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家為什么創新做得好?作者以新加坡、芬蘭和愛爾蘭為考察對象,在本書中給出了一些頗具參考意義和可行性的回答。書中既有大量詳盡而條分縷析的數據,也有作者與各地區機構負責人的深度訪談交流后的體會心得。其中諸如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學習型經濟的層級式推進、注重城市的綜合吸引力、注重城市網絡效應等要點,尤其值得深思。
在介紹新芬愛經驗的同時,作者也指出,戰略戰術都需與時俱進,并提出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國情而調整的可行性方案。
沙希德·優素福(Shahid Yusuf),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商學院“發展對話”的首席經濟學家,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世界銀行任職長達35年。他創作編輯過24本關于工業和城市發展、創新體系和第三產業的書籍,部分作品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與鍋島郁合著的《面臨威脅的亞洲四小龍》、《兩個龍頭:給北京和上海的發展建議》、《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改變亞洲工業格局》等。
鍋島郁(Kaoru Nabeshima),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研究小組負責人,獲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自從2001年進入世行任職以來,他一直是世行東亞未來經濟日本項目的小組成員。出版作品包括與沙希德·優素福合著的《面臨威脅的亞洲四小龍》、《兩個龍頭:給北京和上海的發展建議》、《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改變亞洲工業格局》。他的研究興趣圍繞東亞經濟發展,尤其是各大公司的創新能力。
第一章 尋求發展
增長:典型事實
獵尋“夸克”因子
新芬愛(Sifire)模式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新芬愛國家如何實現“壓縮”發展
全球化大背景
歷史發展
危機及其影響
經濟投資
學習和創新
創意城市
新芬愛國家的有效舉措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學習型經濟的要素
經濟結構調整
高科技產品出口的發展
教育領域概覽
創新能力
創新驅動因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管理與發展
協調因素
經濟機構
城市網絡的力量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發展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價值
職業教育
保持教育發展
“白手起家”需要付出的努力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新芬愛的發展啟示
務實管理
利用國際市場和通用技術
新芬愛經驗與時俱進
人力資本的質量
非洲國家可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索引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