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楠主編的《交換與路由組網技術》根據高職高專教育和教學的特點,結合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編寫而成。本書針對計算機網絡工程的交換技術和路由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內容選取上,按照企事業單位組網的過程,從局域網到廣域網的順序組織編排,囊括交換技術、路由技術、網絡安全策略、出口設計等技術;在結構組織上,側重于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理論內容配有相應的實踐案例,并設計有實訓習題,以培養讀者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換與路由組網技術》以美國思科(Cisco)公司的模擬軟件Packet Tracer、我國銳捷公司RG-S2026G 、RG-RSR20系列產品為平臺,精心進行了教學實例和課后實訓的設計,力求使本書成為一本實用性強的教材。
《交換與路由組網技術》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實訓教材,又可作為網絡技術方面的培訓教材,供網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前言
第1章 網絡組建基礎
1.1 園區網案例
1.2 計算機網絡基礎
1.2.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2.2 計算機網絡分類
1.2.3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
1.3 網絡設備
1.3.1 網卡
1.3.2 交換機
1.3.3 路由器
1.3.4 無線接入點
1.4 網絡協議
1.4.1 TCP/IP的協議體系
1.4.2 IP
前言
第1章 網絡組建基礎
1.1 園區網案例
1.2 計算機網絡基礎
1.2.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2.2 計算機網絡分類
1.2.3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
1.3 網絡設備
1.3.1 網卡
1.3.2 交換機
1.3.3 路由器
1.3.4 無線接入點
1.4 網絡協議
1.4.1 TCP/IP的協議體系
1.4.2 IP
1.4.3 TCP和UDP
第2章 交換技術基礎
2.1 交換機的結構
2.1.1 交換機的外觀結構
2.1.2 交換機的組成結構
2.1.3 交換機的啟動過程
2.2 交換機的使用
2.2.1 交換機的管理方式
2.2.2 交換機的工作模式
2.2.3 交換機的命令行規則
2.3 交換機的配置
2.3.1 交換機的初始配置
2.3.2 交換機的文件備份和系統升級
2.4 交換機的原理
2.4.1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2.4.2 交換機的交換方式
2.5 實訓
第3章 虛擬局域網(VLAN)
3.1 VLAN概述
3.1.1 VLAN的概念
3.1.2 VLAN的劃分方式
3.1.3 VLAN的標準IEEE 802.1Q
3.2 單交換機VLAN的劃分
3.2.1 VLAN劃分命令
3.2.2 交換機劃分VLAN的配置
3.3 跨交換機相同VLAN的通信
3.3.1 配置VLAN Trunk端口
3.3.2 配置Trunk實例
3.3.3 Cisco VLAN中繼協議(VTP)
3.3 實訓
第4章 生成樹協議
4.1 冗余交換模型
4.2 生成樹協議(STP)
4.2.1 IEEE 802.1D的STP概述
4.2.2 STP的工作過程
4.2.3 STP的端口狀態
4.2.4 STP的配置
4.3 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
4.3.1 IEEE 802.1w的RSTP概述
4.3.2 RSTP的配置
4.4 多實例生成樹協議(MSTP)
4.4.1 IEEE 802.1s的MSTP
4.4.2 Cisco的PVST/PVST+協議
4.5 實訓
第5章 交換機端口配置技術
5.1 端口聚合
5.1.1 端口聚合概述
5.1.2 端口聚合配置
5.2 端口鏡像
5.2.1 端口鏡像概述
5.2.2 端口鏡像配置
5.3 端口安全
5.3.1 端口安全概述
5.3.2 端口安全配置
5.6 實訓
第6章 路由技術基礎
6.1 路由器的結構
6.1.1 路由器的外觀結構
6.1.2 路由器的組成結構
6.1.3 路由器的啟動過程
6.2 路由器的使用
6.2.1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
6.2.2 路由器的工作模式
6.3 路由器的配置
6.3.1 路由器的初始配置
6.3.2 路由器IP的配置
6.3.3 Cisco路由器CDP的配置
6.4 三層交換機概述
6.5 不同VLAN間的路由通信
6.5.1 路由器的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通信
6.5.2 三層交換機的SVI實現VLAN間通信
6.6 實訓
第7章 路由協議
7.1 路由表
7.1.1 路由表的結構
7.1.2 IP路由過程
7.1.3 路由類型
7.2 靜態路由
7.2.1 靜態路由配置
7.2.2 默認路由配置
7.3 動態路由協議
7.3.1 內部網關協議與外部網關協議
7.3.2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與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7.3.3 有類路由協議與無類路由協議
7.4 實訓
第8章 路由信息協議(RIP)
8.1 RIP概述
8.1.1 RIP的工作原理
8.1.2 防止路由環路
8.1.3 RIP的結構
8.2 RIP的配置
8.3 實訓
第9章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
9.1 OSPF協議概述
9.1.1 OSPF協議的工作機制
9.1.2 OSPF協議術語
9.1.3 OSPF協議
9.1.4 OSPF協議的網絡類型
9.2 OSPF協議的配置
9.3 OSPF協議認證的配置
9.4 實訓
第10章 路由重分發
10.1 路由重分發概述
10.1.1 路由重分發的作用
10.1.2 路由重分發的原則
10.2 路由重分發的配置
10.3 實訓
第11章 廣域網協議
11.1 廣域網概述
11.2 HDLC協議
11.2.1 HDLC協議概述
11.2.2 HDLC協議的配置
11.3 PPP
11.3.1 PPP概述
11.3.2 PAP和CHAP認證
11.3.3 PPP的配置
11.4 實訓
第12章 訪問控制列表(ACL)
12.1 ACL概述
12.1.1 ACL的工作原理
12.1.2 ACL的分類
12.1.3 ACL的實現
12.2 ACL的配置
12.2.1 標準ACL的配置
12.2.2 擴展ACL的配置
12.3 實訓
第13章 網絡地址轉換(NAT)
13.1 NAT概述
13.1.1 NAT的應用背景
13.1.2 NAT的轉換過程
13.1.3 NAT的類型
13.2 NAT配置
13.2.1 靜態NAT的配置
13.2.2 動態NAT的配置
13.2.3 NAPT的配置
13.3 實訓
第14章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14.1 DHCP概述
14.1.1 DHCP的工作原理
14.1.2 DHCP的租期
14.2 DHCP配置
14.2.1 DHCP服務器配置
14.2.2 DHCP中繼配置
14.3 實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