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運升臨證精選》是作者選擇數十年來臨床上疑難、危重并最終治愈的案例,從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多方面診斷、分析、治療人手,充分展現了全科醫療的優勢與特點。
《臧運升臨證精選》涉及內、外、婦、兒、內分泌、腫瘤、皮膚等科,所載典型病例內容豐富,既有疑難病例的診斷、治療方法,也有治療經驗與教訓分析。是作者多年來臨床經驗的總結。《臧運升臨證精選》以全科醫療為視角,向讀者展示和介紹了作者理論與實踐的成功經驗與體會,旨在與讀者交流與分享,更意在拋磚引玉,充實和提高自己,并鼓勵同仁參與到全科醫療中去。
《臧運升臨證精選》可供廣大中醫臨床醫生、中醫藥院校學生參閱,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和學術價值。
醫案是醫師臨床工作與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醫師醫療生涯和辛勤工作的結晶。從醫多年,每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臨床經歷和體會。余暮年已至,每每回顧,索性寫下來,不避才疏學淺、掛一漏萬與后人譏笑之嫌,一來作為總結;二來以啟后人;三是欲與同仁們交流學習,意在拋磚引玉,以饗自己。
回憶自己從醫50年,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從無知到相對有知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自己曾不敢自滿和懈怠。自己深知,醫學本身就是一項干到老、學到老的工作,更何況一個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科學技術在發展,人的學習就不能停止。只有孜孜不倦、勤學不輟,才能跟上飛速發展的醫學步伐。盡管如此,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患者和臨床的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余常因許多疑難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和措施而感到焦慮,也常因許多危重病人雖經全力搶救仍舊逝去而備感痛心和遺憾。
從最初學醫時起,潛意識里“醫者即救人”、“救死扶傷乃是醫生的天職”,即銘記在心。醫生希望每一位病人都能盡快痊愈,這和教師盼望自己所教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的心情完全是相同的。
但是.理想與現實往往難以統一。由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體質的差異等諸多不確定性,受醫療設備、醫療條件的優劣;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病人就醫時間的早遲等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治療結果也截然不同。我們也常常看到:規模再大的醫院,技術再高超的醫師也有很多難以治愈的疾病;而規模再小,條件再差的醫院和技術水平再低的醫師卻也能治好一些病癥。這究竟是什么緣故?其實答案很簡單,這說明世間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客觀的醫療條件固然重要,但關鍵還在于人的主觀能動性。任何醫院、任何醫生都能治好一些病人;關鍵是對傳統的治療方法和措施有沒有突破!對公認的疑難病、危重病、在眾人看來難以治愈的疾病,能夠有錦囊妙計,妙手回春,使病人獲得第二次生命,這才是難能可貴和我們所要追求的。
既鑒于此.這就要求我們每位醫者要“精”、“誠”兼備。除具有終生不渝、敏學、愛業的精神外;還要認真不斷的總結經驗,讓人吸收我們的經驗,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汲取我們的教訓,相互學習,少走彎路,減少和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這便是我們總結醫案的目的所在。
