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七個季節》為新疆知名戶外圈旅游達人“半路一把刀”——李敬陽所著,是一本全方位介紹新疆地理奇觀之書。本書從旅游景點出發,介紹背景文化、出行線路、注意事項、旅行時間等出發,結合作者自身旅行經驗,提供貼心旅行建議以及注意事項。全書分為七節,分別從山川、花草、氣候、地理特性等方面,全方位無死角地展示新疆的多彩。是一本兼具實用性與閱讀審美的新疆指南。
◇著名的新疆戶外圈旅行達人“半路一把刀”李敬陽,用多年的旅行經驗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新疆。
◇全四色印刷,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具,多彩新疆觸手可及
前言:新疆有多少個季節新疆,能否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來概括?
對大多數認知新疆停留在初級階段的人來說,新疆就是戈壁沙漠,是葡萄和哈密瓜,是梳著滿頭小辮的維吾爾族少女,是烤羊肉串和金黃的烤全羊,但這些支離破碎的,甚至被有意無意放大了的元素就是新疆嗎?
了解新疆的人往往會醉心于新疆那雄奇壯麗的山水,贊嘆各色的瓜果和清真美食,感慨各個民族的豪爽和俠氣以及那些交疊厚重的文化。他們也設想,或者說試圖用“大美新疆”等詞語來概括,但這些概括成功了嗎?
新疆有著如此多的面貌,如此多的風格,如此多的色彩和情調。即使是身處其中也往往無法感受到她全部的精彩。
行走于新疆的山川原野之間越久,我就越來越發覺,至少,對于新疆的山水風光,是無法概括的。
在那些或壯美雄偉、或清麗秀美、或蒼茫狂野、或妖嬈嫵媚的自然風光中沉浸越久,你就越會發現,任何對新疆風光的概括都是徒勞的,即使將那些風光概括和劃歸到一年四季中也是困難的。所以,我在一個陽光灑滿的下午,忽然想到,新疆,到底有多少個季節?
2013年夏天的時候,我在北京,正是酷暑的季節,“霧霾”那時候已經成為了北京最熱門的一個詞匯。就在我吸著霧霾的時候,偶然看到網上有篇報道說新疆盛夏飛雪。我嚇了一跳,以為“竇娥”再世,點開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說在新疆的天山上,盛夏飄雪。我不禁啞然失笑,編這個新聞標題的同學得有多么大的生存壓力啊,為了賺點擊率都被逼成這樣了!天山上有太多的地方都會盛夏飛雪,不光天山,新疆的昆侖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等地都會盛夏飛雪。隨便一個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盛夏還能凍死人呢。
其實這么一則標題黨的新聞恰好說明了新疆的一個特點,也就是你可能會在一天之中經歷不同的季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7月我去伊犁的唐布拉草原,從217國道翻越喬爾瑪,翻到山頂的時候嚇了一跳——積雪堆在路的兩側有兩米多高,整個公路就是在積雪中清理出來的一條溝。然而當翻過喬爾瑪來到溝底的唐布拉,又滿目全是花的海洋,那簡直就不是草原,而是花原,是綠草點綴的花的原野。然而這種經歷對一個新疆人來說,稀松平常。
這大約是新疆季節的特點之一:多種季節的同時共存。除了多種季節“一鍋燴”之外,新疆的季節還有一點頗為有趣,就是季節變化自成一脈,特立獨行,和誰都不同步。
首先是與內地大多數地方不同步,你春耕的時候她還在下雪,你收割的時候她依然嚴冬,咱們博大精深的傳統農耕文化在這里基本派不上用場。更有意思的是,就算在新疆地區,一個地方的新疆和另一個地方的新疆,季節也差得離譜。比如5月份的烏魯木齊還春寒料峭,可是同在天山北麓的伊犁地區卻花繁草茂。更夸張一點的例子是吐魯番和阿勒泰,10月份阿勒泰的大部分地區一般就開始大雪紛飛,而吐魯番還熱浪襲人。事實上中國最熱的地方就是吐魯番,而阿勒泰的富蘊縣卻在與黑龍江的漠河爭奪誰才是中國的寒極。最冷和最熱的地方直線距離不過幾百公里,而兩地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落差卻達到100度。大家各玩各的,這是什么樣的一個節奏?正是這樣多種季節并存,多姿多彩、層次立體豐富的季節,使人無法,也不愿套用呆板的春秋冬夏模式。硬要將新疆的季節套到春夏秋冬里都是牽強的。
新疆廣袤而多變的土地造就了一個個差異極大的自然奇觀,在這塊土地上,她的季節是如此豐富和鮮明。無論是山花織就的絢爛,還是原野蒼茫的厚重,無論是落英搖落時七彩斑斕的起舞,還是胡楊金紅時的濃烈如酒,以及冰雪皚皚中那豪放而優雅的壯美,都毫無保留地將自身的特性推到了極致,點染出一個又一個獨特的季節。如果你心中只有一個季節,那么可能你終身就只能看到一個季節;如果你心中有著無數的可能,那你就一定能夠看到眾多華美的篇章。
經常會有人問,去新疆什么季節最好?多年以來傳統的答案是這樣的:7、8、9這三個月最好,原因無非是氣候宜人,尤其是9月份,是各色甜美瓜果扎堆成熟的時候,秋高氣爽,瓜果飄香,自然不亦快哉。
這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幾成鐵律,大家都這么說,也都這么信。我與絕大多數人一樣,也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對這個觀點深信不疑。然而當我逐漸深入新疆的各個角落后,我對這一觀念的認可開始慢慢動搖、變化,直至完全推翻。
如果要問新疆什么季節最好?那么我們就要首先搞清楚你要到新疆看什么?
