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不僅是生命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靠近前沿、極具特色的學科。隨著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發展,遺傳學也顯得更為重要。本書在參考了國外優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遺傳學的發展情況及個人多年從事遺傳學教學的經驗編寫而成。 《現代遺傳學原理(第3版)》共24章,包括:緒論;孟德爾法則及其擴展;性別決定和性相關遺傳;基因的連鎖與交換和真核生物的基因作圖;數量遺傳;細菌和噬菌體的遺傳重組;遺傳物質的分子結構和性質;染色體和基因;DNA的復制;轉錄;轉錄后加工;遺傳密碼和翻譯系統;蛋白質的合成、加工和蛋白質組學;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噬菌體的裂解途徑和溶原化途徑的選擇和調控;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突變與DNA損傷的修復;DNA與人類疾;重組和轉座;核外遺傳;重組DNA技術;基因組學;發育的遺傳基礎;群體遺傳學和分子進化。從經典的三大定律到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從遺傳學原理到基因工程方法;從豌豆的雜交實驗到克隆高等哺乳動物都作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書后附有遺傳學領域諾貝爾獎名錄、名詞解釋、習題參考答案。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什么是遺傳學
第二節 遺傳學的發展史
第三節 遺傳學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第二章 孟德爾法則及其擴展
第一節 孟德爾定律
第二節 統計學原理在遺傳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細胞分裂和遺傳的染色體學說
第四節 環境的影響和基因表型效應
第五節 顯隱性關系的擴展
第六節 非等位基因間的相互作用與修飾
習題
第三章 連鎖分析和遺傳作圖
第一節 基因連鎖的發現
第二節 基因重組和染色體交換
第三節 交換值和重組值
第四節 基因定位和遺傳作圖
第五節 真菌的遺傳分析
習題
第四章 遺傳信息的載體DNA與染色體
第一節 遺傳物質的發現
第二節 DNA和RNA的化學組成及雙螺旋模型的誕生
第三節 DNA的結構和性質
第四節 DNA的變性與復性
第五節 真核生物的染色體
習題
第五章 基因組和基因組學
第一節 病毒、噬菌體和原核生物基因組
第二節 真核生物基因組
第三節 結構基因組學
第四節 功能基因組學
第五節 比較基因組學
習題
第六章 細菌和噬菌體的遺傳重組
第一節 細菌轉化的機制
第二節 細菌的接合
第三節 高頻重組品系
第四節 噬菌體染色體的連鎖和交換
第五節 轉導
習題
第七章 DNA和染色體的復制
第一節 半保留復制的驗證
第二節 復制的起點、方向和終點
第三節 DNA復制突變型的篩選
第四節 DNA聚合酶
第五節 與DNA合成有關的其他蛋白質
第六節 DNA復制的過程
第七節 真核生物的DNA復制
習題
第八章 基因轉錄和轉錄后加工
第一節 RNA的酶促合成
第二節 原核生物的啟動子
第三節 原核生物的轉錄
第四節 真核生物的轉錄
第五節 轉錄后加工
習題
第九章 遺傳密碼和翻譯
第一節 遺傳密碼的破譯
第二節 TRNA與核糖體
第三節 氨酰-TRNA
第四節 蛋白質的合成:起始
第五節 蛋白質的合成:延伸和終止
第六節 翻譯后的加工
習題
第十章 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基因表達調控
第一節 轉錄水平的調控
第二節 操縱子的其他調控形式
第三節 MRNA二級結構調控轉錄的終止
第四節 DNA重排對轉錄起始的調控
第五節 翻譯水平的調控
習題
第十一章 噬菌體的裂解途徑和溶原途徑的選擇及調控
第一節 λ噬菌體的基因組及早、晚期轉錄
第二節 λ噬菌體溶原周期的建立和維持
第三節 溶原化和裂解周期的平衡
第四節 T4噬菌體裂解周期的級聯調控
第五節 噬菌體T7和SP01裂解周期的級聯調控
習題
第十二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一節 染色體水平的調控
第二節 染色質水平的調控
第三節 轉錄水平的調控
第四節 轉錄后調節
第五節 翻譯的調控
習題
第十三章 DNA損傷、修復與突變
第一節 損傷起源和類型
第二節 DNA損傷的修復機制
第三節 染色體畸變
第四節 染色體畸變的遺傳效應
第五節 基因突變
習題
第十四章 重組與轉座
第一節 重組機制
第二節 位點特異重組和同源特異重組
第三節 轉座和轉座因子
習題
第十五章 核外遺傳
第一節 細胞器基因組的結構
第二節 葉綠體系統的核外遺傳
第三節 線粒體系統的核外遺傳
第四節 共生菌、病毒以及質粒引起的核外遺傳
習題
第十六章 免疫的多樣性
第一節 免疫系統與免疫應答
第二節 免疫球蛋白基因家族組成和遺傳的多樣性
第三節 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機制
第四節 等位排斥和類別轉換
第五節 t細胞受體及其基因的組成和重組
第六節 mhc結構及其多基因特性
習題
第十七章 癌與癌基因
第一節 癌細胞
第二節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第三節 致癌因子
習題
第十八章 性相關遺傳和性別決定
第一節 性別決定系統
第二節 性相關遺傳
第三節 人類的性染色體異常
第四節 動物的性別決定和分化
習題
第十九章 發育的遺傳基礎
第一節 高等生物的細胞核是否有全能性
第二節 生殖細胞和體細胞
第三節 位置信息的建立
第四節 利用位置信息建立細胞命運
第五節 圖式形成的其他方面
第六節 脊椎動物和昆蟲中圖式形成的平行性
習題
第二十章 表觀遺傳學
第一節 DNA的甲基化與去甲基化調節 基因的表達
第二節 組蛋白的化學修飾
第三節 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
第四節 其他的表觀遺傳現象
習題
第二十一章 數量遺傳學
第一節 數量遺傳的多基因學說
第二節 數量性狀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遺傳率的測算
第四節 人類的數量性狀
第五節 數量性狀的圖譜基因座
第六節 近交
習題
第二十二章 群體遺傳學和進化
第一節 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
第二節 哈迪—溫伯格法則
第三節 群體中基因頻率的改變
第四節 分子進化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遺傳學領域諾貝爾獎名錄
附錄二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索引
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