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編著的《芥川龍之介中短篇小說集(全譯本)(精)/世界文學名著典藏》是世界中短篇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歷經時光沉淀的作品,帶給心靈一生的溫暖。作者關注現實,尤其側重反映勞苦民眾的生活。總體風格是短小精悍,視角獨特,情節新奇,文筆冷峻。
芥川龍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在短暫的一生中,共創作了150余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丑惡現象,文筆冷峻,語言簡潔有力,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蜘蛛之絲》等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經典之作。
猴子
三個窗
蜘蛛之絲
鼻子
羅生門
秋
袈裟與盛遠
藪中
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
手巾
河童
附錄一 中國游記
附錄二 *筆
那也全不是別人的罪。我用著我自己的口,公然地說出了的。“把渡殺卻了吧”——我一想把口貼近她的耳這樣地囁嚅時的事,連我自己也疑心是已發了瘋么,然而我卻這樣地囁嚅了。一面想總不至說出的,但卻也競咬緊牙齒,囁嚅了地說了。我究竟為什么愿意說出了的,即到現在追想追想看,卻無論怎樣總也不能明白。然而若要牽強地想起來,想是為著愈輕蔑這女人,為著愈覺得這女人可憎,我便不禁愈想要加以凌辱了。若要達到這凌辱的目的,實在怕沒有比殺卻了袈裟賣弄自己恩愛的丈夫渡左衛門,且使她不論愿否,承諾了這個陰謀,*適合的事;所以我完全和一個被惡夢所襲擊的人一樣,競無理地,把這自己不愿做的殺人的事居然向這女人勸說了的吧。倘以為我說出殺渡一事的動機,單單靠著上述的這些是不充分的,那么后來怕有一種凡人所不知的力,誘引了我的意志,而陷入到邪道的吧。除此而外,實在也不能有別的解釋。總之我卻執著很深地三番四復把同樣的事,在袈裟耳畔囁嚅著說了。 這么一說,袈裟遲延了片刻,突然地正想要抬起頭來的當兒,卻很率直地說了承認我這計謀的答復。然而我對于這答復的輕易真感到意外萬分了。看一看袈裟的臉龐,競有了一種從前未曾見過的不可思議的光輝存蓄在她的眼里。奸婦!我立刻感到了這二字。同時*有一種近乎失望的心情,突然間把這陰謀的恐怖,在我眼前展開了。其問那女人淫亂的、凋殘的容色的可厭,*始終凌辱著我。這原也用不著特別細說的。真的,假如做得到的話,我極愿在那時,當場便破了這一個密約。而且也極愿大大地羞辱這不貞的女人一番呢!這樣一來縱使我戲弄了這女人,然而在義憤之后,我的良心也許能找到一個避難所吧。但為什么我終于沒有那樣的余裕呢?完全看透我的心情似的,急遞間變了表情的——她凝視著我的眼兒的時分——我正直地自白,——我之所以陷入到去結那限定日期時刻謀殺渡的約的難境,實在是因了恐怖著萬一我不做這事,袈裟定要對我復仇的緣故吧。非特如此,這恐怖現在還依然深深地捕捉著我的心呢!若有笑我膽怯的,也只得由他去笑。那實在也只是不曉得那時的袈裟的人,才會這樣說吧。“假如我不殺渡,即使袈裟不去自己下手,怕我自己必為袈裟所殺的。與其那樣,我還不如去殺卻了渡吧。”當我看著那女人號泣著而沒有眼淚的眼兒的時候,我*望似的這樣地想。 當我發了誓言之后,我看到袈裟在那蒼白的顏面上皺著片靨,依然笑著的樣子,我的恐怖豈不是暗暗地已經證實了么? 呀!呀!我為著這可詛咒的密約,在污損的上面,在污損的心的上面,現在又要加上一重殺人罪了。假如逼迫到了今夜,破了這約——這也是我所不能堪的。一則為了誓言在先,還有一個可說是我怕著復仇。然而這也并不是虛言,但此外*有什么?究竟是什么呢?逼迫著我,這膽怯的我去殺無罪的人的那一種偉大的力,究竟是什么呢!我實在不明白。但是雖然——不明白,也許——否,決沒有那樣的事。我輕蔑著那女人,恐怖那女人,憎惡那女人,然而此外,怕就是為著我依然,依然還愛著那女人的緣故吧。 盛遠繼續徘徊著再也不開言了。月明。何處歌唱著“今樣”的謠曲? P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