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職業倫理失范及其規制》以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為主題,遵循認識→解釋→治理失范的思路展開研究。首先,厘清學術職業倫理的內涵、特征與功能,辨明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含義、性質與影響并描述失范的表現、程度。其次,從三個方面對失范做出闡釋,一是借鑒生理心理社會模型,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學科性視角來解釋失范,二是利用問卷調查數據對失范的影響因素進行多維度實證研究,三是從道德環境、學術制度與規范、道德個體三個層面對失范原因進行多層面探索分析。*后,從優化學術環境、完善制度規范、強化職業自我管理與教育等方面提出失范治理對策。《學術職業倫理失范及其規制》的特點是規范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分析周密、觀點鮮明。
目錄
**章 緒論 1
**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研究緣起 2
第二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本書的寫作構想 8
第二章 學術職業倫理的內涵、特征與功能 13
**節 學術職業倫理的內涵 13
第二節 學術職業倫理的特征 17
第三節 學術職業倫理的功能 19
第三章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含義、性質與影響 25
**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含義 26
第二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性質 32
第三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影響 34
第四章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表現、程度與調查 42
**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表現 42
第二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程度 44
第三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問卷調查 46
第五章 失范的多學科理論闡釋 59
**節 失范的生物學闡釋 60
第二節 失范的心理學闡釋 72
第三節 失范的社會學闡釋 80
第六章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相關因素的多維度實證研究 90
**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相關環境因素的實證研究 90
第二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相關制度因素的實證研究 101
第三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相關個人因素的實證研究 112
第四節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內、外部相關因素的實證研究 121
第七章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原因的多層面探索分析 130
**節 生存環境的變化是外在誘因 130
第二節 學術制度的異化是外在推力 138
第三節 學術職業倫理規范的缺漏是內在誘因 149
第四節 學術職業自身的弱化是內在根源 157
第八章 學術職業倫理失范的防治策略 168
**節 優化學術工作環境是防治失范的前提 168
第二節 完善規范與制度是防治失范的保障 176
第三節 強化職業自我教育管理是防治失范的根本 187
參考文獻 196
附錄 212
附錄1 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調查問卷(2010年) 212
附錄2 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調查問卷(2014年)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