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是中國文學20世紀持續獲得現代性的長期、復雜的過程中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文學本體以外的各種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現實的、歷史的力量,都對文學的現代化發生著影響。
本書以文學觀念的變化為線索,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礎之上,對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文學發展史進行了深入而思路清晰的梳理,是一部具有現代意義和鮮明特色的新的文學史著作。
本書編者認為,文學史,就是在創作主體、創作對象(文學形象)、接受主體(閱讀與批評)這三個層面上,實踐與表現著對人的不斷發現。中國現代文學史,就是由文學如何實踐與表現這一不斷演變著的“人”的觀念,而構成著,豐富著,發展表。
20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始終貫穿著兩種或多種“人的”觀念、“人”的聲音的對話、交流、對抗、激蕩、交融。
在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2004年年會(麗江)上,由劉中樹、朱立元、吳秀明、張福貴、郝長海等人組成的專家鑒定組對本教材稿的鑒定意見為:“《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以文學觀念的變化為線索,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礎上,對百年來的中國文學發展史進行了深入而思路清晰的梳理,成為一部具有現代意義和鮮明特色的新的文學史著作。”鑒定專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與調整意見。主編據此書對書稿作了再一次修改。
修改的主要原則是,根據高校教材的要求特點,壓縮篇幅,調整章節,協調與提煉觀點,深化論析,核準資料,使之更切合本科教學。
導言
第一章 五四文學革命
第二章 20年代小說(一)
第三章 20年代小說(二)
第四章 20年代新詩
第五章 20年代戲劇
第六章 20年代散文
文學大事記(1897-1927)
第七章 30年代文學思潮
第八章 30年代小說(一)
第九章 30年代小說(二)
第十章 30年代小說(三)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說(四)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說(五)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詩 導言
第一章 五四文學革命
第二章 20年代小說(一)
第三章 20年代小說(二)
第四章 20年代新詩
第五章 20年代戲劇
第六章 20年代散文
文學大事記(1897-1927)
第七章 30年代文學思潮
第八章 30年代小說(一)
第九章 30年代小說(二)
第十章 30年代小說(三)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說(四)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說(五)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詩
第十四章 30年代戲劇
第十五章 30年代散文
文學大事記(1928-1937)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學思潮
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說(一)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說(二)
第十九章 40年代小說(三)
第二十章 40年代新詩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戲劇、散文
文學大事記(1937-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