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藏在影子下的人,一群生存在陽光下的影子;他們永遠不會回頭,也永遠不可能回頭。在歷史的舞臺上他們演完這場無聲的獨鼉劇之后,便悄然無聲地謝幕,然后,轉身,離去。他們——刺客!那些本注定是歷史中的無名小卒,卻借著堅毅與兇狠、果敢與殘忍、正義與陰謀、豪氣與沖動,或使王侯將相斃命,或讓政治領袖斷魂,或致圣徒哲人歸西,從而一躍為歷史的主角,稍千古罵名。或受萬民敬仰,終付笑談中。
王永忠,東南大學人文學院講師,授西方文化史等課程,通英、法、意、西等語言。著譯作有《西方旅游史》、《維基黑客阿桑奇》、《馬基雅維里全集·佛羅倫薩史》等。三次獲得東南大學十大“我最喜愛老師”稱號。
第四篇 現代(20世紀)
第二十一章 擊斃伊藤博文的義士安重根
第二十二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與一戰爆發
第二十三章 “丈夫不生還”之尹奉吉
第二十四章 死于冰斧之下的托洛斯基
第二十五章 圣雄殞命
第二十六章 肯尼迪遇刺之謎
第二十七章 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之死
第二十八章 列儂遇刺30周年祭
第二十九章 金載圭的鴻門宴
第三十章 拉賓之死與巴以和談
第二十六章肯尼迪遇刺之謎也許在所有20世紀所發生的刺殺案中,就其震驚世界的影響而言,沒有任何一宗超過肯尼迪遇刺案(John F.Keruledv Assassination)。發生于1963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12點30分的刺殺案立刻讓美國人失去了他們所愛戴的總統。此外,此案還存在著眾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疑團,就在案發兩天后(24日),刺殺肯尼迪的嫌疑犯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被轉移關押途中,在重重警衛和媒體的眾目睽睽之下,竟然被一名叫杰克·魯比(Jack Ruby)的男子槍殺,事后魯比又在關押期間死亡。
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出身豪門,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論,肯尼迪家族都是美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家族。肯尼迪祖上是愛爾蘭移民,1848年,愛爾蘭發生大饑荒,沒有辦法糊口的饑民紛紛移民來到美國,肯尼迪的曾祖父也逃到了波士頓。
祖父生于1862年,并開始了創業生涯,從開酒吧起步,后從事銀行業,同時當選了馬薩諸塞州議員。父親老約瑟夫·P·肯尼迪(Joseph P.Kennedy S L)于1888年生于波士頓,哈佛大學畢業后從事銀行業,業務涉及信托業、股票業、造船業、娛樂業等,同時也涉足政治,曾任美國駐英國大使,在美國政經界根基很深。老肯尼迪于1914年10月結婚,共育有子女九人,四男五女,約翰·肯尼迪是次子。據1960年的美國《財富》(Fortune)雜志估算,肯尼迪家族以當時的資產論,列為美國第十二大家族,但這個家族的發跡史也充滿著神話式的“美國夢”。
約翰·肯尼迪自幼就讀名校,后入哈佛大學。
1937-1939年期間,多次周游歐洲列國,對于德國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擴張勢頭有著清醒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