業務素質,根據“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及居家養老護理服務特點和需求,作者組織長期從事老年護理教學、研究的專家和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編寫了這本教材。
《養老護理員培訓教材(初、中級):居家養老護理》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養老護理職業、職業道德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老年人護理及疾病、運動、康復的基本知識;后一部分主要是老年人護理的基本技能。主要內容有:養老護理職業與職業道德;居家養老護理服務的內容、工作理念、工作守則、家務服務要求;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及日常照護;老年人常見疾病的日常照護;老年人運動與康復鍛煉、社區常見運動器材的使用;常用老年人照護技能等。教材每一章前有學習目標,書后附有練習題,方便護理人員學習。
《養老護理員培訓教材(初、中級):居家養老護理》內容緊扣“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的初、中級層次要求,力求突出居家養老護理特點,充分利用社區、家庭資源,以盡可能長地延長老年人的生活活動能力、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為目標,為老年人提供合適的、科學的照護。本教材編寫力求通俗易懂,與養老護理人員的文化水平相適應,同時注重啟發性,注意與家庭實際條件相結合,以促進養老護理人員創造性地開展老年人照護工作。
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及老齡化的速度都是世界之最,如何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應對社會老齡化,是黨和國家十分關注的問題。2008年2月21日,全國老齡辦發布了《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的報告,報告指出了我國現階段城市老年人現狀、居家養老需求及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前景等現實問題,指出“我國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種各樣現實的養老服務需求。目前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老機構床位數只有11.6張左右,也就是說最多只有1.16%左右的老年人能夠到養老機構享受養老服務,而其余98.84%的老年人,不管是情愿還是出于無奈,都必然會在家里養老。居家養老服務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必然選擇。” 考慮到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應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為此,2008年2月22日,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10部委聯合頒布《關于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對如何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培育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加強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體制等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和建設性的意見。
要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是首要工作,養老護理人員的正規培訓和管理是養老服務隊伍建設的基礎。
第一章 養老護理職業與職業道德
第一節 養老護理職業
一、職業
二、養老護理職業
第二節 養老護理職業道德與居家養老護理
一、養老護理職業道德
二、居家養老護理服務對象、目的、內容與工作理念
三、居家養老護理工作守則
第二章 老年人護理基本知識
第一節 人體結構
一、人體外觀
二、人體骨架組成
三、人體肌肉組成
四、人體內臟組成
第二節 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與日常照護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日常照護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患病特點及日常照護
第三章 老年人常見疾病的日常照護
第一節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高血壓概述
二、高血壓的臨床特征
三、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二節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冠心病概述
二、冠心病的臨床特征
三、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三節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糖尿病概述
二、糖尿病的臨床特征
三、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四節 腦卒中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腦卒中概述
二、腦卒中的臨床特征
三、腦卒中患者的日常照護與預防、應急救護
第五節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概述
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臨床特征
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六節 骨關節疾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骨關節疾病概述
二、骨關節疾病的臨床特征
三、骨關節疾病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七節 惡性腫瘤患者的日常照護
一、惡性腫瘤概述
二、惡性腫瘤的臨床特征
三、惡性腫瘤患者的日常照護
第四章 老年人運動
第一節 老年人健身運動
一、老年人健身運動種類和作用
二、老年人健身運動強度、時間
三、老年人常見健身運動介紹
四、常見社區健身器材
第二節 老年人康復鍛煉
一、老年人日常康復鍛煉操
二、常見老年疾病的康復鍛煉
第五章 老年人生命活動觀察
第一節 出入量觀察
一、出入量主要內容
二、出入量觀察
第二節 生命體征觀察
一、體溫觀察
二、脈搏觀察
三、呼吸觀察
四、血壓觀察
五、意識觀察
第三節 老年人異常情況的觀察及應急處理
一、老年人常見異常情況觀察與應急處理
二、老年人發生應急事件的求救途徑
第六章 居家照護技能
第一節 清潔衛生
一、梳頭
二、洗臉
三、協助老人穿脫衣褲
四、清潔口腔
五、修剪指(趾)甲
六、床上洗頭
七、床上擦浴
八、洗腳
九、會陰清潔
第二節 體位移動
一、協助老人更換體位
二、徒手搬運老人
三、輪椅的使用
四、拐杖的使用
五、助步器的使用
第三節 壓瘡預防
一、壓瘡的形成原因與危害
二、壓瘡好發部位與表現
三、壓瘡的預防
四、壓瘡的治療
第四節 飲食與排泄照料
一、老年人飲食要求
二、喂食、喂水
三、鼻飼
四、協助如廁
五、簡易通便法
六、留置導尿護理
第五節 老年人給藥護理
一、口服.給藥
二、眼藥、耳藥、鼻藥使用
三、藥物保管
第六節 冷熱療法的使用
一、冷熱療法適應證
二、冷熱療法常用方法
第七章 老年人家政服務要求
第二節養老護理職業道德與居家養老護理
我國老年人養老的基本形式是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補充。家庭和養老機構是養老護理服務的基本場所,養老護理職業應具有為老年人服務的基本行為規范。
二、養老護理職業道德
1.道德
(1)道德概念道德是社會向人們提出的處理人和人之間、個人和社會、個人與自然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簡單地說,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社會及個人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它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它以善惡為評價標準,依靠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人們的內心信念加以維護。比如,社會主義社會在處理公共道德關系時,要求人們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保護環境;在處理家庭關系時,要求人們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道德就是講人的行為“應該”怎樣和“不應該”怎樣的問題。
(2)道德特點道德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融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并廣泛干預人們的社會生活。道德依靠社會輿論和個人信念發揮作用,而不是如法律那樣靠強制措施來維系相應的準則。道德隨社會發展而發展,是經濟基礎的反映,但先進的道德理念會在不同的時代傳承,如“孝敬父母”這一道德規范產生于奴隸社會,直至今日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所以道德具有傳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