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卷》選文20篇,除沃爾夫林、潘諾夫斯基、夏皮羅、貢布里希、彼得·比格爾、阿瑟·丹托的舊文6篇外,其余均為新譯。這些新譯中多有國內第一次介紹的學者及其代表作。此卷基本上代表了編者對國內已有的外國美術史研究水平的認知,也代表了編者對國外美術史(特別是美術理論與美術批評)的最近進展的認知水平。編者還撰寫了約15萬字的“導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文章作者的生平、學術地位,及其論文的背景、主要論點等。可作為美術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文獻閱讀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外國美術研究者的參考資料。
經典文獻是學科之基礎,研習者必從此問途。經典文獻之目錄明,則學科之高度明、梗概見;不明,則學科面目終究模糊不清。有感于此,我社特編輯出版“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系”,邀請國內藝術學各領域具代表性之學術中堅,選編藝術學各分枝學科經典文獻,配以詳盡的導論與導讀,以展示各領域學術研究所達之境界,引領各學科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不惟明曉本學科的傳統及前沿,而且領略相關學科之勝概。對從事各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而言,這也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文獻。
導論
一、圖像學、藝術的社會史
1.作為人文學科的藝術史…………………………………潘諾夫斯基(曹意強譯)
2.另類準則…………………………………………………列奧·施坦伯格(新譯)
3.現代生活的畫像……………………………………………T·J·克拉克(新譯)
4.再見了,現代主義…………………………………………T·J·克拉克(新譯)
5.藝術的社會史:模式及其概念…………………………本雅明·布赫洛(新譯)
二、精神分析、風格理論與視知覺理論
6.現代主義中的精神分析及其方法 …………………………哈爾·福斯特(新譯)
7.論風格 ………………………………………邁耶·夏皮羅(張戈譯、楊思梁校)
8.心理學和風格之謎…………………………………………貢布里希(范景中譯)
9.知覺的懸置 ………………………………………………喬納森·克拉利(新譯)
10.塞尚的《松石圖》………………………………………喬納森·克拉利(新譯)
三、形式主義、現代主義
11.藝術史的基本概念…………………………………………伍爾夫林(潘耀昌譯)
12.塞尚的靜物畫…………………………………………………羅杰·弗萊(新譯)
13.現代主義繪畫……………………………………… …………格林伯格(新譯)
14.對格林伯格現代主義還原論與極簡主義的雙重批判…………弗雷德(新譯)
15.形式主義與結構主義…………………………………伊夫-阿蘭·博瓦(新譯)
四、前衛藝術、后現代主義
16.前衛與庸俗………………………………………………………格林伯格(新譯)
17.先鋒派對藝術自律的否定……………………………彼得·比格爾(高建平譯)
18.新前衛與文化工業………………………………………本雅明·布赫洛(新譯)
19.后結構主義與解構………………………………………羅莎琳·克勞斯(新譯)
20.現代、后現代與當代……………………………………阿瑟·丹托(王春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