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設計(第2版)》首先簡要介紹Java語言開發平臺的使用方法以及Java語言的基本語法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然后重點介紹Java小程序的編寫方法,特別是圖形界面組件的使用,還對多線程、異常處理、網絡和數據庫編程等內容逐一進行了介紹。采用案例導入方式,給出大量實例,便于學生模仿學習。
1999年以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加快,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形勢。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等,規范、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同時,社會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認識在不斷加強,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及其培養的重要性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目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學校數、招生數和畢業生數等方面均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的同時,也有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照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培養一批具有“雙師素質”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編寫出一批有特色的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教材;創建一批教學工作優秀學校、特色專業和實訓基地。
為解決當前信息及機電類精品高職教材不足的問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與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分兩輪聯合策劃、組織編寫了“計算機,通信電子及機電類專業”系列高職高專教材共100余種。這些教材的選題是在全國范圍內近30所高職高專院校中,對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策劃產生的。教材的編寫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以吸收盡可能多的優秀作者參與投標和編寫。在此基礎上,召開系列教材專家編委會,評審教材編寫大綱,并對中標大綱提出修改、完善意見,確定主編、主審人選。該系列教材著力把握高職高!爸卦诩夹g能力培養”的原則,結合目標定位,注重在新穎性、實用性、可讀性三個方面能有所突破,體現高職教材的特點。第一輪教材共36種,已于2001年全部出齊,從使用情況看,比較適合高等職業院校的需要,普遍受到各學校的歡迎,一再重印,其中《互聯網實用技術與網頁制作》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先后重印6次,并獲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
教材建設是高等職業院;窘ㄔO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基礎。為此,有關高職院校都十分重視教材建設,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教材編寫,為高職教材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到特而辛勤工作。但高職教材的建設起步時間不長,還需要做艱苦的工作,我們殷切地希望廣大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組織起來,共同努力,編寫出一批高職教材的精品,為推出一批有特色的、高質量的高職教材作出積極的貢獻。
第1章 Java語言概述
1.1 Java的發展歷史
1.1.1 Java的產生
1.1.2 Java的現狀
1.2 Java的特點
1.2.1 結構中立
1.2.2 面向對象
1.2.3 簡單
1.2.4 分布式
1.2.5 健壯
1.2.6 安全
1.2.7 多線程
1.3 Java程序的開發過程與運行環境
1.3.1 Java程序的開發過程
1.3.2 Application與Applet
1.3.3 JDK的安裝與使用
1.3.4 Visual J++ 6.0的使用
實訓一 安裝與熟悉Java開發工具
A.JDK開發工具
B.Visual J++ 6.0集成開發環境
習題一
第2章 Java語言基礎
2.1 一個簡單的例子
2.2 標識符
2.2.1 Java字符集
2.2.2 標識符構成規則
2.2.3 關鍵字
2.3 數據類型
2.3.1 整型
2.3.2 實型
2.3.3 字符型
2.3.4 布爾型
2.4 運算符與表達式
2.4.1 概述
2.4.2 算術運算符
2.4.3 賦值運算符
2.4.4 關系運算符
2.4.5 邏輯運算符
2.4.6 位運算符
2.4.7 條件運算符
2.4.8 類型轉換
2.5 流程控制語句
2.5.1 分支語句
2.5.2 循環語句
