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精神(1915初版全譯本,還原中國人的分寸和體面)
定 價:¥39
中 教 價:¥27.30 (7.00折)
庫 存 數: 0
傳承君子之道,還原中國人曾經擁有的體面與分寸感。
以1915年初版為底本,全譯、新譯,附英文演講稿節選,原貌呈現辜鴻銘享譽民國的英文造詣。
本書旨在闡釋中國人的精神,展現中國文明的價值。
歸根究底,一個文明的價值不在于它已經建成或能夠建成多么宏偉的城市、多么華美的房屋、多么平坦的道路;也
不在于它已經打造或能夠打造多么精致舒適的家具,多么巧妙實用的儀器、工具和設備;甚至不在于它確立了怎樣的制度、發展了怎樣的藝術與科學。在我看來,衡量一個文明的價值,我們最終要問的是:它能塑造怎樣的人,怎樣的男人和女人。只有一個文明所塑造的男女大眾,才能真正體現這個文明的本質和個性,也就是這個文明的靈魂。而這些男男女女所講的語言,又正體現他們的本質和個性,或曰靈魂。那句點明文學本質的法國諺語,風格即人,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因此,我將本書前三篇文章的主題分別定為:中國人、中國的女性、中國的語言,希望能以此闡釋中國人的精神,展現中國文明的價值。
辜鴻銘(1857-1928),學者,翻譯家。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英屬檳榔嶼的華僑世家。少年游學歐洲,英、法、德語功底深湛。而立之年歸國,任張之洞幕僚十七年。民國初年任北大教授,晚年赴日本講學,病逝于北京。辜鴻銘早年接受傳統西式精英教育,歸國后即服膺于孔孟儒學,在五四以前長期在西方媒體上為中國發聲,維護國家形象和傳統文化。1915年《中國人的精神》出版后,辜氏受到西方思想界的廣泛推崇,與泰戈爾一起被譽為東方哲學的兩位代表人物。
李靜,生于1982年,譯者,出版人。外交學院經濟學學士、法學碩士。工作曾輾轉于北京、巴西和俄羅斯,現旅居美國。
序言
導論:良民宗教
中國人的精神
中國的女性
中國的語言
約翰·史密斯在中國
大漢學家
漢學(一)
漢學(二)
暴民崇拜教或戰爭與出路
附錄:《中國人的精神》英文演講稿(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