本醫案集在結構上多采用以中醫醫案為主的文體形式,但由于現代醫學的發展和中西醫結合的必要性,以及考慮保證原始病歷材料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故也采用了一些中西醫結合病歷的文體形式。留有適量篇幅,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充分了解病史與診治資料,比較鑒別,從中得以啟發。
筆者雖從事全科醫療多年,但由于理論與實踐水平有限;總結過程中時間倉促;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在此,懇切期望同仁們給予批評指正。
本醫案編寫過程中,承蒙原山東中醫學院中醫系主任、教授、中醫研究所所長、山東中醫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衛生廳張奇文廳長的鼎力支持,張老德高望重,年事已高,能在百忙中為我作序,讓我十分感動。在此深表感謝!全國百佳醫院、三級甲等醫院、山東省諸城市人民醫院邱立寶院長在百忙中為我作序,在此深表謝意!全國中醫示范縣、山東省安丘市衛生局臧建旺局長、馬學章局長對本書的出版亦給以大力支持;張勇院長、李國棟院長、魏敬成院長、林玉杰院長亦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許曉東、韓剛、劉俊卿、周運亮、鄭權等青年醫師在編寫過程中都給予大力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章 外感病證
第一節 頭風(偏頭痛)
第二節 喉風證(慢性咽炎)
第二章 頭頸部病證
第一節 肉癭(多發性甲狀腺腺瘤)
第二節 肉癭(甲狀腺腺瘤)并成年性甲狀腺功能減退
第三節 石癭(西醫疑似甲狀腺癌)案
第四節 癭癰(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案
第五節 較大腮腺混合瘤手術案
第六節 頸部巨大動脈血管瘤手術案
第三章 乳腺病證
第一節 乳癰(產后乳腺炎)
第二節 乳癖(乳腺囊性增生癥)案例l
第三節 乳癖(乳腺小葉增生癥)案例2
第四節 產后少乳(乳汁缺乏)案例1
第五節 產后少乳(產后無乳)案例2
第四章 肺系病證
第一節 咳喘證(慢性支氣管炎)
第二節 痰熱郁肺證(慢性間質性肺炎)
第三節 小青龍湯合玉屏風散治療咳喘證
第五章 心系病證
第一節 胸痹證
第二節 心動悸(心動過速)
第三節 心動悸(心律不齊)
第四節 心陽不振(房室傳導阻滯)
第五節 不寐證(頑固性失眠)
第六章 胃腸病證
第一節 胃脘痛(慢性胃炎)
第二節 瀉泄(慢性腸炎)
第三節 腸風下血(出血性腸炎)
第四節 便秘證(老年性頑固性便秘)
第五節 脘痛證(腸梗阻)
第六節 腸癰(急性闌尾炎)
第七章 肝膽系病證
第一節 脅痛(急性膽囊炎)
第二節 鼓脹(乙肝肝硬化腹水并昏迷)
第三節 臌脹(乙肝,肝硬化并腹水)
第四節 重度肝膽管瘺并極度營養不良手術案例
第五節 罕見膽總管下端阻塞致巨膽管擴張癥誤診肝壞死案
第六節 總膽管較大結石(脅痛、黃疸)治驗案例
第七節 創傷性肝脾破裂搶救體會
第八章 胰腺病證
脘腹痛(急性胰腺炎)
第九章 腎膀胱病證
第一節 淋證(慢性泌尿系感染)
第二節 砂石淋(雙腎結石)案例1
第三節 砂石淋(腎結石并腎盂極度擴張)案例2
第四節 砂石淋(腎結石)案例3
第五節 不育(男不育癥)
第六節 全無子(女不孕)案例1
第七節 全無子(原發性不孕癥)案例2
第八節 斷緒(繼發性不孕癥)案例3
第九節 腎氣不固(女小便失禁癥)
第十節 肝腎陰虛證(更年期綜合征)
第十章 骨系病證
第一節 骨巖(骨肉瘤)
第二節 跟痛
第十一章 周圍血管病證
第一節 脫骨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第二節 雷諾病(肢體動脈痙攣綜合征)并腹水案例
第三節 寒凝經脈、瘀血阻絡證(深部血栓性靜脈炎)
第十二章 子宮、經、帶、胎、產病癥
第一節 痛經
第二節 帶下證(白帶增多)案例1
第三節 帶下證(白帶增多)案例2
第四節 墜胎、小產(習慣性流產)胎產案例1
第五節 漏胎(先兆流產)胎產案例2
第六節 產后身痛
第七節 產后頭痛
第八節 產后兒枕痛(產后腹痛)
第九節 崩漏證(功能性子宮出血)案例1
第十節 崩漏證(功能性子宮出血)案例2
第十一節 崩漏證(功能性子宮出血)案例3
第十三章 腦系病證