2.5.3 break語句
2.5.4 continue語句
2.5.5 其他流程控制語句
2.5.6 程序舉例
實訓二 結構化程序設計
習題二
第3章 類與對象
3.1 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3.1.1 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
3.1.2 對象與類
3.1.3 繼承性
3.1.4 多態性
3.1.5 封裝
3.2 案例
3.3 類的聲明與對象的創建
3.3.1 類聲明的基本語法
3.3.2 類的構造方法與對象的初始化
3.3.3 對象的使用
3.3.4 靜態成員
3.3.5 類內方法的重載
3.3.6 字符串
3.3.7 數組
3.4 繼承
3.4.1 繼承的基本語法
3.4.2 抽象類與抽象方法
3.4.3 接口
3.5 包的使用
3.5.1 包的概念
3.5.2 類的訪問權限
3.5.3 包的定義
3.6 編程實例
實訓三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習題三
第4章 圖形界面
4.1 圖形界面的輸出
4.1.1 案例
4.1.2 Applet基礎
4.1.3 Java的圖形坐標系統
4.1.4 字形和顏色的設置
4.1.5 圖形圖像的輸出
4.1.6 動畫的實現
4.2 事件的處理
4.2.1 實例
4.2.2 Java語言事件處理的一般方法
4.2.3 鼠標的響應
4.2.4 鍵盤的響應
4.3 圖形用戶界面設計
4.3.1 java.awt包
4.3.2 事件的響應
4.3.3 常用的組件
4.3.4 布局管理器
4.4 編程實例
實訓四 圖形用戶界面的實現
習題四
第5章 多線程
5.1 案例
5.2 線程的概念
5.2.1 線程與多線程
5.2.2 進程與線程
5.2.3 線程的優先級與類別
5.2.4 線程的狀態與生命周期
5.3 多線程的實現方法
5.3.1 線程類Thread
5.3.2 繼承Thread類
5.3.3 實現Runnable接口
5.4 線程的同步與死鎖
5.4.1 同步的概念
5.4.2 synchronized方法
5.4.3 synchronized塊
5.4.4 線程的死鎖
實訓五 多線程程序設計
習題五
第6章 異常處理
6.1 異常的概念
6.1.1 案例
6.1.2 異常處理
6.2 Java語言異常的處理
6.2.1 try-catch塊
6.2.2 異常的拋擲
6.2.3 實例
6.3 異常的類型
6.3.1 Java異常類層次
6.3.2 創建自己的異常類
實訓六 處理并創建異常
習題六
第7章 輸入/輸出
7.1 流和文件
7.1.1 流
7.1.2 文件
7.2 基本輸入/輸出類
7.2.1 InputStream類
7.2.2 OutputStream類
7.2.3 PrintStream類
7.2.4 其他常用流類
7.3 文件的輸入/輸出
7.3.1 FileInputStream類
7.3.2 FileOutputStream類
7.3.3 RandomAccessFile類
7.3.4 File類
7.4 編程實例
實訓七 輸入/輸出的實現
習題七
第8章 網絡編程概述
8.1 概述
8.1.1 網絡技術基礎 28.1.2 網絡編程的基本方法
8.2 URL編程
8.2.1 URL的概念
8.2.2 URL類
8.2.3 URLConnection類
8.2.4 實例
8.3 Socket編程簡介
8.3.1 TCP Socket編程
8.3.2 UDP Socket編程
8.3.3 實例
實訓八 用Java實現網絡通信
習題八
第9章 JDBC編程技術
9.1 JDBC概述
9.1.1 JDBC的概念
9.1.2 JDBC URL
9.1.3 JDBC-ODBC橋
9.2 使用JDBC開發數據庫應用
9.2.1 一個完整的例子
9.2.2 一般步驟
9.2.3 JDBC相關類介紹
實訓九 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
習題九
參考文獻
計算機作為一種通用工具,與人類歷史上發明的各種工具相比,一個突出的不同就是可以編程控制,通過執行不同的程序,計算機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程序是計算機能夠執行的指令序列,程序員可以使用不同的程序設計語言來編寫程序,其中有一些語言計算機能夠直接識別,而另一些程序設計語言需要經過翻譯才能為計算機所執行。
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經歷了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到高級語言的歷程。
1)機器語言
計算機所使用的是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數,計算機發明之初,人們只能使用一串串由“0”和“l”組成的指令序列來編寫程序,這種語言稱為機器語言。機器語言難以使用,程序調試修改十分困難。而且,由于不同型號計算機的指令系統往往不同,在一臺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序,要想在另一臺計算機上執行,必須另編程序,造成了重復工作。
2)匯編語言
針對機器語言的缺點,人們進行了一種有益的改進,采用一些類似于英語單詞的縮寫代替計算機的各種二進制指令,如“ADD”代表加法,“MOV”代表數據傳遞等等。這樣一來,程序變得易了理解和維護。這些縮寫便構成了基本的匯編語言。用匯編語言編寫的程序不能直接由計算機執行,需要一個翻譯程序將這些符號翻譯成二進制的機器語言,這種翻譯程序被稱為匯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