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梅小排的人,熱衷旅行20年,洋洋灑灑留下許多記錄,全是地道經驗。
他會帶你去好玩的地方。上海、前童、晉中、日本、老撾、里昂……哪怕在熱門城市中也要尋找秘境,自留悠閑。
他在旅行中比普通人想得更多。美國的自由精神、西班牙的美食天堂、茵萊湖的漁業生活……人文風情,一顆會體驗的心勝過大百科。
夠折騰的活動他從不錯過。最美的滑雪場、世界各地的潛水記、磨穿鞋子的登山路、馴鹿部落里學打獵……精彩那么多,四肢并用才盡興!
旅行這么久,他的記憶那么多。騙子是怎么煉成的,小偷是怎么斗上的,姑娘是怎么帶走的……回來以后,故事就是這么來的。
梅小排的文字親近有趣,插科打諢,一路叨逼叨,偶爾真深沉。
他寫出來的旅行,就是大多數人“沒什么大不了”的旅行,從來不是生活的逃逸或標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接地氣的旅行書 梅小排的旅行態度是“旅行沒什么大不了,誰都能走遠點!”不文藝、不說走就走、不尋找自己,這本書用最接地氣的表達將旅行還原成每個人的身邊事。 窮游網首席運營官、《旅行者》雜志主編歡呼力薦:這小子終于出書了! ◎20年全能旅行者的資深經驗、獨家體驗 梅小排全能旅行20年,上至奢華度假村,下至老少邊窮無所不去;徒步、登山、滑雪、潛水、打獵等無所不試;姑娘、騙子、小偷等無所不勾搭……看一路叨叨的攻略秘笈、戶外體驗、人文思考、邂逅故事。 ◎買書即有連環抽獎,好禮全拿走! 這本書有多超值?獎品告訴你!酸奶、背包、行李牌、五星級酒店入住券……買書參與獨家連環抽獎,激勵你走更遠!
梅小排
本名朱震,混過媒體圈,接受過LonelyPlanet寫作培訓,開過專欄,做過網站,賣過橙子,最近迷上了馬拉松……只干一件長久的事——就是用他的長腿走遍世界。自大學畢業后,他把能擠的時間和能攢的錢都用在了自助旅行上,20年來國內先兜一遍,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再一一拿下。偏愛老少邊窮,也不錯過頂級度假村;徒步登山不在話下,滑雪潛水也是一把好手;路上有勾搭,走過有思考。
他還在玩,也將繼續走。走更遠。
一個帥哥的人生旅途 / 地主陸
不靠譜的梅小排 / 蔡景暉
PART 1 先走一步
白玉 真有桃花源
早上推門出外,絲絲縷縷的薄霧飄浮在空中,山上有人家,疑似天上人間。
尋橋于泰順
當時我正身處泗溪鎮鬧市之中,碰上學校放學,小孩子們四處奔跑,旁邊有小販叫賣,他們視旁邊的溪東橋為無物,而這座造型古樸的橋就不動聲色地安臥于側,反倒使我等游客有點不知所措。
月山村里又見廊橋
讓我略感意外的是,這里不收任何門票,游客也罕見。享受到了難得的清凈、閑適 。
在埃及 ,一晃幾千年
過關時,海關官員的第一句話是“歡迎來埃及!”第二句話就是“金字塔在等著你!”,令人不禁失笑。
尼羅河漂流記 一個帥哥的人生旅途 / 地主陸
不靠譜的梅小排 / 蔡景暉
PART 1 先走一步
白玉 真有桃花源
早上推門出外,絲絲縷縷的薄霧飄浮在空中,山上有人家,疑似天上人間。
尋橋于泰順
當時我正身處泗溪鎮鬧市之中,碰上學校放學,小孩子們四處奔跑,旁邊有小販叫賣,他們視旁邊的溪東橋為無物,而這座造型古樸的橋就不動聲色地安臥于側,反倒使我等游客有點不知所措。
月山村里又見廊橋
讓我略感意外的是,這里不收任何門票,游客也罕見。享受到了難得的清凈、閑適 。
在埃及 ,一晃幾千年
過關時,海關官員的第一句話是“歡迎來埃及!”第二句話就是“金字塔在等著你!”,令人不禁失笑。
尼羅河漂流記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段唐詩名句沒想到在千年之后萬里之外的埃及還能找到如此現實的意義。升帆起航的浮魯卡載著我們穩穩地航行在寬闊平靜的尼羅河上,向著下游的方向駛去。
辛巴的故鄉
就像我前幾天經歷的那樣,一開始我看到水羚都會激動不已,拿起相機狂掃一氣,漸漸審美疲勞,而后,只有獵豹、犀牛、野牛、獅子才能令我興奮起來。
最后的自然處女地
頓時,四處一片漆黑,一片靜默,我知道自己睜大了眼睛也什么都看不見。確實,我也聽見了自己內心在說:趕緊開燈吧,睜眼瞎的滋味真不好受!
