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幫助外科醫生快速、準確地完成診療工作而編寫。全書分13章,對頸部疾病、乳房疾病、腹部損傷、腹膜炎及腹腔膿腫、腹外疝、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小腸疾病、闌尾疾病、結直腸及肛管疾病、肝臟疾病、膽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圍血管疾病等普通外科常見疾病的臨床特點、檢查方法、診斷治療進行了系統講解。重點介紹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查等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每種疾病都附有典型病例,便于學習。
臨床醫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臨床醫師的診療技術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在診療過程中,快速、正確的診斷尤其重要,一旦診斷明確,就可以根據診斷結果給予個體化治療。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診斷,解除患者的痛苦,是每一位臨床醫師追求的目標,而這種能力需要建立在對疾病的熟悉程度及一定的臨床經驗基礎之上。為使醫師能夠在臨床工作中快速查閱到相關疾病的診療資料,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普通外科診療檢查技術》。
本書主要突出以下特點:①實用性強。涉及病種均為普通外科常見病、多發病,便于一線醫師使用。②簡明扼要。發病機制、病理生理等基礎性內容,均不再贅述,突出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與臨床診療密切相關的內容。③圖文并茂。書中加入了大量影像學資料和圖片,使讀者可以結合自己的臨床工作進行診斷,拓寬視野,減少誤診。
臨床醫學發展很快,新知識層出不窮。我們的思路和選取的相關資料還存在很多不足,懇請各位同道批評、指正。希望本書能夠給予臨床醫師尤其年輕醫師很好的幫助。
第1章 頸部疾病
第一節 頸部疾病常用檢查方法
第二節 甲狀腺疾病
第三節 甲狀旁腺疾病
第四節 頸淋巴結結核
第五節 頸動脈體瘤
第2章 乳腺疾病
第一節 乳腺炎
第二節 乳腺增生癥
第三節 乳腺癌
第四節 乳腺良性腫瘤
第3章 腹部損傷
第一節 脾破裂
第二節 肝損傷
第三節 胰腺損傷
第四節 胃和十二指腸損傷
第五節 小腸損傷
第六節 結腸損傷
第七節 直腸損傷
第八節 腹膜后血腫
第4章 腹膜炎及腹腔膿腫
第一節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第二節 膈下膿腫
第三節 盆腔膿腫
第四節 腸間膿腫
第五節 腹腔間隔室綜合征
第5章 腹外疝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腹股溝斜疝
第三節 腹股溝直疝
第四節 股疝
第五節 其他疝
第6章 胃及十二指腸疾病
第一節 腹部查體常用方法
第二節 胃十二指腸潰瘍
第三節 胃癌
第四節 胃良性腫瘤
第五節 幽門狹窄
第六節 十二指腸憩室
第七節 十二指腸淤滯癥
第7章 小腸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腸結核
第三節 傷寒腸穿孔
第四節 克羅恩病
第五節 急性出血性腸炎
第六節 腸梗阻
第七節 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第八節 短腸綜合征
第九節 小腸腫瘤
第十節 先天性腸疾病
第8章 闌尾疾病
第一節 急性闌尾炎
第二節 慢性闌尾炎
第三節 特殊類型闌尾炎
……
第9章 結直腸及肛管疾病
第10章 肝臟疾病
第11章 膽道疾病
第12章 胰腺疾病
第13章 周圍血管疾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