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語言學論文撰寫及數據分析》緊密結合時代,不僅介紹了利用網絡進行應用語言學常用數據庫檢索外文期刊和國外碩博論文的操作步驟以及利用網絡平臺收集電子問卷的操作過程,而且為研究者在引文和參考文獻繁瑣的體例表達上提供了如何利用軟件自動生成引文和參考文獻的便捷途徑,這在國內外同類論著中不為多見。
《應用語言學論文撰寫及數據分析》將讀者的關注點和主要內容以典型“案例”、“任務”和“思考”為引導,先讓讀者思考問題或完成任務,在帶著問題和閱讀需求的前提下,將讀者帶進“評淪”部分分享權威觀點,即讓讀者在對知識或是理論有所需求或是準備的前提下,通過先動手后學習的思路幫助讀者體驗到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突破了傳統上理論先導的方式。這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的編寫思路是符合學習者從已有知識自然過渡到新建知識的認知機制的。這…點在國內悶類出版物中也不多見。另外,“案例”和‘任務”的選材上或是來自國內外的核心和著名刊物,或是研究生真實論文中的典型案例,在選材上頗具匠心。
上篇 應用語言學論文撰寫概要
第一章 應用語言學研究的界定及研究分類
第一節 應用語言學的含義及意義
第二節 應用語言學研究的界定及基本類型
第三節 定性、定量以及混合研究路徑及其哲學基礎
第二章 應用語言學研究論文的框架及選題問題
第一節 應用語言學研究論文的框架
第二節 選擇一個有意義的研究題目
第三節 論文題目的表達
第三章 文獻檢索及相關問題
第一節 文獻檢索的意義和方法步驟
第二節 外文期刊文獻檢索的具體方法及示例
第三節 歐美博士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的檢索方法及示例
第四章 應用語言學論文主體部分寫作
第一節 論文引言、文獻綜述和理論基礎的撰寫及示例
第二節 研究方法撰寫及示例
第三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和“結論”的撰寫及示例
第五章 應用語言學論文相關部分的寫作
第一節 摘要寫作及示例
第二節 利用EndNote編輯引文及參考文獻相關格式
第三節 表格和插圖的相關格式及示例
第六章 問卷調查中存在的問題與問卷設計技巧
第一節 問卷設計前期準備階段的考慮要素
第二節 問卷設計的具體步驟
第三節 通過網絡進行問卷調查的技巧
下篇 應用語言學研究數據統計基礎
第七章 基本的統計概念、統計方法及數據功能
第一節 基本的數理統計概念
第二節 選擇正確的統計方法
第三節 統計數據的功能
第八章 SPSS軟件窗口簡介、數據庫建立及數據整理
第一節 SPSS視窗簡介
第二節 建立和編輯數據庫文件
第三節 數據的初步整理
第九章 T檢驗的相關概念及方法
第一節 單一樣本T檢驗
第二節 配對樣本T檢驗
第三節 獨立樣本T檢驗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一節 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節 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節 多元方差分析
第十一章 卡方檢驗
第一節 一般卡方檢驗
第二節 分層卡方檢驗
第三節 配對卡方檢驗
第十二章 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及路徑分析
第一節 相關分析
第二節 回歸分析
第三節 路徑分析
【評論】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作為三種不同的研究路徑,分別受到不同的認識論和理論視角的影響,其相應的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設并確定具有因果關系的各種變量,然后使用某些經過檢測的工具對這些變量進行測量和分析,從而驗證研究者預定的假設。定量研究深刻的認識論根源為經驗主義思想。該認識論主張任何真理都是可以被證明的。經驗主義認識論思想主要通過實證主義/后實證主義的理論視角或研究策略來實現。
“實證主義”認為事實必須是透過觀察或感覺經驗,去認識每個人身處的客觀環境和外在事物。實證主義自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尋求科學、捍衛科學的面孔表現于世,尤其是這種哲學在后來的發展中,不僅在理論上對“什么是科學”作了系統的論述,而且在方法論、研究程序、研究方法上也作了具體規范性的要求。實證主義認為定量研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該種思想在上個世紀30到70年代一直占主導地位。從70年代中期到整個80年代,發生了定量法與定性法“方法論大戰”。到90年代初,雙方求同存異,趨于以所謂后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m)作為標識的統一。
“后實證主義”的觀點認為:對眾多崇尚定性法研究的人來說,他們同意定量研究是一種科學的方法。但是,他們反對視定量法為唯一的科學方法,因而必然要反對那種唯定量法是科學的實證主義。后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思想在“尋求研究的結果只要是科學的”共識指導下,根據研究對象的需要,以多元性的方法論去指導研究實踐的觀念,已得到眾多研究者的認可。
由此可見,經驗主義的認識論決定了實證主義的理論視角,實證主義又決定了其方法論必須是在實驗研究的框架內。實驗研究方法論指導之下的研究方法包括樣本的抽取、數據的量表及收集方式以及統計分析等等。后實證主義在實證主義的基礎之上,結合了定性研究的優點,主張在定量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定性研究。經驗主義認識論指導下的研究經歷了從只依靠定量研究方法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結合的一個過程,如圖1.3 所示。
定性研究是基于建構主義和解放主義的思想而在自然環境中,使用實地體驗、開放型訪談、參與性與非參與性觀察、文獻分析、個案調查等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細致和長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歸納為主,在當時當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從當事人的視角理解他們行為的意義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然后在這一基礎上建立假設和理論,通過證偽法和相關檢驗等方法對研究結果進行檢驗;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個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間的關系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必須加以考慮;研究過程是研究結果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必須詳細記載和報道(陳向明,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