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大系:荒原與愛情》主要是卡爾費爾德的一些代表性詩作,他的詩作綺麗多姿,輕松明快,詩韻嚴謹但又不刻板。他用詩的語言描景敘情,勾勒出一幅熱情奔放、色彩奪目的風景畫和風俗畫,深受人們喜愛。他的詩歌樂此不疲地重復同一主題,即縱情酩酊大醉的血肉之軀和懷著世俗渴望的純潔心靈之間的對照反差。然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因素卻從不彼此毀滅。他像一位對自己信心十足的藝術家來將它們馴服,即便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上也要展現他的個人風格。
**具爭議的一次頒獎 **死后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委、終身秘書
對達拉那古老文明的禮贊
對愛、自然與農人生活的歌頌
頒獎辭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 安德斯·奧斯特林
倘若有人詢問埃里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的瑞典同胞,為什么大家都如此欣賞卡爾費爾德,他們都會根據個人好惡,十分樂意而輕巧地告訴你答案。這是因為,這位才能卓越的詩人能夠引起瑞典人民的共鳴。他作品的精髓,正是這個民族所追隨的靈魂。此外,他還將那讓人們賞心悅目的家鄉風貌訴諸筆端,成為他作品中所描繪的長滿松柏的一座山巒。
但是,經慎重考慮且欣賞過卡爾費爾德作品的瑞典人,他們對此有自己新的看法,甚至認為上述解釋并不能夠滿足大家對他的評價。卡爾費爾德所描繪的世界,給讀者帶來的是一種親切而又熟悉的感覺,卻很難對它下一個合適的定義。雖然他現在創作的美名已經傳遍天下,但瑞典國之外的讀者還是很難理解他的作品。就算極盡溢美之詞,也不能完全表達對他的贊譽。他的作品中總帶著幾絲神秘感,其潛力和實力也需要我們去挖掘、分析。
現在,卡爾費爾德既然已經獲得了這項環球大獎,那么就很難用這寥寥數語介紹這位杰出的抒情詩作家。他那深情的抒情詩總能夠令人回味一番,詩篇中的每一句話不僅顯露出其對命運的理解,還更深一層地表現出詩歌的思想本質與他的母語之間的緊密聯系。正因為這個原因,只有瑞典人才能充分理解卡爾費爾德詩中所流露出的**的特殊本質,而作品被翻譯成他國語言之后,這一切就仿佛多了一層隔膜。就事實而言,他的詩作并不比任何一位所謂的文豪的著作要遜色,他憑借自己的母語這樣一種小語種進行創作,卻取得了如此了不起的、輝煌的成就。
如果以對卡爾費爾德的嚴格要求作為評判標準,那么,他于1895年所創作出的作品只是初出茅廬。之后,他憑借自己的天賦以及后天的努力,為自己的寫作生涯鋪上了紅地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黃金階段。這三個階段可以概括為成熟時期、穩定時期與才華揚溢時期。第一階段的作品主要以歌頌自然為主題。如同游吟詩人一樣,他對自己的作品有所領悟卻又夾雜著自我否定。不過后來他醒悟過來,開始思考,那樣的質疑從實質上講有什么用處?對人類來說又有何意義?在這樣思想掙扎的情況下,他奮力想要創作出一位可以寄托情感、痛苦與諷刺的人物。這個人物既是一個獨立個體,又是作為他的替身而存在。根據這樣的想法,他塑造了“弗里多林”的形象。他有一個詩集,名為《弗里多林的樂園》(1901),里頭的人物便被拿出來做討論。一開始,卡爾費爾德不愿意過多地描寫這個人物的私生活和內心世界,因此,該人物的形象是比較羞澀的。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出現在一場豐盛的晚宴上,邁著挺拔的步伐,頭上戴著花環,樣子看上去就如同一個粗魯的表兄。靠著野蠻的行為,他在北方諸神中赫赫有名,可謂是一位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實際上,卡爾費爾德的整個家園如同世界的縮影,就像詩中的達拉那農莊墻壁上的五彩壁畫所描繪的《圣經》中的場景一樣。雖然卡爾費爾德作品里一般都會帶有幽默色彩,但是通常都被包裝成莊嚴肅穆的樣子。
卡爾費爾德的作品一貫保有中立的觀點,留有幾分讓人詫異的和諧感。詩歌之于卡爾費爾德,就像是生命涌動的輪回,在平靜的表面之下,掩藏了滔天的掙扎,極具張力,牽引著他繼續創作。所以,他的《秋之號角》(1927)這一詩集中,以柔和而又不缺力度的管風琴聲作結尾。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借用圣潔純白的達拉那小教堂的圣歌烘托出孩子們純真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把宇宙之中那種肅穆、純潔的靈魂傳達開來。
埃里克·卡爾費爾德
Erik Karlfeldt(1864—1931)
1864年7月20日生于瑞典中部達拉那省福爾克謝那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勤奮好學,在中學時代即嶄露才華,19歲就開始發表一些優美的詩作。1885考入烏普薩拉大學,曾因經濟困難數度輟學,但經過十多年斷斷續續的學習,**后取得了兩個學位。
