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方法
關于北京史研究的兩個問題
透視北京“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協調發展
戲劇與文學
戲劇家韓補庵先生的生平足跡與文化貢獻
現代大學知識生產中的新文學 ——以1930年代山東大學的新文學課堂為
考察中心
從始亂終棄到終成眷屬 ——試析《西廂記》對《鶯鶯傳》的改寫
宗教與人文
試論京北昌平的道教文化
耶穌會對華傳教中“適應政策”之解讀
經濟與生活
清代前期北京糧食市場上的政府與商人
北京“前三門”地區的商業變遷
近代北京天橋的空間生產與平民狂歡
制度與文化
唐代幽州地域文化略論
遼代五京警巡院研究
明北京城的空間結構與功能特征
清代御園中的軍事操演與國語騎射
《江楚會奏變法三折》運作過程中張之洞的京師清議行為
模式解析
木蘭秋狝與京師政治
辨疑與考略
蕭太后河歷史探源及相關文獻辨析
兩漢昌平縣位置考辨
“國馬”“公馬”獻疑
會議綜述與資料選編
城市史研究的多重路徑與多種可能性 ——中國的“雙城記”:比較視野下的北京與
上海城市歷史學術研討會綜述
民國《申報》中有關1937年北平抗戰救濟的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