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研究與應用》由周詩彪、肖安國、莊永兵、王云所著,本書綜述了支化和功能化聚乙烯,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制備與應用、星形聚合物的制備與自組裝行為、生物可降解聚合物、UV固化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與表征及應用、高分子材料分子模擬技術、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耐熱性高分子(芳雜環聚合物)等方面的內容。本書緊扣高分子材料在這幾個方面的科學發展前沿,同時結合作者多年的科研成果和體會。
《高分子研究與應用》可作為高分子相關學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高分子材料研究人員參考。
第一章 支化和功能化聚乙烯 1.1 引 言 1.2 用Pd、Ni催化劑合成支化聚乙烯 1.2.1 聚合機理 1.2.2 聚合物支化結構的控制 1.3 支化聚乙烯的改性 第一章 支化和功能化聚乙烯 1.1 引 言 1.2 用Pd、Ni催化劑合成支化聚乙烯 1.2.1 聚合機理 1.2.2 聚合物支化結構的控制 1.3 支化聚乙烯的改性及功能化 1.3.1 乙烯與極性單體的共聚合 1.3.2 支化聚乙烯接枝或嵌段共聚合 參考文獻第二章 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制備與應用 2.1 引言 2.2 多孔聚苯乙烯類微球的合成 2.2.1 MPPS微球的制備 2.2.2 HCLPS的合成 2.3 孔結構形成機理 2.3.1 MPPS的孔結構形成機理 2.3.2 HCLPS的孔結構形成機理 2.4 合成條件對孔結構的影響 2.4.1 合成條件對MPPS孔結構的影響 2.4.2 合成條件對HCLPS孔結構的影響 2.5 多孔聚苯乙烯類微球的應用 2.5.1 在慣性約束核聚變中的應用 2.5.2 在制備磁性復合材料中的應用 2.5.3 在儲氫中的應用 2.5.4 在催化劑載體中的應用 2.5.5 含陽離子染料廢水的處理 2.5.6 其他應用 參考文獻第三章 星形聚合物的制備與自組裝行為 3.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 3.1.1 先臂后核(arnl-first) 3.1.2 先核后臂(core-firs) 3.2 星形聚合物的自組裝 3.2.1 星形均聚物的自組裝研究進展 3.2.2 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自組裝研究進展 3.2.3 星形雜臂聚合物的自組裝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第四章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4.1 前言 4.2 生物材料的分類 4.2.1 生物醫用金屬材料 4.2.2 生物醫用無機非金屬材料 4.2.3 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4.2.4 生物衍生材料 4.2.5 生物醫用復合材料 4.3 聚乳酸生物材料 4.3.1 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合成 4.3.2 聚乳酸生物材料的應用 4.3.3 聚乳酸生物材料存在的缺點以及改性方法 參考文獻第五章 UV固化研究 5.1 UV固化原材料體系 5.1.1 低聚物 5.1.2 光活性單體 5.1.3 光引發劑 5.1.4 其他助劑 5.2 UV樹脂的合成 5.2.1 聚氨酯丙烯酸酯 5.2.2 松節油聚氨酯丙烯酸酯 5.2.3 多官能度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5.2.4 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5.2.5 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樹脂 5.2.6 三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5.2.7 丙烯海松酸聚氨酯丙烯酸酯(松香基聚氨酯丙烯酸酯) 5.2.8 雙環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 5.2.9 環氧丙烯酸酯(EA) 5.2.10 水性環氧丙烯酸酯 5.2.11 異氰酸酯改性環氧丙烯酸酯 5.2.12 低黏度雙酚F環氧丙烯酸酯 5.2.13 聚氨酯改性環氧丙烯酸酯 5.2.14 聚酯丙烯酸酯 5.2.15 松香基聚酯丙烯酸酯 5.3 UV固化工藝及設備 5.3.1 UV固化工藝 5.3.2 UV固化設備 5.4 UV固化工藝技術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5.4.1 UV固化涂料 5.4.2 UV固化油墨 5.4.3 UV固化膠黏劑 5.4.4 UV印刷技術 5.4.5 UV固化技術應用的未來展望參考文獻第六章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與表征及應用 6.1 超支化聚合物簡介 6.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6.2.1 合成方法 6.2.2 幾種典型的超支化樹脂的合成 6.3 超支化聚合物的表征 6.3.1 結構及結構表征 6.3.2 性能特點及表征 6.4 應用 6.4.1 黏度調節劑 6.4.2 交聯劑 6.4.3 涂料 6.4.4 藥物緩釋劑 6.4.5 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增韌劑 6.4.6 染料助劑 6.4.7 聚合物薄膜 6.4.8 可降解超支化聚合物 6.4.9 導電聚合物和電發光 6.4.10 納米材料的反應池 參考文獻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分子模擬技術 7.1 分子模擬方法 7.1.1 分子模擬方法介紹 7.1.2 四種分子模擬方法的比較 7.2 高分子模擬中的常用力場 7.2.1 COMPASS力場 7.2.2 CFF力場 7.2.3 CVFF力場 7.2.4 通用力場 7.3 分子模擬技術的應用 7.3.1 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關系 7.3.2 模擬聚合反應及其工藝 7.3.3 高分子共混體系的分子模擬 7.3.4 聚合物界面研究 7.3.5 樹狀高分子的研究 7.3.6 高分子材料老化表征 7.3.7 新型聚合物設計 參考文獻第八章 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 8.1 導電高分子材料 8.1.1 定義 8.1.2 發現 8.1.3 高分子導電機理及結構特征 8.1.4 分類 8.1.5 導電高聚物物理化學性能 8.1.6 材料導電性的表征 8.1.7 常見導電聚合物 8.1.8 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 8.1.9 應用 8.2 聚合物發光材料 8.2.1 發光機理 8.2.2 聚合物發光材料種類 8.2.3 主鏈連有功能基團的聚合物發光材料 8.2.4 側鏈連有功能基團的聚合物發光材料 8.2.5 聚合物光電材料發光波長和效率的組成和結構調控 參考文獻第九章 耐熱性高分子(芳雜環聚合物) 9.1 耐熱性高分子 9.1.1 耐熱性高分子的特點 9.1.2 耐熱性高分子的種類 9.1.3 耐熱性高分子的化學熱穩定性和物理耐熱性 9.1.4 耐熱高分子的結構設計規律 9.2 芳雜環聚合物 9.3 聚酰亞胺 9.3.1 聚酰亞胺的發展 9.3.2 聚酰亞胺的優異性能及應用 9.3.3 合成 9.3.4 聚酰亞胺的分類 9.3.5 加聚型聚酰亞胺的結構與性能 9.3.6 縮聚型聚酰亞胺的聚集態結構 9.4 聚苯并嗯唑的結構、性能及研究進展 9.4.1 苯并惡唑及其結構特性 9.4.2 芳香聚苯并嗯唑的結構與性能 9.5 主鏈含苯并惡唑的聚酰亞胺 9.5.1 探索新的合成路線及制備工藝 9.5.2 聚(苯并惡唑一酰亞胺)的結構、性能及重排轉變機理研究 9.5.3 聚(苯并嗯唑一酰亞胺)在新材料領域中的應用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