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王弼、韓康伯注,今日通行善本有撫州本及建本。建本有一九二八年影印本,附孟森校記,對(duì)學(xué)界影響很大。依據(jù)版本學(xué)家所謂「瘦金體」的獨(dú)特字體,被推測(cè)爲(wèi)南宋前期刊本,而已經(jīng)分節(jié)插入音義,文本應(yīng)該經(jīng)過較大改動(dòng)。撫州本爲(wèi)南宋前期地方官版之精品,曾有《四部叢刊》影印本,流傳頗廣。可惜其本經(jīng)過多年遞修,已非南宋前期原貌,文字也應(yīng)該有所變化。現(xiàn)存諸版本中,據(jù)其客觀條件推測(cè),應(yīng)該是足利學(xué)校所藏越刊八行本的經(jīng)注文本比較接近北宋監(jiān)本。越刊八行本是中央官版,時(shí)間當(dāng)比撫州本、建本更早,而且足利學(xué)校藏本印製甚早,全書沒有補(bǔ)版。今日欲研究《周易》經(jīng)注文本,理應(yīng)以此爲(wèi)基礎(chǔ)。越刊八行本的孔穎達(dá)疏,同時(shí)也提供《周易正義》的文本。今日研讀《周易正義》,當(dāng)以足利學(xué)校八行本爲(wèi)底本,校以傅增湘舊藏單疏本。本書影印足利學(xué)校藏越刊八行本及傅增湘舊藏單疏本,經(jīng)過精心編排,爲(wèi)讀者對(duì)照兩版提供極大便利,是研究《周易注》或《周易正義》比較基本、重要而且方便的一部書。
今日研讀《周易正義》,當(dāng)以足利學(xué)校八行本爲(wèi)底本,校以傅增湘舊藏單疏本。本書影印足利學(xué)校藏越刊八行本及傅增湘舊藏單疏本,經(jīng)過精心編排,爲(wèi)讀者對(duì)照兩版提供極大便利,是研究《周易注》或《周易正義》非常基本、重要而且方便的一部書。
孔穎達(dá)為唐代著名經(jīng)學(xué)家,曾與顏師古等人受詔撰定《五經(jīng)正義》,擯棄了南學(xué)與北學(xué)的地域偏見,保存了西漢以來的經(jīng)學(xué)成果。
目錄
出版說明 ………………………… 一
凡例 ……………………………… 二
影印正文
周易正義卷首
進(jìn)五經(jīng)正義表 ………………………… 一
周易正義序 ………………………… 一
周易正義卷一
八論 …………………………………… 三
周易正義卷二(八行注疏本卷一)
乾 ……………………………………… 六
周易正義卷三(八行注疏本卷二)
坤 ……………………………………… 三一
屯 ……………………………………… 三九
蒙 …………………………………… 四三
需 …………………………………… 四六
訟 …………………………………… 五〇
周易正義卷四(八行注疏本卷三)
師 ……………………………………… 五六
比 ……………………………………… 五九
小畜 …………………………………… 六三
履 ……………………………………… 六七
泰 ……………………………………… 七〇
否 ……………………………………… 七四
同人 …………………………………… 七五
周易正義卷五(八行注疏本卷四)
大有 …………………………………… 八〇
謙 ……………………………………… 八二
豫 ……………………………………… 八六
隨 ……………………………………… 八九
蠱 ……………………………………… 九二
臨 ……………………………………… 九五
觀 ……………………………………… 九八
噬嗑 ………………………………… 一〇〇
賁 …………………………………… 一〇三
剝 …………………………………… 一〇六
周易正義卷六(八行注疏本卷五)
復(fù) …………………………………… 一一〇
無妄 ………………………………… 一一四
大畜 ………………………………… 一一六
頤 …………………………………… 一一九
大過 ………………………………… 一二二
習(xí)坎 ………………………………… 一二六
離 …………………………………… 一三〇
周易正義卷七(八行注疏本卷六)
咸 …………………………………… 一三四
恒 …………………………………… 一三七
遯 …………………………………… 一四〇
大壯 ………………………………… 一四二
晉 …………………………………… 一四五
明夷 ………………………………… 一四八
家人 ………………………………… 一五〇
睽 …………………………………… 一五三
蹇 …………………………………… 一五六
解 …………………………………… 一五九
周易正義卷八(八行注疏本卷七)
損 …………………………………… 一六三
益 …………………………………… 一六六
夬 …………………………………… 一七〇
姤 …………………………………… 一七三
萃 …………………………………… 一七六
升 …………………………………… 一七九
困 …………………………………… 一八一
井 …………………………………… 一八四
革 …………………………………… 一八七
周易正義卷九(八行注疏本卷八)
鼎 …………………………………… 一九二
震 …………………………………… 一九五
艮 …………………………………… 一九八
漸 …………………………………… 二〇一
歸妹 ………………………………… 二〇四
豐 …………………………………… 二〇八
周易正義卷十(八行注疏本卷九)
旅 …………………………………… 二一二
巽 …………………………………… 二一四
兌 …………………………………… 二一七
渙 …………………………………… 二一八
節(jié) …………………………………… 二二二
中孚 ………………………………… 二二四
小過 ………………………………… 二二六
既濟(jì) ………………………………… 二三〇
未濟(jì) ………………………………… 二三二
周易正義卷十一(八行注疏本卷十)
繫辭上 ……………………………… 二三七
周易正義卷十二(八行注疏本卷十一)
繫辭上(第六章以下)………………… 二五六
周易正義卷十三(八行注疏本卷十二)
繫辭下 ……………………………… 二七六
周易正義卷十四(八行注疏本卷十三)
說卦 ………………………………… 三〇三
序卦 ………………………………… 三一三
雜卦 ………………………………… 三一六
周易正義卷尾
宋朝校定列銜 ……………………… 三一八
影印單疏本附錄
傅增湘影印跋 ……………………… 三一九
附錄
版本解題彙編 ……………………… 三二一
參考資料三種 ……………………… 三三〇
影印南宋官版周易正義編後記 ……… 三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