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根據目前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參照教育部制訂的《機械設計課程基本要求(機械類專業)》而編寫。
全書包括平面機構、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連接、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軸、軸承、聯軸器和離合器,機械裝置的潤滑和密封等內容,并配有適量的例題、思考題和習題。與《機械設計基礎》配套的教材《機械設計基礎習題集》可讓使用者自我練習或作為學生作業。《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可作為該門課程課程設計指導書。
《機械設計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課程的教材,適用學時為80~112學時。
第一章 緒論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 平面機構
第一節 運動副及其分類
第二節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第三節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平面連桿機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鉸鏈四桿機構
第三節 滑塊四桿機構
第四節 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凸輪機構
第一節 凸輪機構的類型
第二節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
第三節 凸輪輪廓線設計
第四節 凸輪機構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其他常用機構
第一節 棘輪機構
第二節 槽輪機構
第三節 螺旋機構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帶傳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帶傳動的失效分析
第三節 帶傳動的設計
第四節 帶傳動的張緊、安裝與維護
第五節 同步帶傳動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鏈傳動
第一節 鏈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第二節 滾子鏈和鏈輪
第三節 鏈傳動的傳動比及運動的不均勻性
第四節 鏈傳動的失效形式
第五節 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和潤滑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圓柱齒輪傳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齒輪傳動常見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
第三節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第四節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第五節 齒輪的精度等級和側隙
第六節 齒輪傳動技術的發展概況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空間齒輪傳動
第一節 圓錐齒輪傳動
第二節 蝸桿傳動
第三節 常用各類型齒輪傳動的比較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章 輪系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定軸輪系及其傳動比
第三節 行星輪系及其傳動比
第四節 混合輪系
第五節 輪系的功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一章 連接
第一節 螺紋連接
第二節 鍵連接和花鍵連接
第三節 銷連接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二章 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軸的結構設計
第三節 軸的使用與維護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三章 軸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滾動軸承的類型及選擇
第三節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第四節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第五節 滑動軸承
第六節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性能對比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四章 聯軸器與離合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聯軸器
第三節 離合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五章 機械裝置的潤滑、密封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常用潤滑劑及選擇
第三節 常用潤滑方式及裝置
第四節 常用傳動裝置的潤滑
第五節 機械裝置的密封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