帳篷,森林與海景
客人在房間里也能和大自然零距離。說得俗一點,我試過,上廁所時甚至都能看到海景。
在保加利亞找一個終點
當我終于踏上這片土地,在樸實無華的索菲亞和具有古羅馬遺風的普羅夫迪夫之間游歷 ,玫瑰花海、修道院、教堂、恪守傳統信仰的人們……種種風物無不展現了保加利亞風姿綽約的身影。其中,當尋訪到坐落在羅德比山脈深處的莫斯利安村,它所帶來的安靜平和,就如同讓你找到了心靈尋根之旅的終點。
PART 2 細尋慢覓
徒步上海法租界
在喧囂背后,另外一塊同樣能代表上海氣質、文化、品味的區域仍然保持著原來的節奏,至少是大部分保持著,那就是接下來我要走的路線。
前童沒有理發師
房間內采光不好,昏暗陰沉,里面沒有英俊的理發師,墻上掛著幾張當時的劇照,當中只有一個舊舊的理發椅,顯得空蕩蕩的。
行船走水鄉
在如今,換個行走的方式,搭上一條船,沿著河道航行兩三天,尋找一些不為人熟知的古鎮,領略一下兩岸風光,倒是能夠搞出點兒江南水鄉加上運河人文旅游的新意思。
自在晉中
“老板,平遙城里晚上可有什么消遣?”“消遣?電視,看電視吧。”“就看電視,沒有其他的?”“對呀,除了看電視還能有什么事?看完電視睡覺,呵呵。”
再見新路海
對顛沛在川藏路上的人來說,新路海就是春光,假如有可能,我愿它成為我的瓦爾登湖。
車窗外的怒江
我一向在乎路上的風景,如能大飽眼福,舟車勞頓也不能奈我何,甚至目的地也變得不重要。
約會鐮倉
在東京澀谷住了一周,我終于受夠了洶涌的人群、稀奇古怪打扮的潮人和喧鬧的藥妝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鐮倉,與歷史、傳統進行幽會。
尋密高野山
就當我轉身回房時,我突然聽見一聲女人的嬌嗔聲,真真切切,異常清晰,那個聲音仿佛穿越黑暗直達我耳朵里。
老撾,一種理想的故鄉
不知道為什么,老撾的安靜、平和、快樂,總讓我想起我的童年。
淡走里昂
國內一些著名寺廟已成為迪斯尼化的景點。反觀歐洲,即便是一些地標式的宗教場所,仍可找到世俗和精神之間的平衡,回想一下,不禁思緒難平。
PART 3 駐足停留
在美國不用汽車的人
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蘭卡斯特郡,生活著一群阿米什人,他們奉行著基督新教再洗禮教派的規 定,在日常生活中拒絕電燈、電視、電腦和汽車,他們依然如同三百年前歐洲農民的穿扮,從事著傳統的農業和手工業。
和鐘表一樣準時的瑞士火車
歐洲的火車軌道喜歡沿著最美的湖泊鋪設,或者就在山間穿行,行駛在山間的時候,車速也并不快,幾乎不會錯過任何風景。
又一個將吃推向極致的國度
“這就是我們西班牙人,在吃飯上從不吝嗇時間!”
