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模型與策略》收錄了南京曉莊學院地理科學學院人文地理學科梯隊的專家、學者近幾年來在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論文,涉及的內容包括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理論,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機制與模型,區域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區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領域,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模型與發展策略,既有理論上的研究,也有實證上的分析。
理論研究
可持續發展:21世紀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
人地協調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美學解釋
知識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知識產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可持續化及其實現途徑
略論區域社會可持續發展
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述評
區域可持續發展創新研究
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創新
人地協調論與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當代國外環境倫理觀點剖析
區域形象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淺談區域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及政策
機制與模型研究
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運行的機理分析
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動力機制
蘇錫常地區整合及其協調機制研究
蘇錫常地區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構建
江蘇省城市人居環境空間差異定量評價研究
數理統計方法在河南地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分區研究中的應用
江蘇沿江地區產業協調發展研究
江蘇長江干流飲用水源地生態安全評價與保護研究
基于地籍信息系統的城鎮土地利用現狀圖的編制及應用
區域經濟預測方法新探:交錯滾動預測法
南京市經濟增長模型及預測
區域規劃中的系統工程研究
港口布局中的岸線資源評價與生態敏感性分析——以長江干流南京段為例
江蘇省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的測算研究
上海市寶山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模預測
策略研究
知識經濟背景下西部大開發的基本思路
江蘇沿海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江蘇省循環經濟發展探討
江蘇沿海地區工業化現狀與路徑選擇
蘇錫常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思路研究
蘇錫常知識產業可持續發展初探
理性思考蘇錫常都市圈生態建設
蘇錫常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南京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進程與對策研究
南京城市綠化的地域文化內涵及其發展方向
南京市農業旅游發展研究
大城市邊緣區旅游農業發展探討一以南京市為例
欠發達地區特色農業發展探討——以江蘇蘇北地區為例
西部生態環境建設與東部發展
野菜的經濟利用和產業化發展——以江蘇省為例
新時期農業發展創新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重視構建江蘇省“開放型”資源供給體系的探討
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產業化地域類型與發展研究
江蘇沿江地區專業化小城鎮地域類型與發展研究
論江蘇沂淮江產業帶建設中區域形象問題
《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模型與策略》:
自20世紀60年代初,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重心開始轉向服務業。服務業在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全球產業結構呈現出“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總趨勢,越來越多服務業部門采用信息科學技術手段,帶有知識技術密集性特征,因此,有學者提出“現代服務業”概念。現代服務業是與傳統服務業相對應的概念,具有高技術性、知識性、新興性等基本特性,主要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理念發展起來的、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行業。現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成為衡量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根據世界經濟發展一般規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伴隨經濟發展將不斷提高,目前,發達國家已達60%~70%,其中美國已高達75%以上,中等收入國家在50%~60%之間。我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基于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和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需要,我國提出要加快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