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引用范例解讀》作為上海市老年大學系列教材的一本,分為詩詞和古文兩個篇章,摘錄了中共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講話中富有特色的經典詩句,對其進行思想內涵、現實意義的解讀,將這些傳世經典名句與當下形勢結合起來解析,是一本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讀本。
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四、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五、偷得浮生半日閑
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七、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八、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九、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十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十三、玉不琢,不成器
十四、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十五、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十六、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十七、治大國,若烹小鮮
十八、不患寡而患不均
十九、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二十、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二十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
二十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十三、和如羹焉
二十四、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
二十五、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二十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二十七、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十八、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二十九、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三十、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
作者介紹
《古詩文引用范例解讀》: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它有較寬的押韻,不受太多格律的束縛,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李賀生活在藩鎮叛亂此起彼伏的時代,這首詩可能是寫平定藩鎮叛亂的戰爭。當時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僅十七歲。
詩歌的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寫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其中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交戰雙方力量的懸殊、守軍的艱難處境等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次句寫城內的守軍,守城將士的甲衣在日光的映照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他們正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第三、第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鋪寫陰寒殘酷的戰地氣氛。萬木凋零的深秋,號角聲在一片死寂中響起,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正在進行,戰斗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映照著胭脂般鮮紅的血跡。
后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半卷”寫黑夜行軍,為了隱蔽所以偃旗息鼓。“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懷著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那樣的豪情。無奈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他們為了報答君主的厚愛,將揮舞寶劍同敵人戰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