迪拜,好玩嗎
“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是誰”,迪拜現任酋長謝赫·穆罕默德在他的《我的愿景》一書中寫道。顯然,這句話已經成為整個迪拜傳誦的座右銘。
錫瓦綠洲:亞歷山大受神諭處
錫瓦的泉水享有盛名,而盛名之下卻深受其累,可憐可悲的“懷璧其罪”,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往往在經濟模式單一、文明沉淀厚重的地方尤為凸顯,錫瓦也是如此。
茵萊湖見聞
他們通常是一人一舟,而此地僅有的單腳劃船是漁民們的看家絕技,堪稱茵萊湖一景。當地人認為,用腳劃船速度快且更有耐力,騰出雙手又能同時撒網、持叉,一人作業即可完成整個捕魚過程。
如何一口文藝腔地游西貢
去西貢之前,你必須大量觀賞和閱讀與西貢有關的文藝作品,否則你就是土包子游。
在柬埔寨負責任地旅行
我就曾在吳哥窟前,看到有攝影師花錢雇了兩名和尚站在水塘里,以“制造”出佛光普照吳哥窟的前景!要知道,這種交易將有可能嚴重破壞當地的人文生態。
PART 4 折騰到底
在惠斯勒享“白色鴉片”
忽然間,我發現 Dick 在前面的大陡坡停住,原來我們已經沖過了云霧區。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在望不到底的大雪坡下,正是惠斯勒村,上面還飄著絲絲縷縷的薄霧,在延綿的青山映襯下,猶如一個童話王國。
把你的海借我一潛
海洋中含磷的浮游生物被激發,隨之手臂周圍出現了星星點點的螢光,形成一條浪漫的光帶。太魔幻了,我不停地揮舞手臂,仿佛自己成為了點石成金的魔法師。
躲起來練太極
別看個子矮小的他只有12歲,卻在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學習生活4年,功力已然深厚。對他來說,在陳家溝習武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打敗老家經常欺負他的鄰居孩子們。
湄公河上的生死時速
突然,聽見河谷里波瀾壯闊、排山倒海般傳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我被擊倒了。
史上最不靠譜的徒步
“這和人生道路一樣,開始或中途總有迷惘的時候,走著走著總會找到方向,總能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要的是什么,也許那多走的彎路,能體味到別人沒有的感受。”
兩天換一個日出
帆布鞋也在登山不久后開始折磨我,由于鞋底薄軟,幾乎等于赤腳踩在石塊上,舉步維艱。第二天下到山底,腳底板已經開裂,造成我后來瘸了一個星期 。
那年冬天,大興安嶺零下40度
從二哥手上接過槍后,我心跳加快。我跟妮妮說了下要出門打獵了,她就留守營地吧。那時,我產生了一種回歸原始部落的感覺。
PART 5 人來人往
河內來的情書
將近零點的夜里,我躺在床上心想,也許以后再也不會來越南旅行,而今天遇到的那些可愛的人也許將只能成為我的回憶。
艾哈邁德傳奇
艾哈邁德忽然做出可憐之極的表情,纏著問我索要小費。如果誰能親眼目睹,就知道他真是天生的演員啊,臉部肌肉變化之快令人匪夷所思,讓我哭笑不得。
廣州火車站前的較量
漸漸地,周圍有一些臉色不善的人似乎是不經意地走過,游離,然后再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我 前方不遠處,或蹲著,或靠墻站著,或坐在地上,眼神都不約而同地直往我身上飄。我感到一陣強大的壓力,心情開始不安和緊張起來。
文昌雞
她穿著一件紅色的比基尼,身材凹凸有致,皮膚光潔亮白,一下子讓我想起剝開殼的紅毛丹。
孤獨的火車旅行
世界變了,我也變了,我已經不愛在火車上和陌生人搭訕了。你看,上火車的這四個多小時,我除了吃了個飯和在手機上打了這么多字,一句話都沒說。
后記 給我走遠點 / 梅小排
給我走遠點/梅小排
我要坦率地承認,是康柏(Compaq)電腦和新浪旅游論壇攜手把我從麻將桌、KTV和酒局里拯救出來的。
在這個新世紀到來之前,我在一家世界500強家電公司擔任銷售,要進行大量的商務活動,你懂的。當時,公司為了推行無紙化辦公,給我們發放了一臺康柏筆記本電腦。我覺得公司的決定有點超前,我們對紙的消耗并沒有減少,卻徹底改變了我低級趣味的出差生活。
每周,打著領帶、西裝革履的我都會拎著那臺筆記本移動在滬寧線上,表面看上去特像嚴肅正式的商務人士,可它并沒有在工作上幫到我太多。一旦結束日常工作回到酒店,我都會著急地打開電腦,接上電話線,聽著Modem發出歡快的貓叫聲,一頭扎進了新浪旅游論壇。
剛上網那會兒,我試過進聊天室,和陌生人亂侃,覺得太無聊了。我很笨拙,對網絡游戲完全無感。至于新聞、圖片,大多看看就好,很快厭倦。我喜歡旅游喜歡攝影,有一天我發現了新浪旅游論壇,我知道我屬于這里。
時光怎么拉也拉不住,一晃十四五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年真是論壇的美好年代,一個真正體現互聯網“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精神的年代。
