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些人物在逝去了的民國歷史舞臺上都有一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表演。本書作者朱文楚先生是位統戰系統資深記者,集二十多年采訪積累,以**時間、**手史料撰寫了“張學良與趙一荻幽禁雪竇山的清苦歲月”、“張大千海外播畫揚中華文化”、“錢氏裔孫錢復進諫蔣經國開禁探親”、“蔣介石在大陸*后一位侍衛官的往事漫憶”、“元老級典獄長胡逸民與方志敏的鐵窗緣”、“‘PTT’(怕太太協會)會員胡適博士在西湖煙霞洞與娟表妹愛得回腸蕩氣”、“郁達夫不為人知的結發夫人孫荃”??????作者擷取浙籍和同兩浙山水有著深厚關系一百多位風流人物的吉光片羽,譜寫成這部文史性紀實文學。
內容主要分以下部分:
★蔣氏秘聞:蔣介石侍衛官的往事漫憶、蔣經國“太子軍”后院造反
★鐘山風雨:制裁汪精衛的軍統秘聞、三次策反“西北王”胡宗南始末
★肇始共和:黃賓虹的辛亥革命春秋、白山黑水間曇花一現的“大同共和國”
★民族資本:功不唐捐“火柴大王”劉鴻生、揚名海外“中國大班”韓世昌
★血色記憶:方志敏與典獄長的鐵窗緣、中國遠征軍戴安瀾殉國記
★民間大使:張大千海外播畫揚中華文化,魏風江親炙文壇泰斗泰戈爾
親歷、親見、親聞,“三親史料”,口述實錄。風流、風雅、風月,鐵血時代,風雨如磐。風起云涌的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毫厘之間改變歷史走向;波瀾壯闊的大歷史中的小事件,瞬息之間改寫歷史版圖。
朱文楚,筆名蔣璐、匡垣、崇明等。生于1938年,杭州人。1960年畢業于杭州大學中文系。后相繼擔任浙江人民出版社《東方》文學季刊編輯,《浙江民革報》主編、編委會副主任,《團結報》浙江記者站主任記者、副站長等。已出版《胡適家事與情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軍統興衰實錄:國民黨將領的親歷回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民國人物風流錄》(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等。
劉大同與大同共和國
“桐葉一落天下秋”,武昌首義的狼煙傳到遙遠的黑水白山間,在清王朝發源地,吉林省安圖縣舉起五色義旗,成立“大同共和國”。
黃賓虹的辛亥革命春秋
一代繪畫大師黃賓虹的青年時期正是亞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風起云涌的大時代。聽,他在長江之濱貴池酒樓與譚嗣同慷慨抨擊時政。看,他在徽州古城垣,結社“黃社”,宣傳共和。黃翁早年還是“南社”的中堅社員,《國粹學報》的主筆。
韓世昌:中國大班?總統顧問?慈善家
這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敲牛皮灰的徒工,是如何成為富綽的洋行中國大班?又是如何先后登上孫中山、黎元洪、馮國璋三位大總統顧問的高位?孫中山題贈橫披“博愛”,正是韓氏一生行止的**概括!
中國“火柴大王”劉鴻生傳奇
劉鴻生真是位奇才,創辦實業,不封故步、細大不捐,干一行就干出“大王”業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上海灘的洋行,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霧重慶的官僚資本,對民族資本幾乎都是滅頂之災,但這位“上帝的叛徒”堅持不懈奮斗自己的命運。讀讀劉鴻生傳奇,于今天的創業不是有許多啟示嗎?
胡逸民和方志敏的鐵窗緣
一位是國民革命軍軍法執法官,一位是閩、浙、贛三省蘇維埃主席。一位是為蔣介石造過三座監獄的資深典獄長,一位是叱咤風云的紅軍領導人。《可愛的中國》就是在方志敏就義后,由胡逸民巧妙攜出監獄而面世的。
邱清泉嫡堂弟與張淮南獨生女的紅色婚戀
蔣介石問他的嫡系愛將邱清泉:“怎么你有一個兄弟在浙南鬧事呢?”蔣介石命他的中組部特工總部副主任張沖(淮南)遣返其蘇聯妻子娜丹。邱、張兩家都是浙南雁蕩山里人,這兩家族人共同演繹了一出中國現代史上異彩紛呈的故事。
雪竇山,幽禁張學良**站
蔣介石老家溪口雪竇山山腰,張學良漫長幽禁生活的**站。趙四小姐如何伴度這位愛國將軍清苦歲月?請聽與張學良共處二百四十多個日夜的錢君芷先生娓娓道來。
戴安瀾將軍遠征緬甸抗日殉國記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這是毛澤東主席1942年挽戴安瀾將軍殉國的一首七律《海鷗將軍千古》。但您可能不知道戴將軍的后人與反法西斯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后人還有一段綿綿瓜瓞的故事。
干涸的血泊
1994年,著名作家張抗抗發表了以她母親在抗日戰爭年代一段悲愴繾綣的生活遭遇為題材的中篇小說《非紅》。1997年年底,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紀實片《遲歸的英魂》。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烈士的鮮血干涸了,但干涸的血泊里一個鮮活的形象站起來了。
孫荃,郁達夫的結發夫人
孤魂在南洋,在海外飄蕩……他的故里在中國,富春江畔,滿舟弄里,每逢清明、中元、除夕,一位被他遺棄但仍苦守在故屋里的老婦人一定會燃燭,焚香,祝禱。這位老婦人便是大文豪郁達夫的結發夫人孫荃。
河內,行刺汪精衛
《戴笠自述》有云:“民國二十八年三月二十日,在越南河內,我們因制裁汪精衛,被當局捕去兩位同志……是計劃不周密,以致汪逆漏網,只打死汪的副手曾仲鳴。”原國民黨軍統局機要室中校助理秘書、現浙江省政協委員王紹謙,是制裁汪精衛事件的親歷者。
悲歌花岡,世紀訴訟
“二戰”期間,日本政府、日本本土企業對被虜中國勞工法西斯式敲骨吸髓,駭人聽聞!耿諄與“花岡暴動”的傳奇已流傳了半個多世紀,聞者無不為之義憤填膺。但是故事至今并沒有結束……
蔣經國愛將賈亦斌嘉興起義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結束后,石頭城里的蔣介石計劃籌建三十個新軍,企圖據江抗拒,半分中國。為此,蔣經國把復員青年軍士兵培訓成連排級軍官的重任交給他的愛將賈亦斌。結果呢?“后院起火”了!
