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共收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格言聯璧》五篇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傳統蒙學讀物。《三字經》相傳為南宋進士王應麟撰,自宋以后,家喻戶曉,文中既講教與學,又講禮儀規范和名物,旁及歷史和發憤求知的典故。“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成了人們多年傳誦的格言。《百家姓》成于宋朝,全文把四百三十八個姓氏輯為四言韻文,既便于誦讀,也容易記憶,為雅俗所共賞。《千字文》則是梁武帝時周興嗣所編。相傳梁武帝令人拓取王羲之的墨寶一千個字,命周興嗣編綴成文。全文不但對仗工整,條理貫穿,且文采斐然,被稱為才子奇書,千百年來流傳不廢。《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對有心學習古典詩詞的朋友們來說稱得上是手邊必備的參考書之一。《格言聯璧》全書以類編次,計有“學問”“存養”“持躬”“敦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吉”“悖兇”,凡十類。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附錄:
聲律啟蒙
卷一
一 東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魚
七 虞
八 齊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刪
卷二
一 先
二 蕭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陽
八 庚
九 青
十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鹽
十五 成
陷言聯璧
學問類
存養類
持躬類
敦品類
處事類
接物類
齊家類
從政類
惠吉類
悖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