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宏觀管理信息系統,是核算、反映和監督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及事業行政單位收支預算執行情況的會計。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雖然我國預算會計工作有了較大發展,但最近十多年的發展明顯滯后。1993年企業全面改革了行業會計制度,直到l997年財政部才統一制定了《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并規定于1998年1月在全國執行。預算會計改革出現今天這樣的狀況,究其原因,首先是理論研究的薄弱;其次是實務操作過程中面臨問題的復雜性,從預算會計分總預算會計和單位預算會計到事業單位會計向自收自支過渡,再到今天的三大部類的確立,無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隨著中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新的預算管理模式已開始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核算內容、方法、預算編制以及預算管理等方面又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都迫使預算會計制度面臨進一步的改革。因此,面對新世紀經濟改革新浪潮,如何建立一個新的有中國特色的預算會計體系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宏觀管理信息系統,是核算、反映和監督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及事業行政單位收支預算執行情況的會計。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雖然我國預算會計工作有了較大發展,但最近十多年的發展明顯滯后。1993年企業全面改革了行業會計制度,直到1997年財政部才統一制定了《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并規定于1998年1月在全國執行。預算會計改革出現今天這樣的狀況,究其原因,首先是理論研究的薄弱;其次是實務操作過程中面臨問題的復雜性,從預算會計分總預算會計和單位預算會計到事業單位會計向自收自支過渡,再到今天的三大部類的確立,無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隨著中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新的預算管理模式已開始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核算內容、方法、預算編制以及預算管理等方面又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都迫使預算會計制度面臨進一步的改革。因此,面對新世紀經濟改革新浪潮,如何建立一個新的有中國特色的預算會計體系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概論
第一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概念及組成體系
第二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目標
第三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要素
第四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原則
第二章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方法
第一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科目及記賬方法
第二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憑證、賬簿和會計報表
第二篇 政府會計
第三章 政府會計概述
第一節 政府會計的意義和特點
第二節 政府會計的記賬方法
第四章 財政資產的核算
第一節 貨幣資金的核算
第二節 暫付及應收款項的核算
第三節 預撥款項的核算
第四節 財政周轉金有關資產的核算
第五章 財政負債與凈資產的核算
第一節 負債的核算
第二節 凈資產的核算
第六章 財政收入的核算
第一節 預算收入概述
第二節 預算收入的核算
第三節 其他財政收入的核算
第七章 財政支出的核算
第一節 預算支出概述
第二節 預算支出的核算
第三節 其他財政支出的核算
第八章 財政會計報表
第一節 財政會計報表概述
第二節 財政會計報表的編制
第三節 財政會計報表的審核匯總和分析
第九章 行政單位資產的核算
第一節 行政單位資產概述
第二節 貨幣資金與有價證券的核算
第三節 暫付款的核算
第四節 財產物資的核算
第十章 行政單位負債與凈資產的核算
第一節 行政單位負債的核算
第二節 行政單位凈資產的核算
第十一章 行政單位收入與支出的核算
第一節 行政單位收入的核算
第二節 行政單位支出的核算
第十二章 行政單位會計報表
第一節 行政單位會計報表的意義和種類
第二節 編制報表前的年終清理結算和結賬
第三節 行政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
第四節 行政單位會計報表的審核和匯總
第十三章 政府采購與國庫單一賬戶制度
第一節 政府采購制度
第二節 政府采購資金的撥付管理與政府采購會計處理
第三節 國庫單一賬戶制度
第四節 工資集中支付的會計制度
第三篇 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十四章 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概述
第一節 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概念和特點
第二節 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科日、憑證和賬簿
第十五章 公立非營利組織資產核算
第一節 資產概述
第二節 流動資產的核算
第三節 對外投資的核算
笫四節 固定資產的核算
第五節 無形資產的核算
第十六章 公立非營利組織負債與凈資產的核算
第一節 負債的核算
第二節 凈資產的核算
第十七章 公立非營利組織收入的核算
第一節 收入概述
第二節 事業收入與經營收入的核算
第三節 拔入款項的核算
在已經過去的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會計學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著。在會計發展歷程中,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特別是政府會計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西方社會所指的最早的會計存在于公元前的雅典、中國、印度等國家,它們都強調對交易進行記錄以及提供發展報告和實施檢查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確保君主的財力。如古代西周就有了專門核算周王朝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后來發展到設置最早的政府會計——“官廳會計”。由于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體制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政府的職責范圍有所擴大,而且情況復雜多變,會計開始反映這些變化。隨著政治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變革,政府會計逐步得到發展。作為政策和經濟管理工具的財政預算如果要取得成功,必須借助會計來完成。這也成為今天推動政府會計發展的動力。同樣,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發展也得益于經濟和社會環境的發展。非營利組織是任何國家社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離不開的,并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組織。社會越發展,非營利組織的地位與作用越突出。在21世紀,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發展將成為會計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