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建筑的理論與技術》回顧了可持續建筑的發展歷史,介紹了可持續建筑設計的基本理論和設計方法,并對綠色建造適宜技術與新設計案例進行了梳理。《可持續建筑的理論與技術》可對建筑師、規劃師、景觀師、暖通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從事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和可持續理念設計提供參考,也可用于這些專業的課程教學。
第一章 緒論
1.1 從建筑的起源談起
1.2 最出色的建筑師
1.2.1 沒有建筑師的建筑
1.2.2 穴居與巢居
1.2.3 世界民居
(1)因紐特人冰屋
(2)捕風塔
(3)馬鞍形屋頂民居
1.2.4 中國民居
(1)蒙古包
(2)窯居
(3)其他民居
1.3 地球的挑戰
1.3.1 通天塔理想
1.3.2 增長的極限
1.3.3 氣候變化
1.4 建筑界的行動
1.4.1 可持續發展理念
1.4.2 可持續建筑
1.4.3 綠色建筑
1.5 綠色建筑的原則
1.5.1 因地制宜
1.5.2 適宜技術
1.5.3 適當需求
1.5.4 全生命周期理念
(1)3R理念
(2)生命周期評估
第二章 氣候、建筑、人
2.1 溫室效應
2.1.1 地球的溫室效應
2.1.2 建筑業減排途徑
2.1.3 玻璃的溫室效應
2.2 城市熱島效應
2.2.1 形成機理
2.2.2 熱島強度
2.2.3 城市熱島的危害
2.2.4 評價指標
(1)濕球黑球溫度WBGT(Wet-Bulb Globe.Temperature)
(2)標準有效溫度SET*
2.2.5 透水地面
(1)透水地面的作用
(2)透水地面的主要形式
(3)透水路面磚
(4)透水性混凝土
(5)雨水貯集
2.2.6 城市綠化
(1)綠化對改善熱環境的作用
(2)立體綠化
(3)都市農業
(4)屋頂綠化的構造技術
2.3 生物氣候學
2.3.1 生物氣候學
2.3.2 生物氣候圖
2.4 建筑適應氣候
2.4.1 建筑形態
(1)強調保溫防寒的形態
(2)強調防熱的形態
2.4.2 氣候梯度與氣候緩沖區
2.4.3 可控性與可變性
2.5 人體熱舒適
2.5.1 人體的熱平衡
(1)熱平衡方程
第三章 自然降溫與通風
第四章 太陽能利用
第五章 建筑遮陽
第六章 圍護結構
第七章 建筑幕墻
第八章 可持續建筑理念的實踐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