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共分六章,主要介紹了機械精度設計的基本概念、精度設計的基本原理、精度設計的基本步驟、精度設計的原則和一般方法。《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還論述了幾何量精度檢測的基本理論,包括計量單位、測量器具、測量方法、測量誤差及測量數據處理技術。書后附有學習指導和練習。《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可作為機械專業的本科生和高職高專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機械設計和精度檢測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貫徹《高等教育法》與《職業教育法》、實現《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其《實施意見》所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的重要環節;也是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調整高等教育結構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年輕的高等職業教育以自己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打破了高等教育界傳統大學一統天下的局面,在適應現代社會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實施高等教育大眾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受到重視,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不久.從1980年開始,在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中心城市就先后開辦了一批職業大學。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要建立從初級到高級的職業教育體系,并與普通教育相溝通。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從法律上規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正面臨著很好的形勢和機遇:職業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校正在積極發展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部分民辦高校也在試辦高等職業教育;一些本科院校也建立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發展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探索。國家學位委員會1997年會議決定,設立工程碩士、醫療專業碩士、教育專業碩士等學位,并指出,上述學位與工程學碩士、醫學科學碩士、教育學碩士等學位是不同類型的同一層次。這就為培養更高層次的一線崗位人才開了先河。
高等職業教育本身具有鮮明的職業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在改革課程體系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努力加強教材建設。但迄今為止,職業特點和需求的教材卻還不多。由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揚州職業大學、彭城職業大學、沙洲職業工學院、上海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上海交通大學技術學院、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科、江陰職工大學、江南學院、常州技術師范學院、蘇州職業大學、錫山職業教育中心、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濰坊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百余所院校長期從事高等職業教育、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共同編寫的《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將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等陸續向讀者朋友推出,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好事,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并向參加編寫的全體教師表示敬意。
高職教育的材料面廣量大,花色品種甚多,是一項浩繁而艱巨的工程,除了高職院校和出版社的繼續努力外,還要靠國家教育部和省(市)教委加強領導,并設立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基金,以資助教材編寫工作,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高職教育以培養一線人才崗位與崗位群能力為中心,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并重,二者密切結合。我們在這方面的改革實踐還不充分。在肯定現已編寫的高職教材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有關學校和教師要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和實訓計劃,加以靈活運用,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必要的充實、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1 緒論
1.1 機械精度設計概述
1.2 機械精度設計原則
1.3 幾何精度設計的主要方法
1.4 幾何量的檢測
1.5 標準化
2 幾何量精度
2.1 概述
2.2 線性尺寸精度
2.3 角度尺寸精度
2.4 形狀和位置精度
2.5 公差原則
2.6 表現精度
3 典型結合和傳動的精度設計
3.1 光滑圓柱結合的精度設計
3.2 滾動軸承結合的精度設計
3.3 圓錐結合的精度設計
3.4 鍵、花鍵結合的精度設計
3.5 螺紋結合的精度設計
3.6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精度設計
4 尺寸鏈基礎
4.1 概述
4.2 尺寸鏈的建立與分析
4.3 用完全互換法解尺寸鏈
4.4 用大數互換法解尺寸鏈
4.5 用其他方法解裝配尺寸鏈
5 精度檢測的基本概念
5.1 概述
5.2 計量單位與量值傳遞
5.3 測量器具與測量方法
5.4 測量誤差
5.5 測量數據的處理
6 機械精度檢測技術
6.1 長度尺寸檢測
6.2 角度和錐度的檢測
6.3 形狀和位置誤差的檢測
6.4 表現粗糙度檢測
6.5 螺紋檢測
6.6 圓柱漸開線齒輪的檢測
6.7 新技術的應用
附表
附錄 學習指導
參考文獻
三坐標測量機附件的品種繁多,規格各異,包括圓工作臺、分度頭、顯微鏡、繪圖儀、各種測頭等,可根據需要配置。測頭是測量機的關鍵部件,對于測量機的功能、精度和效率的影響很大。測頭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一般為機械、光學、電氣結構。測頭的配備隨測量機型號而異。
2)測量與控制系統
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與控制系統主要是由電子計算機實現的。三坐標測量一般采用手動和自動兩種形式。計算機不僅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而且還可以驅動測量機進行自動測量。比較完整的控制系統如圖6-61所示。
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軟件一般有:
(1)定位與測量運動控制程序。控制程度可使測量機按規定的方向和規定的坐標位置,以一定的速度運動,以一定的精度定位。可以對三個方向的速度、加速度、矢量進行控制、計算并發出指令。
(2)自動測量與數據處理程序。這個程序可用來控制測頭的位置并進行紀錄,進行測量數據的處理與計算、坐標系的建立與轉換、測量工具的校準等。
三坐標測量機的位置測量系統對測量精度的影響較大,一般都采用自動發訊的數字式連續位移系統,如感應同步器、光柵、光電脈沖發生器、磁尺、編碼器和激光干涉儀等。
3)三坐標測量機的應用
三坐標測量機比傳統的測量儀器多了一、二個坐標,使測量對象更廣泛,它已經成為有些加工機床不可缺少的伴侶。例如它能卓有成效地為數控機床制備數字穿孔帶,而這種工作由于加工型面愈來愈復雜,用傳統的方法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它與數控“加工中心”相配合,已具有“測量中心”之稱號,特別適用于測量箱體類零件的孔距和面距,更適用于測量模具、精密鑄件、電子線路板、汽車外殼、發動機零件、凸輪以及飛機型體等帶有空間曲面的零件。
三坐標測量機不僅可對具有復雜型面的零件進行實物程序編制,甚至還可以對整機繪制出設計圖。例如,新型飛機設計模型經風洞試驗合格后,需由人工繪制成圖.工作量大,難度高,從反復定型到出圖要相隔很長的時間,這在軍事戰略上是很不利的。三坐標測量機配有帶有繪圖設備及繪圖軟件的計算機,可通過對模型的測量得到整體外形的設計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