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夏,侵華日軍“一號作戰”計劃中的“長衡會戰”進行得如火如荼。從6月23日到8月8日,蔣介石黃埔系心腹愛將方先覺率國民革命軍第十軍一萬七千勇士以孤軍守備孤城衡陽,在炎炎盛暑之下,與十一萬之眾的日軍虎狼之師殊死奮戰四十七天,擊退了日軍優勢兵力的多次進攻。彈丸之地的戰場上,國軍陣亡七千余人,日軍陣亡近五萬,戰況慘烈空前。是役,日軍損兵折將,“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計劃”被嚴重遲滯。因無法按時攻取衡陽且傷亡慘重,致使東條英機軍人內閣倒臺。 張和平著的《落日孤城--中日衡陽會戰紀實(共3冊)》詳細敘述了湖南境內中日衡陽會戰的歷史事實,再現了日本帝國主義野心勃勃、妄圖奴役中國人民的囂張氣焰,再現了日本侵略軍殺人如麻、奸淫擄掠的殘酷和野蠻行徑,再現了中國人民遭受欺凌的慘痛徑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很多人知道蔣介石殺人,很多人不知道蔣介石待死人不薄——他對原第10軍少將師長葛先才說:“我現在著你去衡陽,蒐尋我陣亡將士遺骸。” 為爭位,大戰在即周慶祥狀告方先覺好色。方先覺處變不驚,將酒問周:“如果陳素農來當軍長而不是我,對你來說,是不是更好些?” 1946年2月上旬。 沉沉霧都。 這是抗戰勝利后的第一個春節。 在舉世聞名的8年中,四萬萬中國人在“統一抗戰”的旗幟下,尸成山、血如海,與從遙遠的東洋那個孤島上竄來的侵略者進行了殘酷絕倫的拼搏,終于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迎來了血淚交進的抗戰勝利的狂歡。因非常時期,為專心全力于抗戰而辭去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以外一切職務的蔣中正先生,以其“堅決抗戰、絕不妥協”的決心及在正面戰場上的出色指揮,引起了世界的注目,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譽與人們的普遍尊敬。政治經驗豐富的蔣先生自然看到了這一點,他充分利用這一契機,使用、調動各種手段以確立、鞏固他和他的黨在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的霸主地位。他為在上月閉幕的有國民黨、共產黨、青年黨、中國民主同盟、無黨無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叫好,公開宣傳民主成果,制造民主氣氛,描繪民主前景;他秘密將抗戰期間壓縮于大西南的軍隊遣往戰略要點、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活躍的地方,為一旦他所希望的民主達不到他所要求的目的便予以軍事制裁做準備;他為爆響于較場口的鎮壓人民的槍聲、制造“一二·一”慘案的國民黨重慶當局遮掩;他修正外交、調整內閣、準備還都南京……在血火流矢中流宕奔跌了8年之久的人民,對流血已經格外敏感,越來越多的人從種種跡象中感到了新的流血的臨近。慶祝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鞭炮在大街小巷稀稀落落地鳴響著,明顯地缺乏著生氣與熱情,懸掛在商行店鋪、機關、學校和公寓門楣上的大紅燈籠,在彌漫的厚重濃霧中也格外的暗淡,遠在莫斯科的蘇聯評論員克里諾夫,也似乎感受到了嘉陵江畔2月的陰冷與缺少真實的政治氣氛,他坦率地指出,在政治協商會議上,由“中國共產黨與民主同盟首先倡議建立聯合政府,關于這一問題所通過的決議,是中國歷史向前邁進的問題,是實現民主改革的保障”。克里諾夫以蔣先生最為不能容忍的帶威脅性的口吻說:“無論在中國國內,或者聯合國其他國家中,一切民主人民都歡迎政治協商會議,并希望迅速實施這些決議。”蔣先生不無討厭但又離不了的趾高氣揚的美國佬,也帶暗示性地說國民黨對政治協商會議所通過的條款的通融是“明智之舉”。如此種種,使得蔣先生與他的同志們也失去了歡慶節目的心境與空閑。 霧都沉沉,霧都依舊沉沉。 2月17日,元宵節過后的第一天,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突然撥冗召見軍委會少將高參、原陸軍第10軍預備第10師師長葛先才。 在將官擔挑斗量的蔣家軍中,如無特殊背景,區區一少將高參,實際地位尚不及一在前線帶兵打仗的營長,尤其在這山雨欲來、國務繁忙的非常時刻,最高統帥接見的非常之舉,意味著定有非常之處。 葛將軍先才也不知其所以然。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