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通過仔細觀察后,生動地描繪了多種昆蟲——“歌唱家”蟬、猶如殺手一樣的螳螂、“音樂家”蟋蟀、勤勞的隧蜂、美麗的大孔雀蝶、固執的圣甲蟲等的生活,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滲透了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學思想躍然紙上。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最后對朗格多克蝎家族的生活描寫,更是體現出了作者對大自然母愛的贊美。作者通過一系列昆蟲的生活習性、交配繁殖的描寫,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贊揚了昆蟲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精神,也詮釋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昆蟲記/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也叫作《昆蟲物語》,是一部永遠也解讀不盡的不朽巨著。
《昆蟲記/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被稱為“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蝎子”等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記/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的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Fabre J.H.)(1823~1915年),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后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致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
第一章 蟬和螞蟻
第二章 螳螂捕食
第三章 灰蝗蟲
第四章 綠蚱蜢
第五章 大孔雀蝶
第六章 小闊條紋蝶
第七章 象態橡栗象
第八章 意大利蟋蟀
第九章 圣甲蟲
第十章 圣甲蟲的梨形糞球
第十一章 西班牙蜣螂
第十二章 隧蜂
第十三章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第十四章 朗格多克蝎
讀后感悟
必考點自測
晚上,在我的花園里能聽到很多蟋蟀鳴唱。在每一簇紅花巖薔薇中都能發現它的合唱成員,每一束薰衣草里也都有它們自己的樂隊。那枝繁叢茂的野草莓樹叢里,那篤蓐香樹叢內,全是蟋蟀們的演唱場地。
這個小天地中的小生物們以自己那優美嘹亮的聲音在彼此詢問,互相作答,或許也可以說是對其他的歌者毫不在意,僅僅是在旁若無人地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的心緒、情意。
高處,在我頭頂上方,天鵝星座在銀河中伸展開它那巨大的十字架;下方,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奏響交響曲,此起彼伏,抑揚頓挫。這些細小的以歌聲來深情演繹自己快樂心聲的生命讓我忘記了這夜空中的群星閃耀。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冷靜、漠然地眨巴著,在望著我們,但我們對它們卻知道得很少。
科學告訴我們它們離我們有多遠,它們的速度有多快,它們的體積有多大,它們的質量有多重,還告訴我們它們的數量數不勝數,令我驚訝不已,然而這并沒有讓我們有少許的激動。為什么?原因是科學缺乏了那個巨大的奧秘,也就是生命的秘密。天上有什么?太陽正在溫暖著什么?理性告訴我們說,有一些跟我們這里相似的世界,有一些生命在其上演繹無窮變化的大地。這種宇宙觀稱得上浩瀚浩渺,但也僅是一種觀念而已,并無確切的事實依據。確切的事實才是至高無上的,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所說的“可能”,特別是“極其可能”,并不是“明顯”,并非是顯而易見、無懈可擊的。
令我感到生命顫動的蟋蟀們才是我的同伴,而生命才是我們的靈魂。正是這個原因,我才將身子倚靠著迷迭香樹籬,僅僅是朝那天鵝座隨意一瞥,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你們那小夜曲上了。
巨大的、沒有生命的原料,遠遠不如一小塊注入生命活力的能感受苦與樂的蛋白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