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教程/高等院校信息技術應用型規劃教材》共17個實驗,包括VisualBasic6.0集成開發環境、窗體的設計與應用、VisualBasic編程基礎及3個常用控件、VisualBasic語言基礎與順序結構程序設計,數據的輸入和輸出,選擇結構程序設計,循環結構程序設計(一),循環結構程序設計(二),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動態數組與控件數組,常用標準控件(一),常用標準控件(二),Sub過程與Function過程的定義與調用,參數傳遞、變量與過程的作用域,可視界面應用程序設計,文件處理,VisualBasic數據庫開發。
Visual Basic是面向對象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學習程序設計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掌握Visual Basic的編程方法。本書是針對《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李光師、溫春友主編)編寫的配套實驗教程,根據主教材的章節次序編寫了對應的實驗。每個實驗中都準備了大量實用、典型、操作性強的實例,以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進行實踐和驗證,從而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
每個實驗包括實驗目的、預備知識、實驗內容和實驗題目四個部分。“實驗目的”是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 “預備知識”是完成本次實驗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 “實驗內容”是本次實驗需要完成的操作實例,詳細介紹了實例的設計思想、操作步驟,并給出參考代碼; “實驗題目”是本次實驗的拓展練習,給出了編程的要點提示,可作為課后作業,能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思考,以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
全書按照主教材的章節順序共設計了17個實驗,為了兼顧不同專業及其教學要求,各實驗內容相對獨立,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取舍。
本書由李光師、溫春友擔任主編,孫冀俠、姜紅艷、李瑩擔任副主編。第1章、第4章和第6章實驗由李光師編寫; 第2章、第3章和第10章實驗由溫春友編寫; 第5章實驗由姜紅艷編寫; 第7章實驗由李瑩編寫; 第8章和第9章實驗由孫冀俠編寫。全書由李光師統稿并審定。
全書力求準確、完整,但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5年2月
第1章 VisualBasic概述
實驗1 VisualBasic6.0集成開發環境
第2章 VisualBasic簡單的程序設計
實驗2 窗體的設計與應用
實驗3 VisualBasic編程基礎及3個常用控件
第3章 VisualBasic程序設計基礎
實驗4 VisualBasic語言基礎與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實驗5 數據的輸入和輸出
第4章 VisualBasic程序控制結構
實驗6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實驗7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一)
實驗8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二)
第5章 數組
實驗9 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
實驗10 動態數組與控件數組
第6章 VisualBasic常用標準控件
實驗11 常用標準控件(一)
實驗12 常用標準控件(二)
第7章 過程
實驗13 Sub過程與Function過程的定義與調用
實驗14 參數傳遞、變量與過程的作用域
第8章 菜單、工具欄與對話框
實驗15 可視界面應用程序設計
第9章 文件
實驗16 文件處理
第10章 VisualBasic數據庫編程
實驗17 VisualBasic數據庫開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