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導 言………………………………………………………………… 1
第一章 從唯我論的逃離與他人的出場…………………………… 8
一 從理性中叛逃……………………………………………… 9
二 跨越“理性主體” ……………………………………… 19
(一)理性主體的建構過程…………………………… 19
。ǘ├硇灾黧w的完成及其特征……………………… 20
三 現象學的起點…………………………………………… 26
(一)對理性哲學的超越……………………………… 26
(二)現象學中的他人問題及唯我論中的他人……… 30
。ㄈ┖麪査死碚摰牟蛔闩c貢獻………………… 34
第二章 他異化的本體論證明…………………………………… 38
一 在“死亡”中揭示的他異性…………………………… 39
二 在此在的時間性中揭示他人…………………………… 45
三 他異性本體與他者的面貌……………………………… 51
。ㄒ唬┧吲c他人間的“隔離”的“無關系的
關系” …………………………………………… 52
。ǘ┙^對他者的面貌具有的雙重內涵……………… 55
。ㄈ┧呃碚搶τ诤5赂駹柕摹肮苍凇崩碚摰
突破……………………………………………… 58
。
第三章 作為與他人共在的自我………………………………… 63
一 人作為具體而在世的存在……………………………… 63
。ㄒ唬┩黄评硇缘莫毎着c意識的內在性……………… 64
。ǘ├斫馊说拇嬖诘幕痉椒ê屯緩健 68
(三)作為具體存在的個人…………………………… 73
。ㄋ模┐嗽谧鳛樵谑赖拇嬖凇 76
二 他人存在的生存論形態………………………………… 78
三 作為與他人共在的自我………………………………… 82
。ㄒ唬╆P于存在的“此在詮釋學” …………………… 83
(二)他人對于自我存在的原初性構成……………… 84
(三)自我作為共在的日常形態……………………… 89
第四章 通達他人的語言………………………………………… 92
一 生存論的在世的語言…………………………………… 93
。ㄒ唬⿲τ诶硇哉Z言觀的批判和消解………………… 94
(二)語言的生存性和反思性………………………… 99
(三)“無意”的和“無我”的語言……………… 102
。ㄋ模┥嬲撜Z言所具有的本體論地位…………… 108
二 語言的他異性和超越性………………………………… 112
(一)時間中的語言………………………………… 112
(二)語言自我分裂為對話的雙方………………… 115
三 有他的語言世界………………………………………… 118
。ㄒ唬┪业恼Z言面向著他人………………………… 119
。ǘ┧说恼Z言建構著自我之語言意義………… 120
。ㄈ┧藢τ谖业恼Z言意義的更新……………… 125
四 語言的規范性應用……………………………………… 127
。ㄒ唬┱Z言對于理性的現實需求…………………… 129
。ǘ┙煌硇缘膬炏刃缘匚弧 137
。ㄈ┙煌硇运幏兜脑捳Z系統………………… 143
。ㄋ模┥嬲撜Z言與規范性語言間的關聯………… 146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
3
第五章 他人身體的奧秘………………………………………… 148
一 靈性的身體……………………………………………… 150
。ㄒ唬o聲的身體與身心的二元論………………… 150
。ǘ┰谑赖淖鳛檎w的靈性身體………………… 152
二 身體作為他異性的本體………………………………… 159
三 靈性身體中的他人……………………………………… 165
四 突破意識哲學和身心二元論…………………………… 172
五 自我與他人的和諧共在………………………………… 177
第六章 他人存在的實踐性基礎………………………………… 181
一 重新理解實踐…………………………………………… 181
二 實踐在他者問題上的基礎性地位……………………… 186
。ㄒ唬⿲嵺`是意識的現實基礎……………………… 186
(二)語言所具有的實踐性………………………… 187
。ㄈ⿲嵺`是理解和交往的基礎…………………… 190
三 實踐中的自我和他者…………………………………… 192
。ㄒ唬└行曰顒又械乃摺 192
。ǘ┊惢械乃摺 199
。ㄈ┱Z言實踐中的他者…………………………… 202
第七章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 206
一 自我與他人的關系……………………………………… 207
(一)自我與他人是共同在世的,其基本的關系
形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7
。ǘ┳晕覍τ谒说默F實性關聯………………… 207
(三)自我對他人的倫理性關聯…………………… 208
二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仁愛與理解……………………… 212
(一)善(goodness)之本體的內涵和構建………… 212
(二)語言的光榮與夢想…………………………… 214
。ㄈ⿲τ谒撕褪澜绲恼w性認知……………… 218
目 錄
4
(四)知情意三者結合的人學本體………………… 220
結 語……………………………………………………………… 223
參考文獻…………………………………………………………… 226
后 記………………………………………………………………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