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活動的實質,是一種生命活動,而且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生命活動。智慧的中國古人早已覺察到了文學與生命之間存在的種種微妙而又復雜的聯系,在考察文學創作、作品風格及審美評價時,總是不由自主地從生命的角度觀照文學作品。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家和批評家常常把文學作品比作有生命之物,常以生命喻文學,鳥瞰中國古代文論史,隨處可見這種生命之喻的文論言說方式。縱觀古代文論的研究成果,學界對古文論的生命化批評特色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人化或人喻之上。本書在參考和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足于古今中西比較的視野,試圖從古代文學理論基礎文本入手,采用學科交叉綜合研究的方式和文化闡釋全景式描寫方法,對古代文論的生命化批評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從而窺見古代文論的核心特質,通過深入掌握古代文論的特色與成就,揚其所長棄其所短,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當代文學理論添磚加瓦。
袁文麗,女,1981年出生于湖南婁底,廣東金融學院財經傳媒系講師。2006年6月獲湖南師范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2009年6月獲得暨南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批評。曾在《船山學刊》、《名作欣賞》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