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系統介紹了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應用,對如何優化資本結構、合理選擇融資渠道,提高現金流動速度、降低財務風險,科學進行投資決策、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合理分配股利、協調投資者關系等財務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將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與中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結合起來進行闡述。為了突出實用性,《財務管理》在編排體系上進行了創新,按照企業財務活動的先后順序和重要程度構造各個章節。在內容選擇上,既吸收最新的財務管理理論知識,又結合國內外典型的財務管理案例與方法,力求為讀者提供豐富的財務管理背景與知識介紹。每章開篇前的引導案例引出每章內容在實際中的應用,每章末附有討論案例和復習思考題,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的內容,鍛煉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財務管理》適用于高等學校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及MBA,也可供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學習、參考。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是根據教育部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的要求。由各學科領域全國知名教授領銜,精心編寫而成。各門課程按照立體化教學的需要進行建設。努力構建出一個包括主干教材、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參考用書、學生輔導用書、習題案例集、教學錄像、教學支持網站等豐富教學支持資源的立體化教學體系。選用該課程主干教材的教師可通過以下聯系方式與出版社取得聯系,以獲得相關支持。
財務管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我國企業經營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所認識。宏觀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日益復雜,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優化資本結構、合理選擇融資渠道,提高現金流動速度、降低財務風險,科學進行投資決策、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合理分配股利、協調投資者關系等現實任務構成了財務管理的新內容。
為適應財務管理的發展與教學需要,本教材針對上述問題,關注現代財務理論的基本原理,并將其原理與中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實踐結合起來進行闡述。
作為管理類本科生學習財務管理使用的中級課程教科書,本書假設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已經或者正在學習會計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等相關知識。
本書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風險和收益管理為主線,系統介紹了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為了突出實用性,區別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教材,本書在編排體系上進行了創新,按照企業財務活動的先后順序和重要程度構造各個章節。全書共分為五部分18章。第1章至第3章介紹了財務管理的基本觀念和財務報表。第4章至第7章介紹了籌資決策、公司盈余管理及資本結構理論。第8章至第10章介紹了投資決策、投資估價和風險管理方法等內容。第11章至第16章介紹了財務戰略、財務規劃、資產及盈余管理和業績管理方面的知識。第17章和第18章為理財專題,針對當前熱點進行了財務管理專題分析。
本書內容注重理論性與實用性的統一。在內容選擇上既吸收最新的財務管理理論,又結合國內外典型的財務管理技術與方法,力求為讀者提供豐富的財務知識。同時每章開篇由引導案例引出每章內容在實際中的應用,并在每章末附有討論案例和復習思考題,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的內容,鍛煉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言
第1章 緒論
【引導案例】
1.1 財務管理的概念和內容
1.2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1.3 影響財務決策的稅收環境
1.4 金融市場的功能及其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1.5 財務管理的組織與執行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財務管理的基礎
【引導案例】
2.1 貨幣時間價值
2.2 風險與收益
2.3 利率與通貨膨脹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財務報告分析
【引導案例】
3.1 財務報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3.2 資產負債表分析
3.3 利潤表分析
3.4 現金流量表分析
3.5 企業綜合財務能力分析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籌資概述
【引導案例】
4.1 企業籌資的動機與要求
4.2 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
4.3 資金需求量的預測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債務籌資
【引導案例】
5.1 商業信用籌資
5.2 借款籌資
5.3 債券籌資
5.4 其他籌資方式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股權籌資
【引導案例】
6.1 吸收直接投資
6.2 普通股籌資
6.3 優先股籌資
6.4 留存收益籌資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引導案例】
7.1 資本成本
7.2 企業杠桿原理
7.3 資本結構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項目投資決策
【引導案例】
8.1 現金流量的估算
8.2 靜態投資決策方法
8.3 動態投資決策方法
8.4 投資敏感性分析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證券投資的估價
【引導案例】
9.1 債券估價
9.2 股票的股價
9.3 基金和其他證券的投資
9.4 利率對證券價值的影響
【討論案例】
【知識要點】
【關鍵詞語】
【復習思考題】
第10章 投資風險管理
【引導案例】
10.1 風險分析與統計
10.2 投資組合與風險分散
……
第11章 財務戰略
第12章 財務規劃
第13章 財務控制
第14章 流動資產管理
第15章 公司盈余管理
第16章 業績管理
第17章 財務困境與并購
第18章 跨國公司財務
參考文獻
附錄
4.有效市場假說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個目標實現與否,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金融市場來衡量。這就涉及市場的有效性問題。反應靈敏的市場,合理的價格,以及任何影響市場因素的變化都會在價格上表現出來,以上因素是衡量市場有效性的標準。
財務管理中,有效市場假說意味著:第一,證券價格的合理性。所有與企業價值有關的公開信息都通過證券價格反映,這就說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財務經理可以通過財務決策影響證券市場的價格因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第二,會計方法的變更所導致的收益變化不會引發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化。這時,證券的價格反映企業價值,通過分析證券市場價格,就可以得到企業價值。但是在現實中,這個假說往往不存在,這就增加了公司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后面所闡述的許多財務模型和公式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修正。
1.1.3企業財務活動
財務活動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活動,它表現為資金形態的不斷轉化和增值過程。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了籌資、投資、日常資金營運和收益分配等一系列活動,而其中的投資活動和日常資金營運活動都屬于企業對資金的運用范疇,因此可統稱為投資活動。從總體上看,財務活動主要包括三個決策過程: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股利決策。如圖1-1所示。
1.籌資決策
企業籌資是企業根據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等的需要,通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運用適當的方法獲取所需資金的一種理財活動。在籌資過程中,企業一方面要確定籌資總規模,以保證投資所需資金;另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或工具,合理確定籌資結構,降低籌資成本和風險,提高企業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