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國Skybox Imaging公司發射了Skysat-1,并于2014年發射了Skysat-2。加拿大UrtheCast公司將視頻相機安置在國際空間站上。視頻衛星可實現對地球表面的秒級連續監測。為了適應不同用戶遙感影像處理能力及對定位精度要求的差異,影像供應商會制作不同處理級別的影像,以供用戶選擇。由于衛星設計的差異以及處理方案的不同,各個衛星公司的影像產品分級方式差異很大,處理精度各不相同。
本書從星載視頻傳感器特點出發,分析了各種高分辨率衛星視頻影像產品分級方案的優缺點,基于高分辨率視頻衛星影像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幾何處理級別,提出了一套影像產品的分級方案。本書提出的高分辨率衛星視頻產品分級方案,可為我國自主研制發射的高分辨率視頻影像分級方案提供借鑒。
全書共6章:第1章介紹國內外高分辨率光學視頻衛星的發展現狀及趨勢,介紹常見的國內外高分辨率衛星傳感器及其特點;第2章介紹高分辨率光學視頻衛星影像產品標準化現狀以及相應的優缺點;第3章提出高分辨率光學視頻衛星標準產品分級,給出各個產品的定義;第4章給出各個產品的制作流程;第5章利用Skysat和吉林一號視頻衛星數據對本書提出的分級方案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本書提出的方案是一種可行、通用的方案;第6章介紹星載視頻產品制作所涉及的關鍵算法,用于進一步補充第4章中所用到的技術。
本書的編寫感謝Skybox Imaging、Urthe Cast和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相關衛星參數及衛星視頻數據支持。
本書的分工為:張過負責本書總體內容框架以及視頻產品分級體系的制定,同時負責編寫第1~3章;在第4~6章中,蔣永華負責傳感器校正、仿真及穩像內容,汪韜陽負責三維重建內容,李立濤負責輻射校正內容,吳佳奇負責運動檢測和跟蹤內容,卜麗靜負責超分重建相關內容。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許多不足,敬請各位同人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