新浪旅游論壇被網友稱為“驢壇”,在那里混的網友自然叫“驢友”或“驢子”。那時的論壇氣氛很好,妙文美圖,層出不窮,我大開眼界。網友單純有愛,文明上網,有問必答,極少有粗口,大多是就事論事拍磚,人身攻擊會被鄙視。各地的驢友們還組織了地方分舵,稱新浪驢壇為總壇。驢友們之間信任度很高,出差到各地還會拜碼頭。當地驢友組織飯局,從線上走向線下,沒有商業利益的“O2O”。我現在很多朋友都是那時期認識的驢友,保持了十幾年的友誼。
在驢壇,浪蕩四海的大俠云集,他們能文能武,出門一次,回來寫一手好文,拍一堆好照片,讓后輩仰止。藏區、新疆、內蒙、東北、西南,中國的好地方在驢壇的精品帖里徐徐展開,泰柬越、南太平洋海島、大洋洲、歐美諸國,似乎觸手可及,我沉醉其中,心神往之,每次對著屏幕我都聽見一個聲音對我說:“給我走遠點……”
后來,我真的走遠了,無論是地理上還是心理上。我去了更多的地方,足跡遍布中國大陸各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區,我邁出了國門,東南亞、西亞、中東、非洲、歐美,越走越遠。碰到些不熟的人常會問我“你喜歡旅游,你去過哪些地方啊?”我覺得這樣的問題真不靠譜,我該怎么回答呢?我要細述旅行經歷可能要說三天三夜呢。還有人常會問:“你去過多少國家?”我也會一時語塞,在國家密集的歐洲,旅行社也能推出“十天游八國”的旅游產品,我無意以數量來標榜自己是有多熱愛旅行。
旅行或旅游,對我來說,它倆是同義詞,要較真的話,前者更強調“行”的方式顯得執著一點,而后者更側重于“游”,感覺更悠閑。但我要承認,在擁有這個愛好的初期,我有嘚瑟、偏執、狂妄的心態,以省錢摳門、艱苦卓絕為榮,以闊綽大方、悠閑舒適為恥,甚至覺得愛上旅行是個高級的品味,其他萬般皆下品。
我現在覺得這種思維太幼稚了,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每種旅行方式無高下之分。除了極度宅的那些人,沒人會抗拒出門看看這個世界的誘惑,只要看過相親節目,就會發現男女雙方的愛好里大抵會有“旅游、音樂、閱讀”這老三樣。
當我走了很遠的路、遇到更多的人,才發現“旅行沒什么大不了的”,只需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時間和勇氣,它和我們日常吃飯、睡覺、看電影、唱卡拉OK一樣,是“由理性支配下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按世界旅游組織對旅行的定義,只要是超過“離家55公里的距離”都算旅行,我覺得,周末去水鄉和登上越洋航班,本質上沒什么區別。
去遠方一個陌生的地方可以暫時回避現實,給我帶來一種自由的感覺,我沉迷于此,有時會被人視為對生活吊兒郎當的負面典型。我喜歡去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滑雪、潛水、野營,一切能增加旅行樂趣的行為我都愿意去體驗。在旅行方式上,我也不愿意拘泥于任何固有思維,我可以搭貨車路上顛簸不停,也可以去昂貴的米其林餐廳大吃一頓,我既能在柴房的木板上酣睡,也能在精品酒店里笑看海景。
人生苦短,必須瀟灑。
在2000年,受了驢友們的鼓舞,我開始在驢壇寫游記分享我的旅程。一段時間后,我的康柏電腦毀于一碗方便面面湯,卻換來了在驢壇的小有名聲。我還記得,第一家約我寫稿的媒體是《中國青年報》,拿到樣刊時,我也激動萬分。之前從沒想到我的文章可以用鉛字印刷出來,換來幾十塊的真金白銀,要知道我最好的語文成績出現在初中時期。
再過了兩年,我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家報社,徹底成為一個要以碼字討生活的人。而寫旅游類文章,一頭扎進去也堅持了十幾年。其實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掙點稿費以補貼出門旅行造成的財務虧空,沒有太多理想主義色彩。
我肯定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每次寫稿都痛苦,只是把它當成工作。去年年底和浦睿文化簽訂出版合同,今年年初,我整理書稿,驚訝地發現自己積攢了三十余萬字的游記。雖說良莠不齊,可也凝聚了無數個為趕稿的不眠之夜,心里也挺感慨的。經過刪節、整合和補充,最后形成現在這本看上去拉拉雜雜、虛構與非虛構并存的小書。
“給我走遠點”,這個書名是我一位女性朋友翟青信手拈來,我覺得很好就拿來用了,相信傲嬌的她平時經常對圍著她轉的男性說這句話。這句看似不耐煩的口頭語也可以認為自己對自己說“你一定要走遠點”,去遠方,那里有最美的風景、最有趣的體驗和最純凈的土地,去遠方尋找最后的烏托邦,尋找自由。我也希望這本書的讀者,都能走遠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