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第2版)》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介紹了證券市場、股票、債券、投資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知識,重點講述了有價證券定價、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公司分析、技術分析、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和證券組合管理等。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第2版)》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的證券投資理論和方法,以理論分析為基礎,選用許多案例,貼近于中國證券市場。內容全面,體系完整,可作為大專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其他專業選修課教材,還可作為一般證券投資者系統學習的書籍。
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貫徹《高等教育法》與《職業教育法》、實現《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其《實施意見》所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的重要環節;也是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調整高等教育結構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年輕的高等職業教育以自己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打破了高等教育界傳統大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在適應現代社會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實施高等教育大眾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受到重視,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不久,從1980年開始,在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中心城市就先后開辦了一批職業大學。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要建立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教育體系,并與普通教育相溝通。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從法律上規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正面臨著很好的形勢和機遇:職業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校正在積極發展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部分民辦高校也在試辦高等職業教育;一些本科院校也建立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發展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探索。國家學位委員會1997年會議決定,設立工程碩士、醫療專業碩士、教育專業碩士等學位,并指出,上述學位與工程學碩士、醫學科學碩士、教育學碩士等學位是不同類型的同一層次。這就為培養更高層次的一線崗位人才開了先河。
1 概論
1.1 證券與證券市場
1.2 證券市場參與者
1.3 證券投資概述
2 股票
2.1 股份有限公司
2.2 股票的特征與類型
2.3 普通股票與優先股
2.4 我國現行的股票類型
3 債券
3.1 債券概述
3.2 公債
3.3 金融債券與公司債券
3.4 國際債券
4 證券投資基金
4.1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4.2 基金的費用和基金資產的估值
4.3 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托管人
4.4 基金投資限制
5 金融衍生工具
5.1 金融期貨與債權
5.2 可轉換債券
5.3 其他衍生工具
6 證券的價格、收益和風險
6.1 證券價格和價格指數
6.2 證券投資的收益和風險
7 有價證券的價值評估
7.1 證券估價的一般模型
7.2 債券價值的評定
7.3 股票價值的評定
7.4 投資基金的價值評估
7.5 可轉換證券的價值估計
8 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
8.1 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8.2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內容
9 行業分析
9.1 行業概念和分類
9.2 行業一般特征分析
9.3 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和行業投資選擇
10 公司分析
10.1 公司財務分析
10.2 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增長性分析
11 技術分析
11.1 證券技術分析概述
11.2 技術分析理論
11.3 主要技術指標
12 市場有效性理論
12.1 隨機漫步與有效市場假定
12.2 有效市場假定的形式
12.3 有效市場假定對投資政策的含義
12.4 事件研究
13 證券組合管理
13.1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13.2 傳統的證券組合管理
13.3 現代證券組合理論
二是書面特征,即必須采取書面形式或與書面形式有同等效率的形式,并且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進行書寫或制作,載明有關法規規定的全部必要事項。證券按其性質不同可分為憑證證券和有價證券。
憑證證券又稱無價證券,是指本身不能使持券人或第三者取得一定收入的證券。它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證據書面憑證,如借據、收據等;另一類是某種私權的合法占有者的書面憑據,即占有權憑據,如購物券、供應券等。
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持券人有權按期取得一定收入并可自由轉讓和買賣的所有權或債權憑證。這類證券本身沒有價值,但由于它代表著一定量的財產權利,持有者可憑此直接取得一定量的商品、貨幣,或取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因而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和流通,客觀上具有了交易價格。影響有價證券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預期收入和市場利率,因此,有價證券價格實際上是資本化了的收入。
有價證券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所謂虛擬資本是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并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的收益的資本。虛擬資本是一種獨立于實際資本之外的一種資本存在形式,本身不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虛擬資本不僅在質上區別于實際資本,而且在量上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虛擬資本的價格總額總是大于實際資本額,其變化并不反映實際資本額的變化。
有價證券是分配和籌措資金的手段。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歷程看,有價證券的正常交易起著自發地分配貨幣資本的作用。通過有價證券發行,可以吸收社會上的閑置的貨幣資本作為長期投資分配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從而優化資源配置。當然,由于有價證券的價格受主客觀及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導,經常會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引起資本市場的虛假供求和混亂局面,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有價證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有價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和資本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