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螢集》是泰戈爾的一部著名詩集,寫于泰戈爾的日本、中國之行。詩集短小雋永,但內容深刻純凈。歌頌了像流螢一樣微小而勇敢的生命,即使無人欣賞,也要展翅飛翔。在紛擾的世界中,努力地尋找自己的位置。
《流螢集》源于泰戈爾的日本、中國之行,人們常常要求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寫在扇子和絹素上。《流螢集》短小雋永,使人讀后心靈變得純凈,有一種精神尋得一片休憩的家園的感覺。泰戈爾的詩歌中不僅有高超的智慧與深邃的哲思,更始終有孩童般的純粹與透明。因了他的詩歌,平凡的生活顯得鮮明澄澈、處處美景,讓人覓得生命的淡定與永恒。
飛鳥掠過晴空,留下潔白的幻影。《飛鳥集》中,作者的哲思化作群鳥,優雅而留有余韻。
而夜色中閃亮而細碎的光斑,便是作者的思緒化作的流螢。
這本《流螢集》頗似《飛鳥集》,集作者的靈光乍現而成,每首詩不過三四句,短詩之間互不關聯,有些是作者的幻想,有些是作者的哲思。在作者的思緒間,哲理與想象水乳交融,這些小詩既包含啟迪,也含有美的韻律,不是枯燥無味的說教,也不是漫無邊際的幻夢,這便是泰戈爾的魔力。
在這本《流螢集》中,有無數雋永的詩句,它們源自泰戈爾最動人的思緒,還未膾炙人口,也正因此,它會帶給你無限驚喜。如同暗夜中的流螢,這本詩
集閃爍著智慧與迷思的光輝;若在安靜時細品其中一兩首詩,作者的詩句也會穿越百年時光,穿越語言的壁壘,化為流螢,照亮你的夜空。
姜一秀
2017 年5 月18 日
作者簡介: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