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長莉、閔杰、羅檢秋、左玉河和馬勇共同著作的《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一書是**部中國近代社會生活通史著作,從社會文化史視角。較全面、系統地描述了1840年至1949年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過程及全景畫面。
自鴉片戰爭后開口通商至新中國成立一百余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劇烈變動。社會生活作為人們一切活動的基礎,與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變動互動交織,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近代轉型的歷史洪流。伴隨著各個時期社會的變動。以城市為ZHI名品牌、居于社會生活變動前沿地帶的廣大民眾,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社會交往及風俗習尚、休閑娛樂等文化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民眾的生活由城鄉一體的傳統農業生活方式,轉向以城市為ZHI名品牌、城鄉二元化的近代城市化及商業化生活方式。
社會生活既是社會制度變革的基礎和土壤,又與社會制度變革互相促進,同時社會生活變動又成為人們思想觀念變革的社會基礎。社會生活既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相關,也與國家社會的變革與進步相連。
引言
**章 清代傳統社會生活流變
一 小農經濟下的日常生活
二 家族制與等級制下的社會習俗
三 農時村社型休閑娛樂與文化生活
第二章 開口通商與社會生活初變(1840-1894)
一 通商城市興起與生活環境變化
二 交通通信方式改進
三 洋貨流行影響日用生活
四 社會風氣與生活習尚演變
五 城市生活與休閑娛樂新風
六 大眾傳播與信仰世界異動
第三章 西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1895-1911)
一 居家日常生活
二 交通出行日漸便捷
三 婚喪嫁娶新風
四 娛樂與休閑
五 移風易俗
第四章 文化新潮中的日常生活(1912-1923)
一 衣食住行的變遷
二 禮俗的傳承與改良
三 色彩斑駁的消閑生活
四 雅俗難辨的信仰世界
第五章 現代都市崛起與社會生活的劇變(1924-1936)
一 服飾及飲食生活的急劇變化
二 現代建筑的盛行與出行方式的現代化
三 新式婚禮的流行與婚喪禮俗的變革
四 新式娛樂休閑方式的流行
第六章 戰爭洗禮中的社會生活嬗變(1937-1949)
一 戰爭影響下的日常生活
二 社會風俗的繼承與改造
三 休閑娛樂與公共空間的擴大
結語
征引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