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主要目標,突出人文性,但不脫離“語文”,不是一般的文學讀本或人文讀本。力爭在較高的層次上(相對高中而言),讓同學們對語文與中國文化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統性的了解,學會欣賞文學與文化精品,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進而養成高品味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終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這是新型的“大學語文”教材,共兩種:其一是正本,篇幅較大,內容也豐富一些,可供各類型普通高校選用;另一是“簡編本”,篇幅較小,淺易一些,比較適合教學型、職業型大學以及高職高專使用。
《中國語文》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主要目標,突出人文性,但不脫離“語文”,不是一般的文學讀本或人文讀本。 這是新型的“大學語文”教材,共兩種:其一是正本,篇幅較大,內容也豐富一些,可供各類型普通高校選用;另一是“簡編本”,篇幅較小,淺易一些,比較適合教學型、職業型大學以及高職高專使用。 “簡編本”是由古至今的順序編排,突出文學性,和以往教材有較多銜接。正本的結構則是分大的文類,古今混合,安排若干單元;還特別安排有閱讀、寫作和文章修改等知識部分。教學中完全可以按照實際需求,調整組合各個單元的課文。如果考慮到先易后難,授課時也可以先講現代部分,后講古代部分;也可以古今雜糅,重新結構。每一課都有“閱讀提示”,主要介紹作家作品的背景,引發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要點、難點與方法。“問題與思考”一般有3~4道題,其類型與難易程度可能略有不同,習題以開放性的思維為導向,起碼有一道題偏重語文素養。兩種教材都備有“教學用書”,方便教師備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與方法提示,問題與思考提要,參考材料,以及參考書目,等等。
新型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與使用(代序)
古代文
陽貨欲見孔子 (《論語》)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大學之道 (《禮記》)
莊周家貧 (《莊子》)
白馬非馬 公孫龍
晏嬰論和同 (《左傳》)
趙氏孤兒 (《史記》)
與吳質書曹丕
《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
張景仁宅 (《洛陽伽藍記》)
春賦 庾信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王勃
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 新型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與使用(代序)
古代文
陽貨欲見孔子 (《論語》)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大學之道 (《禮記》)
莊周家貧 (《莊子》)
白馬非馬 公孫龍
晏嬰論和同 (《左傳》)
趙氏孤兒 (《史記》)
與吳質書曹丕
《世說新語》二則劉義慶
張景仁宅 (《洛陽伽藍記》)
春賦 庾信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王勃
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
愚溪詩序 柳宗元
祭石曼卿文 歐陽修
紅玉 (《聊齋志異》)
寶玉挨打 (《紅樓夢》)
卻奩 (《桃花扇》)
謀攻 (《孫子兵法》)
《夢溪筆談》二則 沈括
《天工開物》序 宋應星
文學常識
古人談寫作
古人話詩詞
古代平仄知識
古代用韻知識
現代文
風波 魯迅
馬褲先生 老舍
蓑竹山房 吳組緗
歸去來 韓少功
影的告別 魯迅
釣臺的春晝 郁達夫
畫夢錄 何其芳
更衣記 張愛玲
跑警報 汪曾祺
我與地壇 史鐵生
日出(第四幕節選) 曹禺
杜威博士生日演說詞 蔡元培
中國文化之精神 林語堂
論雅俗共賞 朱自清
鄉土本色 費孝通
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朱光潛
中國飲茶的習慣 吳覺農
說園 陳從周
詩歌
靜女 (《詩經》)
國殤 (《楚辭》)
生年不滿百 (《古詩十九首》)
蒿里行 曹操
詠史 (郁郁澗底松)左思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陶淵明
終南山 王維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又呈吳郎 杜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梅花 王安石
關山月 陸游
西郊落花歌 龔自珍
靜夜 聞一多
黎明的通知 艾青
在寒冷的臘月的夜里 穆旦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亞洲銅 海子
西文中譯
羅密歐與朱麗葉(節選) [英]威廉·莎士比亞
鄉村醫生 [奧]卡夫卡
沙之書 [阿根廷]博爾赫斯
論“山水” [奧]里爾克
阿爾貝·加繆 [美]福克納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