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技術與應用》共分十二章。第一、二、三、四章介紹測量基礎理論、現代測繪儀器;第五章介紹測量誤差基本理論;第六、七、八章介紹控制測量、地形圖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應用及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第九、十、十一章介紹施工放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重點以各建筑工程為例,較詳細地討論了施工控制、場地平整、民用建筑施工測量、工業廠房施工測量、高程建筑施工測量、管道施工測量及工程建筑物變形觀測;第十二章介紹GPs定位測量技術基礎與應用。為使廣大基層從事測量工作的相關人員工作便利,《工程測量技術與應用》最后附有部分fx-4800計算器實用程序。
本教材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為指導思想,依據工業與民用建筑、給水與排水工程、工程監理等多個專業測量學教學大綱編寫。本書在原《普通測量》的基礎上,保留了測量學經典內容,并在改編后,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現代測量技術。為使學生便于自學,本書圍繞每章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技能目標編寫了指導性學習目標。
作者力求知識面寬,各專業可根據專業大綱選擇教學內容。本教材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實踐應用知識,章節內容均附有例題,內容精練、通俗易懂,以便于學生自學。結合實踐教學配有《普通測量課間實習指導書與報告書》(另冊)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實踐教學。
本書共分十二章。第一、二、三、四章介紹測量基礎理論、現代測繪儀器;第五章介紹測量誤差基本理論;第六、七、八章介紹控制測量、地形圖基本知識、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應用及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第九、十、十一章介紹施工放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重點以各建筑工程為例,較詳細地討論了施工控制、場地平整、民用建筑施工測量、工業廠房施工測量、高程建筑施工測量、管道施工測量及工程建筑物變形觀測;第十二章介紹GPs定位測量技術基礎與應用。為使廣大基層從事測量工作的相關人員工作便利,本書最后附有部分fx-4800計算器實用程序。
緒論
第一章 測量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測量工作的基準面和鉛垂線
第二節 地面點位的確定
第三節 測量工作概述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水準測量
第一節 水準測量原理與高程計算
第二節 水準儀構造與水準尺
第三節 水準點
第四節 水準儀的使用
第五節 水準測量的方法
第六節 水準測量誤差及其注意事項
第七節 微傾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第八節 電子水準儀
第九節 精密水準儀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角度測量
第一節 角度測量原理
第二節 光學經緯儀的構造
第三節 經緯儀的使用
第四節 水平角的觀測
第五節 豎直角測量
第六節 經緯儀的檢驗和校正
第七節 角度測量的誤差來源及注意事項
第八節 電子經緯儀的構造及其使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
第一節 鋼尺量距
第二節 視距測量
第三節 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的使用
第四節 直線定向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測量誤差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偶然誤差的特性
第三節 評定精度的標準
第四節 算術平均值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控制測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導線測量
第三節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第四節 三、四等水準測量
第五節 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地形圖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地形圖比例尺
第三節 地形圖的分幅、編號和注記
第四節 地物的表示方法
第五節 地貌的表示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應用
第一節 碎部點測定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三節 經緯儀測繪法測繪地形圖
第四節 地形圖的拼接、檢查和整飾
第五節 地形圖判讀與應用
第六節 大比例尺數字測圖概述
第七節 地籍測量概述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
第一節 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節 點的平面位置測設方法
第三節 已知坡度直線的測設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章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建筑施工控制測量
第三節 場地平整測量
第四節 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第五節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
第六節 工業廠房施工測量_
第七節 煙囪或水塔施工測量
第八節 管道施工測量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一章 工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沉降觀測
第三節 水平位移觀測
第四節 建筑物的傾斜觀測
第五節 建筑物的裂縫觀測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二章 GPS定位測量技術基礎與應用
第一節 GPS定位系統的組成及衛星信號
第二節 GPs定位測量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GPS定位誤差的來源
第四節 GPS接收機的種類及選擇
第五節 GPS實時差分動態定位
第六節 GPS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CASIOfX-4800P應用程序
綜述
程序一往返水準高程測量計算
程序二附合(閉合)水準路線高程平差計算
程序三坐標正算計算程序
程序四坐標反算計算程序
程序五三、四等水準測量計算程序
程序六附合(閉合)導線簡易平差與坐標計算程序
參考文獻
第一章測量學基礎知識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學習,了解測量外業工作的基準面的選擇,理解大地水準面的作用和實際意義;了解測量常用坐標系——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和適用條件;能夠掌握地面點空間位置的確定方法;能夠理解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測量工作的基準面和鉛垂線
測量工作是在地球自然表面上進行的,而地球表面是一個極不規則的封閉曲面,為了確定地面點的空間位置,首先要選擇描述點的空間位置的基準面和基準線。
一、大地水準面
地球表面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13m,最低的是太平洋西部的馬里亞納海溝,海拔為11022m,兩者相比,起伏變化很大,高低相差約20km,但與平均半徑約為6371km的地球體相比,這樣的高低起伏仍然可以忽略不計。此外,通過長期的測繪實踐和科學調查,人們發現地球表面海洋面積約占71%,而陸地面積約占29%,所以,人們把地球總的形狀看做是被海水包圍的球體。我們可以設想有一個靜止的海洋面向陸地無限延伸,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曲面,這個封閉的曲面(靜止的海洋面)稱為水準面。海水有潮汐漲落、時高時低,水準面就位于不同的高度,所以水準面有無數個。另外,由于潮汐波浪關系,完全處于靜止平衡狀態的海水面是難以求得的。因此,人們在海岸邊設立驗潮站,用驗潮站所測得的平均海洋面來代替靜止的海洋面,這個唯一的平均海洋面稱為大地水準面,它所包圍的形體稱為大地體,大地體代表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