廈門要塞,“太子軍”再舉義旗
“太子軍”從國民黨“后院”殺出來,軍事上遭到毀滅性鎮壓。“諦聽雞鳴喜報曉,義火重燃廈門秋”!胡亞力率領剩勇在廈門島虎頭山要塞,舉起義旗,策應解放大軍渡海,攻占廈門。
軍統少將黃康永追隨程潛湖南起義
黃康永(1910—1998),湖南寧鄉人,1935年加入復興社,開始軍統生涯。一個軍統特工是怎樣反正,站到人民一邊去的?本篇以口述形式,自白一位高級資深特工在湖南和平起義中的所思所行。
1949年漢中,孟丙南策反胡宗南記
“西北王”胡宗南在解放戰爭中潰退至漢中。1949年深秋,周恩來指派國共兩黨都有淵源的資深將軍胡公冕到西安,策劃策反胡宗南。執行這一任務的是胡寵愛有加的干女婿孟丙南。于是,秋風肅殺,陳倉古道,秦棧禮遇,蜀棧遭羈,三說古漢壇。孟丙南策反會成功嗎?
胡適和他父親胡鐵花
“人心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此二句作為上下聯,被鐫刻在安徽績溪上莊胡適祖墳墓碑上,為1928年建墳時胡適所手書。那個跌宕的世紀已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回頭看看這位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化名人的故事,真乃“世事重重疊疊山”,大有歷史蒼涼之感。
胡適和他兒女的故事
胡適雖然風流倜儻,但他一直伴著比自己大一歲的小腳糟糠之妻江冬秀,“從一而終”。他沒有非婚生子女,只有和江冬秀的二子一女。這應該是一個美滿的書香之家,那么故事就平淡無奇了?否,否。這里面藏有多少曖昧,多少繾綣,多少無奈,多少悲情呀!
大學者胡適和小腳夫人江冬秀
“胡適大名垂宇宙,小腳夫人亦隨之”,是民國七大軼聞之一。這位力主婚姻自由,反對封建倫理,倡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先生,卻始終維持著這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伴著那位小腳夫人終生,何也?
胡適與曹誠英的煙霞洞之戀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驚破了空山的寂靜/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這是胡適30年代寫北平西山的一首抒情詩《秘魔崖月夜》。那個“心頭的人影”,就是曹誠英。
韋蓮司,一世忠誠于胡適的美國女性
胡適一生當中為眾多女人所傾愛,其中有一位特立獨行、狂狷不羈的美國小姐韋蓮司。她為了胡適一世不嫁人。她的黃昏絕唱,全部胡適書札,寄回江冬秀,是那么感心動耳!
“去日兒童”憶錢復
蔣經國1987年“解嚴”、“開禁”,使得成千上萬的臺灣同胞能夠返回祖國大陸祭祖、掃墓、探親、會友,這件功德無量大事的幕后,誰在鍥而不舍地做工作?
解讀“二夢一秘錄”的作者唐人
50歲以上的讀者大都翻閱過《金陵春夢》這部當年的熱門書。作者唐人是何許人也?他干什么行當?他還寫過哪些書?是否江南悲劇的濫觴,他遭遇過蔣家特務的追殺?
蔣介石在大陸*后一位侍衛官往事漫憶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通稱蔣介石侍從室)是個怎樣的機構?有哪些內幕?老蔣和其兩個兒子的生活情狀怎樣?侍衛官們的職責與待遇如何?本文根據留在大陸的*后一位侍衛官項老先生的口述,披露鮮見于正史的軼聞。
我與蔣經國夫婦在贛南
蔣經國,這位曾經在海峽兩岸都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因為日月春秋如白駒過隙,使得人們對他的印象漸漸淡漠。20世紀30年代末,杜希平隨她的先生曾在贛南和蔣經國暨夫人蔣方良相處過一長段時間。
魏風江:泰戈爾的中國學生,尼赫魯家族的中國友人
20世紀初,印度泰戈爾將其詩集《吉檀迦利》所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獎金悉數用于創辦國際大學。這所大學中唯有一位中國學生,就是由蔡元培派出的魏風江。
張大千海外播畫記
講學大吉嶺(印度),營造“八德園”(巴西),會晤畢加索(巴黎),喬遷“環篳庵”(美國),“摩耶精舍”失明畫廬山(臺北)……都是張大千在世界各地留下的精彩極致的畫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