第一節 眩暈(梅尼埃綜合征)
第二節 羊癲風(癲癇病)
第十四章 周圍神經病證
痿證(急性脊髓炎)
第十五章 氣血津液病證
第一節 顫證(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二節 虛勞證(再生障礙性貧血)案例1
第三節 虛勞證(再生障礙性貧血)案例2
第四節 肌衄證(過敏性紫癜)
第五節 血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六節 自汗證(多汗癥)
第十六章 皮膚軟組織病證
第一節 小兒蕁麻疹外洗方
第二節 風癢疹證(老年性皮膚瘙癢)
第三節 濕瘡(慢性雙下肢頑固性濕疹)
第四節 外癰潰爛(臀部大面積感染并潰瘍)
第五節 白塞病案例
第十七章 中藥臨床與應用心得
第一節 中藥應用與炮制總論
第二節 中藥性能應用與體會
第三節 藥物的升、降、沉、浮
第四節 藥物的歸經
第五節 臨床常用部分中藥應用心得
第六節 藥物的藥對與藥排
第七節 中藥方劑應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腦血管病
第八節 中藥方劑應用——龍膽瀉肝湯的臨床應用
《臧運升臨證精選》:
第一節 胸痹證
1.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案
韓某,男,48歲,工人,山東省青州市人。
【主訴】反復發作性胸痛、胸悶、呼吸不暢二十天,于1993年7月16日就診。
患者平素情緒低落,抑郁不快,并嗜好煙酒,二十天前感有胸悶、胸痛、呼吸不暢。胸痛時放射至左肩背部,伴有手足發涼,出冷汗。發作時服單硝酸異山梨醇脂及硝酸甘油片,則疼痛緩解,配合服用丹參片及冠心蘇合丸,病情有所好轉,但仍未能痊愈,來診。
【查體】BP145/90mmHg,神志清,痛苦病容,面色蒼白,心率65次/min,律整,無雜音,雙肺呼吸音清。
【舌脈診】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
【輔助檢查】心電圖提示:胸導聯及肢導聯均有T波改變。
X胸部平片:雙肺未見異常表現。
【西醫診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
【中醫診斷】胸痹,寒凝心脈證。
【治則】溫陽散寒,止痛通脈。
【處方】桂枝12g附子6g(先煎)當歸12g細辛3g瓜蔞12g薤白12g炙甘草12g蓽撥6g枳實10g酒白芍12g三七10g
六劑,一日一劑,水煎溫服。
二診1993年7月22日,服藥六劑后,胸痛、胸悶感明顯好轉,手足稍溫,仍有出汗、呼吸不暢,感胸口發堵;近日夜間少寐。
【舌脈診】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輔助檢查】心電圖復查提示:各導聯T波仍呈缺血改變。
【處方】附子6g(先煎)桂枝12g細辛3g蓽撥6g當歸12g川芎12g郁金12g丹參15g紅花15g黃芪15g瓜蔞12g薤白12g枳實12g柏子仁12g云苓12g遠志12g
炙甘草12g
十劑,一日一劑,水煎溫服。
三診1993年8月2日,睡眠較前好轉;胸痛、胸悶明顯減輕;手足發涼及冷汗已愈;食欲及大小便正常。
【舌脈診】舌質淡,苔薄白;脈寸尺遲緩無力。
【輔助檢查】心電圖提示:T波較前已明顯改觀。
【處方】桂枝12g細辛3g附子6g(先煎)干姜10g薤白12g枳實12g淫羊藿12g仙茅10g郁金12g丹參15g黃芪15g瓜蔞12g紅花12g云苓12g柏子仁12g當歸12g元胡12g炙甘草10g
十五劑,一日一劑,水煎溫服。
四診已服藥三十余劑,患者述胸痛、胸悶及呼吸不暢已愈。四肢已溫,睡眠飲食及二便如常。
【舌脈診】舌質紅潤,苔薄黃;脈和緩有力。
【輔助檢查】心電圖提示:T波恢復正常。
停服中藥,改服中成藥,心可舒片及地奧心血康等。并囑戒煙酒,多運動,低脂、低鹽飲食,隨訪一年,未見胸悶、胸痛發生。
按語胸痹一證,臨床須辨別標本虛實與病情輕重。“胸痛、胸悶,胸痛徹背;或喘息不得臥”為其主要臨床征象。最重要的是要與“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的“真心痛”(心肌梗死)相區別,以便正確的把握病情,合理施治。可結合西醫的心電圖、心肌酶及心多普勒檢查,必要時結合冠狀動脈造影,以明確冠狀動脈供血狀況,采用恰當的中西醫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