你如果只是來看民俗或者文化上的遺跡,除了一些個別情況,大體上不存在季節的問題,如果只是要品嘗瓜果,自然是9、10月份最為當時。但是如果你要來看美景,那么每一個季節又何嘗沒有絕色風光呢?比如在傳統上,連很多新疆人也認為,新疆的冬季漫長而寒冷,除了冰雪就是冰雪,無甚可觀。而事實上就是這些漫天的冰雪造就了禾木、白哈巴那如夢幻般純凈的童話世界,那里雄奇的阿爾泰山川和獨有的圖瓦人民居與澎湃的冰雪完美組合,徜徉其間,似乎會洗去人所有的雜念。而地處荒原之中的五彩灣,我始終覺得那里的冬天比其他時候更為出彩,那里沒有雪的時候就已經氣質非凡,斑駁的色彩凝重、躍動而熾烈,猶如上蒼打翻的調色板潑灑在荒原腹地。而雪中的五彩灣,氣質上完全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在一如既往的凝重和熾烈中,散發著深邃的優雅和一種接近于詭秘的絢爛。
我認識一位玩攝影的朋友,她每年只工作半年左右,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天山南北來回穿梭,比如9月中到10月初,她會走入阿勒泰的山里去拍濃郁而斑斕的泰加林,10月底到11月初則往南直奔南疆腹地去拍滿目金紅的胡楊林,12月到元月,則又轉戰阿勒泰去拍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
新疆,有著如此之多的選擇,每一個季節都是上蒼的恩賜,每一個季節都無法替代。
關于新疆,還經常聽到有人說,要用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時間才能轉遍、玩透。且不說那種典型的,上車睡覺、景點拍照的中國式旅游—因為那就是趕路,根本不算旅游—如果你真想在很短的時間內體驗新疆所有的精彩是完全不可能的。新疆有個很有名的攝影家曾經說過,有人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把新疆拍遍,而我拍了三十年,都還沒有拍遍。
這不僅有地理面積上的因素,更有季節變換的因素,不同的季節,一樣的地方,往往是不同的風景。我也曾給一些內地的朋友做過策劃,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在新疆多看幾個地方,但同時,我的內心卻是惋惜的,惋惜于他們無法深入,無法真正去體味那些山山水水的精妙和神韻。
新疆是一部地理奇觀的巨著,這部巨著太厚重了,需要,也值得去細細品味。
她集合了多種尖銳的對峙和巨大的反差,正如新疆的最高點喬戈里峰和最低點艾丁湖一樣,海拔8756米的差距如此之大,卻同在一片土地,為世界之僅見。在這里,荒涼與繁茂、酷熱與嚴寒、凝重與輕盈、雄奇與妖嬈、奔放與婉約等看似矛盾的元素都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瑰麗無比、波瀾壯闊的畫卷,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理與人文的極致。
李敬陽:新疆戶外圈里著名的旅游達人“半路一把刀”,2006年進入戶外圈,喜愛行走與山水之間,用文字和圖片記錄新疆的山山水水,分享感受到的快樂和喜悅。曾出版《秘境——新疆深度徒步探險》一書,介紹新疆經典戶外徒步線路。
萌動季——大地的蘇醒
吐魯番杏花的秘密 / 002
庫木塔格沙漠:凝固的浩瀚波瀾 / 014
從吐爾根到大西溝:追尋絕色的風景 / 024
西天山畫卷:從恰西到庫爾德寧 / 040
山花季——精靈的歌唱
大薩孜—山花織就的夢幻沼澤 / 052
賽里木湖:西方凈海的前世今生 / 064
巴爾魯克山:豐饒的美麗 / 076
花兒溝,天山中嫵媚的一個瞬間 / 088
青蔥禾木 / 096
陽光季——陽光在山野間流淌
伊犁薰衣草:紫色瘋狂 / 106
江布拉克和一碗泉:生命之泉的大地詩篇 / 114
三道海子:天人交匯的秘境之谷 / 128
喀爾里克冰川:蒼莽與靈動的宏大樂章 / 142
華彩季——個性鮮明的時光
百里丹霞:天山深處的101篇華章 / 156
巴音布魯克草原:寧靜而飛揚的大地 / 168
吉木乃神石城:一個山谷的靈魂 / 174
唐布拉草原:天山的另一面 / 186
斑斕季——大地的交響
體驗魔幻:從禾木穿越到喀納斯 / 196
可可托海:燃燒的華美 / 208
克爾堿:神秘大地的遠古回響 / 216
白沙湖:迷幻的秋日低語 / 226
胡楊季——被金色渲染的時光
胡楊:廣袤大地上的金色吟唱 / 234
亞西達西湖:胡楊妖嬈 / 242
喀爾曲尕:厚重土地上流淌的時光 / 250
冰雪季——童話幻境
冰雪禾木:時光散落的童話 / 262
人類與精靈世界的中間地帶:冬季的白哈巴 / 270
五彩灣:蒼莽荒原上的人間絕唱 / 276
英塔木:天鵝仙境 / 282
后記 /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