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磊磊,1978年生,女,山東臨淄人,哲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八批校級培養對象(2014),復雜性與系統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是科學哲學與系統哲學。主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3項、校級課題13項,參與***與省部級項目多項。自2007年以來,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學術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系統科學學報》《哲學分析》以及Studiesi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Springer),StudiesinAppliedPhilosophy,EpistemologyandRationalEthics(Springer)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約40篇。
緒論
**章 復雜系統的基本概念
一 復雜系統科學的興起
二 復雜系統的相關概念
(一)復雜性與復雜系統
(二)復雜系統的概念內涵
三 復雜系統的突現概念
(一)突現概念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二)突現概念的表達式
四 論突現的不可預測性和認知能力的界限
(一)論信息的不確定性
(二)論信息的不完備性
(三)論計算的極限性
五 復雜系統的研究方法
(一)常見的幾種研究方法
(二)我們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模型及模型方法
一 從隱喻、類比到科學模型
二 科學中的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概念
(二)模型的基本類型
(三)模型的評價與選擇標準
三 模型的認識論本質
(一)同態、同構與模型
(二)關于建模的模型
(三)模型的認識論狀態(status)和本體論承諾:實在論還是工具主義
四 模型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一)模型在科學解釋中的作用
(二)模型在科學研究中的其他作用
第3章 模擬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一 從模型到計算機模擬
二 計算機模擬方法
(一)計算機模擬及其可行性
(二)計算機模擬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三)計算機模擬方法的局限性
(四)一個可行性的建議
三 基于多主體的計算機模擬方法
(一)主體、適應主體與多主體系統
(二)基于多主體的系統模擬方法: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四 元胞自動機模擬方法
(一)元胞自動機的歷史與發展現狀
(二)作為離散動力學的元胞自動機模擬方法
(三)幾種典型的元胞自動機
第4章 元胞自動機模擬方法在復雜系統研究中的作用
一 從計算機模擬到元胞自動機模擬
二 基于元胞自動機模擬對突現的推理
(一)突現概念的動力學解釋
(二)通過模擬推出突現的機理
(三)典型案例
(四)突現的模擬可推導性的性質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