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社會保障關系的好壞關乎民生福祉。良好的勞動與社會保障關系是保障民眾幸福生活的核心和基礎。本書談論的都是嚴重影響勞動與社會保障關系的現實且焦點的問題。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本書的顯著特點之一。
思想源自實踐,又回歸實踐,是人類創造性活動的價值所在。本書撰稿者來自勞動與社會保障實務界和理論界,接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具有長期的工作實踐。熱點問題分析與理論探究緊密結合是本書的顯著特點之二。
務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彰顯了本書深沉的社會關切。發現、研究問題的終極目標是解決問題。本書針對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熱點問題提出了恰當的解決方案,對理論與實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乃本書的顯著特點之三。
前言
在現代法律體系中,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地位日益凸顯,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立法是否完善,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安排及其社會保障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對于法律研究者與實務者而言,其關注勞動與社會保障現實問題并專注研究這些問題的本身,并不僅僅在于滿足其研究,而更在于其研究成果的轉化,對于發展中的中國而言,尤其如此。
在全面依法治國春風的吹拂下,在本書全體擬稿人的努力下,《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熱點問題探討》一書終于完成。本書是一群長期潛心于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理論研究者,以及一群長期服務于實務部門的工作者集體創作成果的總匯。本書緊扣時代的脈搏,以一種新的研究視角,展示了時代立法執法的特色,記錄了中國社會改革的足跡,并試圖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心得,供社會各界學習與批判。相信該書的出版發行,將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促進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
本書由20位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工作人員,分別以其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從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視角,結合自身多年的理論與實踐,在進行分門別類的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既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結晶,也是問題與對策精準對應的好作品。
本書的內容豐富翔實,既有專家學者的國家社科基金或地方社科基金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也有實務部門工作人員對其立法執法的感想與悟道,更有從業律師的心得與體會。
全書由四編組成。
第一編主要討論了近年在勞動法領域出現的熱點問題。其內容包括:農民工欠薪法律規制問題的探討、我國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問題的探討、我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制度的完善、導游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的探討、我國工傷認定制度重構問題的探討,以及兩倍工資支付問題的探討。在本編的 《論欠薪之法律規制》一文中,作者從“‘薪’之含義、欠薪現象種種及成因分析、規制欠薪的規范體系、治理欠薪的路徑選擇”四個方面,對農民工欠薪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必須廢除刑法工具論》的觀點;同時,在《我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制度的完善》一文中,作者提出的“仲裁和訴訟所追求價值的不同、 仲裁的優勢是簡便快捷和低成本” 的觀點,對加強地方仲裁終局工作與優化仲裁辦案程序方面,無疑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第二編主要對社會保障法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其內容包括:關于加強社會立法問題的研究、第一代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問題的分析、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救助工作問題的探討、云南省社會保障發展的現狀與改革路徑問題的思考、老年人社會保障地方法律體系建設問題的探究、我國農村五保對象分散供養方式問題的探討。在本編的《第一代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問題法律探析》一文中,針對第一代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作者從宏觀的角度檢討了頂層設計的制度缺陷,以及體制、機制的管理漏洞和無奈現實的尷尬;從法律的角度追問深層成因和社會根源;從需要與可能、體現人文關懷與制度修補機率的實際,提出了“加強立法、建立第一代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特別制度和全國社會保障網絡”的建議。同時,在《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救助工作研究》一文中,作者通過對云南省社會救助工作的深入研究,在對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救助工作的政策制定方面,提出了政府應該“積極開展‘救急難’工作、加強與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加大有效資金的投入和加快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設、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的建議。
第三編的研究集中于法律援助方面的熱點問題。其內容包括: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法律援助問題與對策、殘疾人法律援助問題、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及對策建議、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探討。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法律援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中,作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基層法律援助工作,完善習慣法在法律援助中的適用,構建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法治秩序,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律援助宣傳方式應多樣化以及民族地區法律援助工作者應更深入了解當地民族文化”的建議。同時,在《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探討》一文中,作者在法律援助實踐基礎上,提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有關規定、加大對農民工法律援助知曉度的宣傳、從資金方面適當扶持法律援助非政府組織、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一元制社會、不斷創新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議。
第四編主要對工會法律監督與少數人就業保障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其內容包括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創新與實踐問題、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國際核心勞工標準問題、工作場所勞動者隱私權法律保護問題、我國勞動權刑法保護問題、我國反就業性別歧視法律制度完善問題與我國艾滋病患者就業保護問題等內容。在《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國際核心勞工標準評析》一文中的“國際核心勞工標準對我國自由貿易區談判的影響及對策”部分,作者對“我國自貿區協定中的勞工標準、我國立法與國際核心勞工標準的差異、核心勞工標準納入我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區協議的設想”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在《我國艾滋病就業保護問題探討》一文中,作者在全面介紹國內外艾滋病就業保護立法的基礎上,在指出我國艾滋病就業保護立法與執法不足的同時,提出 “剔除國家艾滋病就業歧視條款、政府應該成為執行國家艾滋病就業保護規定的主體、提高艾滋病科學素養和減少社會對艾滋病的恐慌、提高艾滋病維權意識和促進司法公正”的改善艾滋病就業環境的建議。
本書既采用了法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研究的方法,又體現了勞動法、社會保障法、民法、刑法和國際法等多部門法的理論與研究成果的深度融合。每篇文章都緊緊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不追求“大而全”而關注“適而止”。研究的問題都是現實生活或工作中提出的“真問題”或面對的“實問題”。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的建議或對策都適合我國的“國情、事情、人情”與“法理”。
我們深信,本書不但可供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和學生閱讀與參考,也一定能夠滿足相關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對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感興趣的其他人士的需求。
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存在論述不充分甚至是錯誤的地方,敬請賜教!
陳云東
2016年4月
目錄
第一編勞動法熱點問題探討
論欠薪之法律規制馬驪華
我國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問題探討呂強
我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制度的完善曾圣謖
導游人員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
——從“云南女導游辱罵游客”事件談起陳慶云
我國工傷認定制度問題的探討與重構我國工傷認定
制度的建議趙耀李慧
二倍工資支付問題探討王鵬曾圣謖
第二編社會保障法熱點問題探討
關于加強社會立法的思考
——以云南省為例張鈞
第一代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問題法律探析張洪波
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救助工作研究
——以云南省為例楊衛東邵芬
云南省社會保障發展現狀與改革路徑李永松
老年人社會保障地方法律體系建設研究
——以云南省為例李徽
我國農村五保對象分散供養問題的探討趙進維
第三編法律援助熱點問題探討
少數民族農村地區法律援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例李婉琳楊小瑜
殘疾人法律援助問題探討
——以云南省為例楊金筆
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及其對策建議李婭妮
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探討
——基于一個非政府組織法律援助項目實施的總結顧帆
第四編工會法律監督與少數人
就業保障熱點問題探討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以昆明市總工會“兩書”為例劉貴紅
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國際核心勞工標準評析付文佚楊國容
工作場所勞動者隱私權法律保護問題探討葉楊
論我國勞動權的刑法保護蔡嬌
試論我國反就業性別歧視法律制度的完善馬牧原
我國艾滋病就業保護問題探討
——從我國艾滋病反就業歧視第一案說起鄭波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