1895年,卡爾費爾德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荒原與愛情》,從而奠定了他成為著名詩人的基礎。1898年和1901年,《弗里多林之歌》和《弗里多林的樂園》相繼問世,使他馳名詩壇。1904年,被選為瑞典學院院士;1912年,開始擔任瑞典學院的常任秘書。之后,又陸續出版詩集《弗洛拉和波瑪拉》(1906)、《弗洛拉和貝洛娜》(1918)及《秋日的號角》(1927)等。1931年4月8日,卡爾費爾德因病在斯德哥爾摩去世;同年10月,去世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
頒獎辭
致答辭
荒原與愛情.1
我的先祖.3
夏日男子漢.7
春景一則.10
青春的愛情.12
打.獵.14
邂.逅.17
春之舞會.19
太陽和月亮.21
格雷恩格女郎.23
仲夏曲.26
秋之小曲.29
小夜曲.32
女.巫.33
泥.潭.35
出發的那一日.38
花楸樹.41
漁光曲.43
孤獨的樂師.45
致等待者.48
牧女與命名日.49
柵欄里.51
花環為我編織.53
一個流浪者.55
誘人的玫瑰.59
五月的夜曲.62
夢見幸福.63
八月之夜.66
石楠花.67
岸.邊.69
在那遙遠的地方.71
明月皎皎.72
春之樺樹.74
羅莎琳.76
琴師之歌.78
愛.侶.80
弗里多林之歌 85
杜.鵑.87
豪根在荒原.89
忽布草.93
風雨之夕.95
獵鹿歌.97
大路上的風兒.100
林中的約瑟.103
兩個聲音.105
露西婭.106
收獲的弗里多林.108
你的微笑.110
紅色歌會上的禮贊.112
我的教女.114
土地精靈.117
單身漢.120
弗里多林的樂園 123
縮.影.125
樂園歌.126
默默的情歌.128
猶太人的城.130
深秋陽春.132
致約婭.134
夢幻里的妹妹.136
傻瓜弗里多林.138
皇苑的松林.140
春.芽.145
橡樹林里的歌兒.147
波蘭女子.150
我所得的產業是希望.151
小酒館屋頂的風信雞.153
你的眼目如火焰.155
中世紀之歌.157
蒙厄的五月.159
我的心.161
風笛之歌.163
蘋果的豐收.167
豬倌和酒鬼伯爵的故事.171
流浪漢之歌.175
秋之號角 179
秋之號角.181
致和平.185
彌.撒.187
布魯薩拉.189
流.浪.192
晚.禱.194
讓鐮刀嚯嚯揮動.196
幻想的畫作.198
神奇的磨坊.201
來到你床前.204
哭泣的新娘子.205
大鼠疫之歌.207
再.見.211
蠟燭女工.213
織女.217
老雇工之歌.219
樂園中的姐妹.221
十月.224
冬日里的管風琴.227
卡爾費爾德及其作品 233
卡爾費爾德獲獎經過 243
卡爾費爾德作品年表 247
荒原與愛情
我的先祖
他們如恒河沙粒,
湮沒在千千萬萬普通人之中,難以尋覓。
但我依舊可以憑借那傳承的血脈知道,
他們就是在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繁衍后代,
勤懇一生:
在約恩貝拉郡這古老的熱土上,
開墾,探礦,農耕。
那時他們還不會使用工具,
還沒有賦稅將他們肩上的擔子加重。
在家里,他們就是自己的國王,
他們飲酒緩解白天耕作的艱辛。
他們敬畏上帝,
他們敬重國王,
他們無悔無怨,
他們對愛情十分忠誠,
他們操勞,耗盡力氣,
連在死亡的時刻都是默不作聲。
我的先祖們啊!
當我孤單,被自己的欲望折磨,
想到你們,
我就有力量面對,
面對我那過分**的人生;
你們的食物粗糲難忍,
你們白手起家衣衫破舊,
你們開墾荒灘造福子孫,
我怎么有資格奢求這優越的生活能長久、永恒?
我的先祖們啊!
當我無法抗拒誘惑
內心苦苦掙扎的時候,
我會由衷地懷念起你們:
在激流中搏擊,淋漓酣暢,
這些懷念總會護佑我,
使我遇難成祥。
我的先祖們啊!
夢見你們,
我的靈魂便立刻變得溫馴。
我像是一株幼苗,
安逸將我的根須侵蝕掉,
我放任自流,
不知將你們箕裘克紹,
我背離了職責,
拋棄了你們的基業。
光陰匆匆流逝,
年復一年,
耳邊的靡靡之音如此誘人:
“就這樣吧,就這樣吧,大家誰不是這樣,
庸碌一生?”
但我心中的詩就像海潮,澎湃洶涌。
我在思索:
在你們的時代,
哪有華服美食?
哪有絲竹聲聲?
哪有晴好的陽春和歡快的鳥鳴?
在廣闊的山林里,
你們長歌當哭,仰天太息,
彎下腰身刀耕火種,
我依然聽見:
車輪滾過大地,斧子錚鳴不已,
沃野出自你們的鋤犁。
夏日男子漢
請不要恐懼,
更不要試圖逃跑,
我正在慢慢走近你!
哦,我手里捧著一束玫瑰花,
只是上面沾滿了灰塵
這些,都是我對農場主女兒的小小心意。
我出身農家,
我在路邊乞討和演奏,
我是個詩人,也是個歌者,
我的內心純潔無瑕。
我能寫會算,
卻早已把自己的勇氣丟棄。
現在,我就要甩掉這一身的酸腐氣,
換上鄉野拉纖之人的短衣。
給我力量啊,
你這萬頃草場的皇后,
讓我做一個小小的曬草匠,
在你的眾多仆人中,只有我
心思靈巧,身體強壯,
能徒手扯碎一整個夏天,
只為見你一面,在你的草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